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2日 · 一、全力推動數碼轉型. 多年前麥當勞已開展數碼轉型早於2009年推出24小時麥麥送」,並於2018年推出一站式麥當勞APP結合麥當勞驚喜優惠手機預先點餐及食物資訊等多項功能本刊2021年底跟黎韋詩專訪時麥當勞APP的用戶已達300萬人及至今天現時麥當勞用戶已再升至逾400萬人以香港人口約700多萬人來粗略計算每兩位港人就有一位有麥當勞APP以一個單一飲食品牌而言十分厲害。 黎韋詩透露,當中每月更有100萬人是活躍用戶,對於這成績感到興奮,「現在的人去麥當勞吃東西,不是走進店舖看餐牌,而是先在手機看有甚麼。 她的下一個目標,是期望麥當勞APP,可以成為顧客最喜歡使用的APP。

  2. 2022年1月12日 · 黎韋詩表示有了麥當勞App顧客以後不用從報紙中剪出優惠券購買食物的話也不需要找餐廳的員工點餐及觸碰餐廳內的點餐機用自己的手機就可以直接點餐。 疫情造就了麥當勞App使用量及認受性提升,現時該App的註冊用戶已增長至超過300萬人,以香港700多萬人口計算,全港幾乎有近一半人口下載,以一個單一飲食品牌而言,可算十分厲害。 【Omicron】第5波新冠疫情爆發 入竹篙灣檢疫中心前必看 一文看清隔離走佬袋清單,詳見【 下一頁 】 踏入新一年,麥當勞也會全力發展數碼轉型,黎韋詩表示,除了繼續給予顧客更多體驗之外,也會於App中加入更多着數優惠或特別推廣。 她舉例指,「如會有很多特別活動可以利用在App捐錢的方式贏取入場券,也可能有一些特別的禮品可以在App購買。

  3. 2016年4月29日 · 黎明演唱會原定昨晚29日於中環海濱舉行因開騷前兩小時被食環署拒絕發牌而取消雖然臨開騷前一刻才告撻Q」,不過一眾在場外苦苦守候的黎明粉絲及網民並沒有因製作單位處理失當以鼓譟反而因為黎明多番自拍短片致歉並在facebook上第一時間向公眾交代事件進展獲得大批網民大讚應對出色成功化解一場公關災難。 有網民稱: 「對唔住」呢三個字幾多公眾人物都講唔出。 我愛黎明。 甚至有網民將事件與屢屢爆發「關公」災難的行政長官梁振英相比,指梁振英需要向黎明學習, 相比之下,超然特首女兒留低行李一事,即使有冇安全問題,畢竟搞到航空公司同機管局,都冇一句「對唔住」! 到底黎明在處理危機上的手法有甚麼優勝之處? TOPick綜合出以下5大重點: 1. 立即認錯 vs 遲遲不認錯.

  4. 2019年2月13日 · 根據非正式統計,以下三個英文字香港人經常都會搞錯。 「喂,唔好意思呀,原來下星期一我要開工,同你本來約我嗰個時間crash咗,改另一日得唔得呀?」Crash,有相撞嘅意思,令到好多人以為「撞咗時間」都係用呢個「crash」。 超錯。 想話「撞咗時間」,應該用clash。 記住,撞車係car crash,但係撞時間唔係time crash,而係time clash。 如果你覺得好難記或者好難分,醒你一個好簡單嘅方法。 可以講番中文 : 撞。 「唉,頭先professor講得太快,又唔派notes又唔整PowerPoint,搞到我趕唔切drop低啲key points。

  5. 2017年3月17日 · 1. Murphy’s Law. 覺得這說法相當熟悉嗎? 沒錯,之前很夯的電影《星際效應》(編按:港譯《星際啟示錄》)就有提到莫非定律這個概念,它的具體意思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覺得很繞口、很難懂嗎? 我們的日常生活可是充斥著莫非定律哦! 是不是常會覺得「每次帶傘都不會下雨,只要沒帶傘就剛好會下雨」呢? 這就是莫非定律! 想避開 Murphy’s Law 只有一個做法,那就是時時刻刻做好準備,迎接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的插曲囉! Well it’s Murphy’s law. Washing your car usually seems to bring rain.

  6. 2016年7月6日 · 1. goodbye. 也可以簡化成比較輕鬆的 bye 或是 bye bye。 2. see you later/ see you soon/ see you again. 也可以簡化成 see you 或是 later。 外國人也常常會講成 see ya,是口語的用法。 3. talk to you later. 直翻的話是「等等聊、再聊」,但其實就是再見的意思,在跟外國人線上聊天時很常用 ttyl 這個縮寫來表示 talk to you later 喔! 有禮貌類. 4. I’ve got to get going. 也可以說 I must be going,通常會用在跟別人聊到一半時,告知他人你有事要先走了。 若是非正式的場合則通常會說 I gotta go。

  7. 2016年9月23日 · 英文Email的結尾是收件者對你整封信的最後印象,要怎麼寫最好? 網絡上大家的意見多得不得了,Best regards好嗎? 可以直接說Thank you嗎? 這些問題原來連外籍人士也有熱烈的討論,Forbes雜誌的編輯Susan Adams因為切身經驗,所以整理了57個親疏遠近各種不同分寸的結尾,世界公民文化中心為讀者摘要了18個你可能用得上或你可能錯用的結尾,非常值得參考: 1.Best:專家一致認為最中性、最普遍、也最安全的用法。 2.My Best:有人覺得硬梆梆。 講究、正式的人愛用。 3.My best to you:老派的人常用,年輕人嫌它過時。 4.All Best/ All the best:兩種說法都可以。 5.Best Wishes:感覺起來像賀卡,但也還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