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王佳樂(英文:Elaine Wang Jiale,1998年—),藝名「HongKongDoll」、「玩偶姐姐」,係出身中國大陸、現居美國嘅華裔網絡紅人,因為戴住口罩拍鹹濕相同埋鹹濕片喺網上賣而出名。 雖則藝名用咗「Hong Kong」,但佢並唔係香港人,亦同香港並無密切關係,只係短暫喺香港做過交流生。

  2. Chanel. Chanel總舖. Chanel (國語譯做: 香奈兒 )係 法國 一個奢侈牌子,主要出高級 時裝 、 香水 、 珠寶 同 手袋 ,由時裝設計師 Coco Chanel 喺1909年創辦。. 呢篇 Chanel 係一篇關於 公司 嘅 楔位文章 。. 你可以 編輯呢一版 充實內容。. 屬於2類 :. 奢侈牌子.

  3. 《 背包女行 》( 英文 : Attack Of The Backpacker Girl - Taiwan )係 香港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嘅遊埠節目,由無綫電視台灣製作中心製作,喺香港播嗰陣再做返 粵語 配音。 節目主持用背包客方式去旅覽 臺灣 唔同地方。 各輯一覽. 出面網頁. 背包女行 - 主頁 - tvb.com. 背包女行之加勒比海 - 主頁 - tvb.com. 背包女行 III - 主頁 - tvb.com. 背包女行.高雄 - 主頁 - tvb.com. 屬於4類 : 香港電視楔類. 2019年J2節目. 2020年J2節目. 無綫電視遊埠節目.

  4. 紅白藍膠袋 (Red-white-blue bag),係一種用 紅色 、 白色 、 藍色 三隻色相間嘅尼龍帆布整嘅 袋 ,首先出現喺1960年代嘅香港,當時主要畀香港人裝住啲貨帶返上 中國大陸 。 而家,紅白藍膠袋做咗 香港文化 其中一個象徵。 香港富商 許世勳 、許晉亨兩仔爺喺香港嘅名下馬匹綵衣顏色、圖案(紅白藍直間衫,白袖、紅帽)都係源自紅白藍膠袋。 屬於1類 : 袋.

    • 簡歷
    • 演出
    • 出面網頁

    陳麗柔喺沙田崇真中學畢業,之後升讀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主修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 2013年,佢參加由《FACE》主辦嘅第6屆UStar大專校花校草大選,係20強之一,同年參賽者仲有女子組合Bingo隊長關嘉敏、寰亞嘅湯加文同2014年香港小姐季軍何艷娟。 2016年,陳麗柔開始參與網上頻道啱Channel嘅微電影、短片同廣告拍攝,同時喺個人YouTube頻道發佈個人影片。除咗幕前演出,佢亦都有參與幕後導演、編劇同剪接工作。 2020年,佢離開啱Channel,自己開設瑜伽學校Blue Yoga Studio。 2021年,加入SOLOYOLO,積極向影視發展。

    電視節目(ViuTV)

    1. 2016年:《Full Speed Girls》第24集演出 2. 2020年:《鬼同妳上位》參賽者 3. 2021年:《克服他她它》第4、9、10集嘉賓

    微電影

    1. 2018年:《十年戀事飛鵝山》(演出) 2. 2018年:《教你分手的朋友》(演出) 3. 2019年:《根本岸久》(演出、攝影) 4. 2019年:《最後一個上課日》(演出) 5. 2019年:《紀念日,快樂不?》(編劇、導演、剪接) 6. 2019年:《請勿超越黃線》(演出) 7. 2019年:《請勿超越黃線》第二季 (演出、編劇、導演) 8. 2019年:《我們的六個半月》(演出) 9. 2021年:《今年沒節日》(編劇、導演、攝影、剪接) 10. 2022年:《喪屍生死決》(編劇、導演、攝影、剪接)

    MV

    1. 2023年:彭晉《貧窮限制對象》

    陳麗柔嘅YouTube - 柔柔已上線
    陳麗柔嘅Yoga Studio - Blue Yoga Studio
  5. 蝦條哥. 米露迪. 樊沛珈 (阿Gi) 劉展翹 (Jackie) 爭議. 2021年10月12號,已離職嘅創辦人之一曾達恩喺社交媒體表示俾啱Channel提告律師信 [7] ,內容同曾達恩一部將要喺新平台「OUR. Studio」發布嘅影片有關。 事件最後不了了之。 睇埋. 香港YouTube頻道訂閱人數排行榜 (中文:香港YouTube頻道訂閱人數排行榜) 參考. ↑ 我哋係咩. 啱Channel. 原著 喺2021-06-24歸檔. 喺2020-10-01搵到. ↑ 〈【靠低俗發圍】導演變網紅! 肥仔瞓身追夢啱你channel嗎? 〉. 經濟通 ET Net. 2018-04-27. 喺2020-10-01搵到.

  6. 中式包 係 中國 式嘅 麪包 ,由 麵粉 發酵 ,入面包住餡(冇餡就叫 饅頭 ), 蒸 熟製成。 出名嘅中式包有 叉燒包 、 小籠包 。 歷史. 漢朝 嗰時,蒸製嘅 麵 食流行於全中國,當時統稱做「餅」、「饅」、「曼頭」 [1] [2] 、「蒸餅」 [3] 「籠餅」 [4] 、「 饅頭 」 [5] 、「蠻頭」,都係無餡嘅。 唐代 之後,饅頭細咗,叫做「玉柱」、「灌漿」 [6] 、「饅役」 [7] 、「瞞頭」 [8] 、「粳頭」 [9] ,亦都係無餡。 北宋 嗰時,「包子」(即係 粵文 入面‎嘅「中式包」)呢個詞語出現,指有餡嘅饅頭。 漢民族之外嘅類似食品. 響 菲律賓 有 燒包 (Siopao),個樣似饅頭,內餡有 豬肉 、 雞肉 、 羊肉 、 蝦仁 、 鴨仔蛋 等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