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1日 · 【明報專訊】作為多倫多市政府解決無家可歸者投資計劃的一部分,市政府今年初延長租賃17個酒店作為臨時庇護所,位於士嘉堡堅尼地路夾401公路的Delta Toronto East酒店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由於該酒店位於一個人口稠密的社區內,引起當地居民不滿,擔憂由此帶來社會治安差、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 轄區包括這一地區的士嘉堡愛靜閣選區進步保守黨省議員白必勤 (Aris Babikian)說﹕「自從這間酒店被改為庇護所後,我的辦公室收到居民洪水般的投訴,這個庇護所已成為當地社區商戶與庇護所人員之間發生爭議和不穩定的因素。

  2. 2020年10月18日 · 鄭又說,資助院舍禁探訪做法不一,有院舍容許家傭每日探望長者。一名患認知障礙的89歲婆婆原被建議插胃喉,但家傭每日餵食午餐及晚餐,婆婆疫情期間都「食得好」。相反,一名88歲婆婆疫情期間進食量減少三分之一,其女擔心情况一直轉差,遂接母親回家,每日花9小時餵食,但家中沒有氣墊 ...

  3. 2017年11月17日 · [2017.11.17] 發表 推文. 共居是一個生存方法,雖然走廊佈滿生活用品,但居民互相體諒,也是了解對方的一種方式。 住客的聲音、氣味和溫度也被連結?,雖然只有狹窄的私人空間,但能互相關懷及傾訴。 《香港居》 作者:劉以鬯。 出版:獲益。 房子變大了,若然沒有家的溫度,房子只是房子。 【明報專訊】「香港人口稠密,最珍貴的東西,不是愛情,而是地產。 」這句帶有諷刺語調的話是劉以鬯在1960年寫下的,可悲的是,五十多年後的香港,這殘酷的現實並沒有因時代的進步而改變過來。 劉以鬯是現代主義作家,風格創新。 但在嚴肅文學作品以外,他還有不少流行文學值得我們細讀,《香港居》是劉以鬯在 1960 年於《星島晚報》連載的小說,在 2016 年首次出版單行本,我書桌上的那本是今年再版的書了。

  4. 2019年11月11日 · 坐落新邨料2023開學 設STEAM空間 大埔新校擬引芬蘭樣式. 【明報專訊】大埔醫院北面的大埔第9區,預計2023年有新公屋落成,邨內預留地方興建一間全新資助小學。. 教育局將校舍分配予五旬節聖潔會香港總監督,該會回覆本報稱,新校擬取名「五旬節聖潔會永光 ...

  5. 2021年11月4日 · 在學校齋戒. 伊斯蘭有齋戒月,齋戒時間正值上課,Zhera在學校便不吃不喝。 Zhera說,現在大部分中學同學從小學認識,彼此熟識,故他們已對此見怪不怪。 她憶述,小學時同學見她齋戒,會好奇問個究竟,她便解釋自己正在齋戒不吃不喝,同學都表示理解,「有些朋友會跟我說『加油』」。 齋戒期間,肚餓口渴是常有反應,但為不犯禁,Zhera說:「即使肚餓也要頂着。

  6. 2019年2月14日 · 【明報專訊】自小患「倒及牙」的年輕女患者,6年多前經香港大學接受矯正顎骨手術,其後證實腦中風,需兩度做腦部手術,事後右邊身體仍未復原。 患者昨入稟高等法院,向港大及其名譽臨牀教授張念光索償。 張念光昨回覆本報查詢時稱,沒有參與該次矯正手術及手術後的事宜,但曾參與患者動手術前的兩次教學會議。 校方及教授列答辯人. 根據入稟狀,原告為馬嘉敏 (洋名Gwenic);答辯人為香港大學及張念光。 入稟狀指出,患者於2012年9月25日在瑪麗醫院接受手術治療,惟因港大及時任港大牙醫學院口腔及頜面外科講座教授張念光提供的診斷、治療計劃及建議等出現疏忽,對患者造成傷害。 入稟狀未透露索償金額。

  7. 2021年2月1日 · 政府先後推出近2000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當中包括推出800多億元的「保就業」計劃,另外還有2020年《財政預算案》的1200億元紓困措施,惟對於驟然失業,甚至因此露宿街頭的一群,卻未能成為及時甘露。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表示,本港的安全網集中幫助無工作能力者,對於驟然失業的人,「根本不鼓勵他們申請援助」;至於「N無津貼」的新申請人要提交很多文件,「 (申請人)連屋企都無,何來這麼多文件? 學者倡早建援助制度 應對經濟大波動. 周建議政府於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基礎上,當失業率升至逾5%水平時,失業者只要提交以往入息證明,證明過去月入不超過5萬元,即可每月獲發約9000元,即個人入息中位數一半,為期6個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