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homeprice property valuation 相關

    廣告
  2. 提供買賣及租賃物業估價、印花稅及差餉上訴、補地價評估及規劃申請等。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1日 · 美國次按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正好體現「房屋-金融反饋循環」。 樓價和按揭貸款相對於收入不斷攀升,造就房屋財富的假象。 抵押資產導致家庭或商業按揭遠超生產業務,導致宏觀經濟無法良性發展。 近年危機過後,所謂「宏觀審慎」措施,如量化寬鬆、繼續減少資助、設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只加劇「房屋-金融反饋循環」,令房屋繼續走上金融化、證券化的不歸路。 樓價高漲根本原因,非供應短缺,是過度的投機需求。 政客不願着手處理需求,皆因銀行業健康程度與樓價交織緊密,而且先進經濟體主流選民都是業主,政府干預因此遲疑不決。 作者在銀行信貸、資產佔有權(包括建立土地公有制)、向地主收地價稅,及刺激生產產業的經濟重整等方面,提出不少政策改革建議。

  2. 2024年5月19日 · 今年1月OER成美國整體通脹高企元兇,美國勞工統計局解釋,通脹飈升與OER中單戶獨立住宅(single-family-detached homes)的權重變動有關,該權重上調5個百分點,但強調只是部分原因。

  3. 2024年5月1日 · The private flat price index in March as released by the Rating and Valuation Department showed a slight increase of 1% month-on-month, marking the first rebound since its 10-month falling streak.

  4. 2024年2月27日 · 香港的人均GDP(本地生產總值)大約是5萬美元;而一河之隔的深圳人均GDP約18萬人民幣,折合美元計,約香港一半。 因此,深圳的工資和物價普遍比香港低。 近年深圳的服務水平提高,與香港不遑多讓,達到香港中產滿意的水平,所以很多香港人每逢假日就去大灣區消遣,逛超市買餸有之,揼骨按摩有之;玩完一日計及車資,比留港消費划算。 所以香港的零售市道不景氣、商店食肆「拍蒼蠅」;即使政府大力推銷「日夜都繽紛」,但迄今對提振零售和飲食業效果有限,原因是沒有認清上述的基本結構性問題。 港服務業不能再因循苟且. 另一個香港服務業為人詬病的情况,就是本港服務態度不好、對客人「黑面」。 其實背後的原因一樣,是因為工資出得不夠高。

  5. 2021年6月17日 · 到底新移民在香港住屋方面的情况如何? 要了解這問題,不同於一般研究只重視近年數據,橫跨兩個年代(1996到2016年)的追蹤研究更能完整反映不同移民身分者在香港的住屋權屬情况及變化,但首先需了解香港「新移民」的構成及香港住屋權屬分佈與變化。 住屋權屬的分佈及變化. 簡言之,香港住屋權屬現時主要分四大類別:出租公屋、自置資助出售房屋、自置私人房屋、租住私人房屋。 而港府是香港土地的「唯一擁有者」、大業主和發展商,掌握土地發展的步伐與方向。 1980年代起,包括公屋和以「居者有其屋計劃」為主的資助出租和出售的房屋便成為差不多一半香港居民的住所。 資助房屋能使市民每月省下數千元生活費,亦助市民更易實現置業階梯。

  6. 2024年5月13日 · 吳女士曾於2022年委託結構工程師調查和測試核准簷篷和走廊上蓋,報告指金屬欄杆應是由大廈原擁有者(Original owner of the property)興建,核准簷篷的承重力與一般露台承重力相若。

  7. 2020年11月19日 · 與HKTVmall一手包辦宣傳及物流不同,HOME+標榜與香港寬頻現有客戶「共享資源」,例如可利用其客戶群作商品宣傳、提供合作優惠,甚至由合作企業提供物流服務及貨品自取點。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200MB剪報、200個書籤、新聞搜尋器及個人化新聞設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