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9日 · 香港時間. 04月29日 (一) 19:57. Tweet. 隨着香港⾸批現貨比特幣 (BTC)和以太幣 (ETH)ETF即將推出,OSL集團 ( 00863 )旗下數字資產交易平台OSL今天 (29日)發表早前對香港現貨虛擬資產ETF進⾏投資者市場調查的研究結果。 該調查在7日內收集不同領域的本地投資者的回應。 研究顯示,⾼達97.1%的受訪者曾投資數字資產,表⽰受訪者對BTC和ETH有深入認識。 95.2%受訪者已知悉香港即將推出現貨BTC/ETH ETF。 另76.9%受訪者計劃將現貨BTC/ETH ETF納入其投資組合。 其中54.8%計劃投資BTC和ETH ETF,僅1.9%受訪者選擇只投資ETH ETF。

  2. 2024年5月24日 · Aegis Custody行政總裁Serra Wei表示,香港ETF發行人與監管機構之間關於質押的討論是健康的,並補充這將符合本地監管制度。 「對香港來說,在以太幣現貨ETF中增加質押將是一個里程碑。 」Wei表示,他尚未參與與證監會的討論。 關鍵字. 加密貨幣. 相關新聞. 最高瀏覽. 05月28日 (二) 20:00. 聯儲局官員又放鷹! 卡什卡里:沒有理由急於減息. 再有聯儲局官員發表放鷹言,指短期內不需要減息。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卡什卡利 (... 05月28日 (二) 19:00. 日本巨企普遍估YEN價將升值 或令利潤合計縮百億. 日圓兌美元過去一年貶值逾一成,但當地企業預期匯價將反彈,將對利潤造成顯著衝擊。 日本主要企... 05月28日 (二) 16:25.

  3. 2023年4月14日 · 香港時間. 2023年04月14日 (五) 15:53. Tweet. 數碼資產公司太極資本集團旗下資產管理服務公司先鋒資產管理 (Pioneer Asset Management)宣布,將會發行基於Web 3.0的以太坊ETH 2.0等權益證明 (Proof of Stake, PoS) 區塊鏈上投資和質押的基金產品,為香港首個ETH質押基金,目標為投資者提供除PoS加密貨幣以外的多元化投資組合,提供區塊鏈原生質押獎勵的額外潛在回報。 Pioneer負責人羅興華相信,香港政策的進一步支持,反映市場對加密資產發展的需求。 基金為機構投資者把握協議質押的上升浪潮掃清了道路。

  4. 2024年4月30日 · 香港時間. 04月30日 (二) 11:35. Tweet. 本港首批加密貨幣現貨交易所買賣基金 (ETF)於周二 (30日)掛牌,香港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蔡鳳儀強調,證監會對虛擬資產ETF認可,絕對不等同支持相關虛擬資產,或鼓勵大眾進行相關投資。 同時提醒,虛擬資產本身投機性極大,價格非常波動,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只有對其充分了解,而且能承受其風險的人士才應該考慮相關產品。 她引述幣圈戲言「幣圈一天,人間一年」,指比特幣和以太幣曾在一天內大跌四成,並在一年內大跌超過六成,特別提醒箇中風險。 儘管虛擬資產本身和其市場存在各種風險,香港證監會有見及其相關技術可帶來的機遇,早在2018年以「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監管」為原則,引入全面框架,以監管廣泛虛擬資產相關活動。

  5. 2024年5月6日 · 老虎證券 (香港)公布,正式推出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成為全港首批科技券商支援一個平台交易管理傳統證券以及虛擬資產。 目前,香港專業投資者可通過老虎證券投資旗艦平台Tiger Trade、以一站式交易包括比特幣 (BTC)和以太幣 (ETH)等18種虛擬資產,以及股票、期權、期貨、美國國債、基金等各類全球資產,毋須在不同券商和平台開設和管理不同帳戶。 老虎國際首席財務官曾慶飛表示,老虎證券很榮幸能夠成為香港首批上線虛擬資產交易的互聯網券商之一,率先滿足投資者對虛擬資產交易的需求。 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求愈趨多元化,老虎證券更豐富的產品組合,將能助力投資者捕捉市場上不同的投資機遇;老虎證券統一的交易平台有助於投資者無縫交易及管理不同投資種類,提升用戶體驗之餘,進一步增加投資效率。

  6. 2024年5月24日 · 香港時間. 05月24日 (五) 19:18更新 18:02建立. Tweet. 外媒報道,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 (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 Plc)在準備推出其首批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產品之際,其四人團隊中流失一半人。 交易所確認,交易所買賣產品 (ETP)主管Michael Stanley和業務發展主管Hetal Patel已離開,但未透露具體離職時間。 預計於下周二 (28日)在倫敦證交所上市的是一批與比特幣及以太幣掛鈎的交易所買賣票據 (ETN),WisdomTree、21Shares和Invesco是獲批的發行商。

  7. 2016年5月25日 · 東網記者在港九新界各區搜尋,上環海味街、嘉咸街街市及灣仔街市等舊商戶都已棄用,改為阿拉伯數字,僅在少數食肆仍有花碼影蹤,東主希望藉此教育學生識多一種字體,不過並非個個看得懂,「啲內地人全部唔識睇,以為我啲糖水全部1蚊碗。 「148囉! 以前我哋都係用依啲字,係中國傳統數字,當年唔使人教,自然會識,但好耐都冇人用啦! 」記者手持「〡〤〨」花碼數字訪問途人,除了年逾90歲的鄺伯伯一眼認到這些數字外,年輕一輩大都一面茫然。 「以前街市都有見過。 」年輕的歐陽小姐成功認出1及4字,對花碼數字已感到陌生,但認為花碼是傳統文化,值得保存。 花碼數字源自內地蘇州,以往廣泛應用於香港小販攤檔,小巴價錢牌亦曾使用花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