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22日 ·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企業業務總監劉家怡 (Elaine)十分着重旗下強積金基金表現致力協助成員爭取理想投資回報。. 踏入6月又是打工仔報稅的大日子!. 近年不少市民開始透過扣稅三寶中的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減低綠色炸彈負擔 ...

  2. 2023年3月27日 · Elaine在強積金及退休業務管理擁有豐富經驗多年來以AIA理想退休生活調查見證港人在退休規劃上的轉變她指疫情初期部分受訪市民曾動用退休儲備應急但隨時間推演市民在退休儲蓄及醫療保障層面上都有新看法亦是今年調查的主題冀能提醒公眾需注意的地方。 近六成人計劃報復式旅遊. 退休儲蓄方面,Elaine提到,有47%受訪者於疫情期間因減少外遊或購物,帶動個人儲蓄增加,其中41%多儲逾4萬元;不過,調查同時發現,有73%受訪者指會在社交復常後增加娛樂消費,另有58%計劃通關後動用儲蓄報復式旅遊,其中46%計劃在未來3至6個月內外遊,計及機票、酒店住宿、購物等開支,花費金額中位數為22,918元。

  3. 2023年8月31日 · 自強積金制度在2000年實施以來合共佔強積金總資產值近八成的股票基金及混合資產基金的平均年率化淨回報分別為3.8%及3.7%高於同期的年率化通脹率1.8%。 兩類基金的累積淨回報分別為135%及125%。 第二季以不同理由 (例如退休)提取強積金的申索總數約58,000宗,較對上一季增加6%。 當中第二季以永久離港為理由提早提取強積金的申索數目為7,300宗,按季增加600宗或9%,但按年減少15%。 相關新聞. 最高瀏覽. 04月12日 (五) 17:00. 強積金基金一周行情. 表內刊登截至4月8日止的強積金單位價格以及一年回報。 04月08日 (一) 14:12. GUM:首季MPF人均回報6022元 單計3月賺3670元.

  4. 2024年1月6日 · 香港時間. 01月06日 (六) 13:00. Tweet. 更多新聞短片. 聽完上集塞錢入你袋的強積金專家和股評人對2024年強積金市場的分析後又如何起首開始今集節目繼續有強積金專家陳銳隆 (Michael)手把手教大家由零開始整合自己強積金戶口即刻去片了解! 相關新聞. 最高瀏覽. 02月17日 (六) 13:00. 【塞錢入你袋】納米樓如何盡用空間? 設計師醒你貼士! 納米樓作為近年樓價高企的產物,可以起居的活動空間確實不多;如何透過室內設計滿足生活所需? ... 02月03日 (六) 13:00. 【塞錢入你袋】連天台複式大宅 運用天然光營造清新氛圍? 單位內擁有樓梯,在香港地實屬罕有,再加上一個私人天台,更令人嚮往。 01月20日 (六) 13:00.

  5. 2022年12月5日 · 香港時間. 2022年12月05日 (一) 13:30. Tweet. 在香港提供獨立強積金研究評級觀點及意見的機構積金評級表示強積金11月份的回報表現強勁反彈總投資收益估算約為929億港元相等於457萬名強積金成員每人帳面平均收益約20,300港元令強積金今年以來累計帳面虧損減至約1,907億港元該機構指強積金總資產現已回到1萬億港元的重要心理關口以上約為1.041萬億港元這是自2020年7月首次達到的水平。 所有資產類別均在11月份錄得正回報,根據「積金評級所有基金表現指數」計算,強積金體系錄得9.83%的正回報,是強積金推出以來的最佳單月回報表現,主要因素是香港及中國股票基金表現反彈。

  6. 2022年6月9日 · 香港時間. 2022年06月09日 (四) 08:20更新 03:30建立. Tweet. 更多新聞短片. 視頻觀看次數: 70.5k. 1/5. 不時被譏諷為強迫金的香港強積金制度推出迄今已經21年多惟其回報無保證行政費高和退休保障不足等弊端一直為人詬病加上受投資市場表現低迷拖累打工仔於2021/22年度即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蝕到喊」,期內強積金淨投資回報為負977.6億元創下歷史最高蝕錢紀錄包括僱主和僱員在內的總淨供款額493.39億元如同倒錢落海令徹底改革甚至解散強積金制度的聲音日隆回顧強積金表現,2021/22年度強積金年率化淨內部回報率(IRR)為負8.2%,為2019/20年度以來再錄負值。

  7. 2023年10月29日 · 平台旨在將強積金計劃的行政工作程序標準化精簡化和自動化預期在平台運作首兩年計劃成員須支付的行政費預計平均降低30%10年內累計節省高達300億至400億的行政成本相當於期內原來行政費的 41%至55%為針對行政費以外的基金開支包括投資管理費及保薦人費積金局現正要求受託人審視轄下基金的收費下調空間並向本局提交5年減費策略方案。 當局會因應受託人所提交的減費策略方案作詳細分析,並與各受託人跟進其相關方案。 劉麥嘉軒提醒,計劃成員在選擇強積金基金時,收費高低並非唯一的指標,基金表現亦是衡量個別基金是否物有所值的重要因素。 例如某個基金透過積極管理而爭取到較亮麗回報,即使收費較高,其性價比可能比收費較低但回報較遜色的基金為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