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5日 · 「MeToo」運動本身始於2006年,當時其創始人和活動人士塔拉納·伯克(Tarana Burke)使用了「我也是」一詞,來提高人們對女性所受暴力和虐待的認識。 11年後的2017, 在美國演員艾莉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發推文呼籲女性說出她們的性騷擾和性侵經歷後,它找到了一個新社交平台。 它很快成為全球覺醒的一個催化劑。...

    • 性暴力

      曼谷槍擊案、台灣大選看點 、恆大港交所復牌和本周更多重要 ...

    • 家庭虐待

      家庭虐待 - #MeToo五週年:究竟改變了什麼? - BBC News 中文

    • 性騷擾該如何定義?
    • 遇到性騷擾怎麼辦?
    • 被性騷擾怎麼申訴?
    • 誰能幫助我?

    我們在生活中都可能遇過有人刻意用身體接近,搭肩、勾手或是開黃腔,雖然感到不舒服,但多數人不一定能及時反應過來,反而還會質疑是不是自己太過敏感,最終讓事件不了了之。 台南市政府婦幼警察隊表示,一般所認為的性騷擾行為分為言語、非言語及身體三類。 2.行動上:毛手毛腳、胡亂吹口哨、色眼亂瞄、故意親(貼)近、糾纏不清。 3.視覺上:不堪入目的影片、色情海報、衣著暴露、暴露性器官。 另外還有兩種常見的性騷擾,一是「性別騷擾」,指帶有性意涵、性別歧視或偏見的言論,例如稱呼他人為「男人婆」或「娘娘腔」;二是「交換式性騷擾」,以利誘或威脅方式要求被行為人提供性服務。

    遇到性騷擾時,大多被害者會頓時腦袋一片空白、恐慌,也來不及反抗,對此衛福部就提供了面對性騷擾的應對方法。 1、 相信自己的直覺:雖然不是每件事都會構成性騷擾,但請相信自己直覺。 2、 尋求情緒支持:向親友傾訴自己的感受,不要因此感到自責、失去信心或羞愧。 3、 向性騷擾者直接說「不」,要求停止性騷擾:美國平等僱用機會均等委員會建議性騷擾的受害者寫信給騷擾者,內容包括事件發生的過程、受害者對於這件事的感覺及想法、受害者的希望,例如行為人停止騷擾行為,或道歉等。 4、 詳實記錄每次性騷擾行為,作為申訴之用。 5、 尋求證人及其他證據:以錄音作為蒐證方式時,應同時注意刑法第315條之1妨害秘密罪之規定,建議以自己作為對話的一方時再錄音,或由同事、友人與其對話時錄音。 6、 向管轄單位申訴:如適用性...

    民眾在一般場所或公共場所遭到性騷擾時,可依據性騷擾防治法向加害人所屬單位或直轄市、縣(市)政府提出申訴。知道加害人有所屬單位者,直轄市、縣(市)政府會將案件移請加害人所屬單位進行調查,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單位,則移請警察機關調查。 加害人所屬單位接獲性騷擾之申訴時(如:場所負責人),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7日內將移送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除此之外,還可以透過下列管道申訴: 1. 撥打全國保護專線113或警察報案專線110。 2. 地方主管機關。 3. 性騷擾防治法「再申訴專線」:1999轉分機3365、4553。

    除了到政府機關申訴之外,也可以向現代婦女基金會、勵馨基金會和婦女新知基金會等機構尋求心理上的協助。 資料來源:《台南市婦幼警察隊》 、《衛生福利部》 (相關報導:台灣MeToo》道歉影片「連爆13藝人醜聞」!黃子佼:為什麼他們可以逃過|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林俐

  2. #我也是 (英語: #MeToo )是2017年10月 哈维·韦恩斯坦性骚扰事件 后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一个 主题标签 ,用于谴责 性侵犯 与 性骚扰 行为。 [1] [2] [3] 社会运动人士 塔拉纳·伯克 (英语:Tarana Burke) 在此之前数年便开始使用这一短语,后经女演员 艾莉莎·米兰诺 的传播而广为人知。 米兰诺鼓励女性在 推特 上公开被侵犯的经历,以使人们能认识到这些行为的普遍性。 [4] [5] 自此之后,数百万人使用了这一标签来公开她们的不快经历,其中也包括许多知名人士。 [6] [7] 起源. 社会活动人士与社区组织者塔拉纳·伯克于2006年在 聚友网 上最早使用了“我也是( Me Too )”这一短语。

  3. #我也是 (英語: #MeToo )是2017年10月 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 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 主題標籤 ,用於譴責 性侵犯 與 性騷擾 行為。 [1] [2] [3] 社會運動人士 塔拉納·伯克 (英語:Tarana Burke) 在此之前數年便開始使用這一短語,後經女演員 艾莉莎·米蘭諾 的傳播而廣為人知。 米蘭諾鼓勵女性在 推特 上公開被侵犯的經歷,以使人們能認識到這些行為的普遍性。 [4] [5] 自此之後,數百萬人使用了這一標籤來公開她們的不快經歷,其中也包括許多知名人士。 [6] [7] 起源 [ 編輯] 社會活動人士與社區組織者塔拉納·伯克於2006年在 Myspace 上最早使用了「我也是( Me Too )」這一短語。

  4. 2018年11月20日 · 「#MeToo」運動有四大特點:第一,性侵及性騷擾倖存者以實名分享自己的故事及作出指控,這表示她/他願意為自己的言論負責,而不是匿名攻擊他人;第二,「#MeToo」是以媒體,一種被社會公認為第四公權力的平台,作為主要申訴渠道 (例如New York Times在Harvey Weinstein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三,「#MeToo」是因著對現存制度不滿, 而希望透過制度外的行動,從而喚醒社會對性侵及性騷擾的關注及討論,取得公義及推動改革;第四,「#MeToo」和一般社會運動不一樣,並沒有任何組織,多是由個別性侵或性騷擾倖存者透過社交媒體自發分享自己的故事。 對「#MeToo」的批評. 雖然「#MeToo」對反性侵及反性騷擾運動有重大貢獻,但自出現至今也面對相當多的批評。

  5. 2023年6月14日 · 1. 美國. #MeToo運動促使加州、紐澤西州和紐約州等多個州規定,禁止使用保密協議來掩蓋性騷擾事件,也將遵從對原告有利的聯邦法律。 2022年3月,總統拜登簽署《聯邦仲裁法》(Federal Arbitration Act)修正案,禁止性騷擾和性侵害的仲裁協議。 同年10月,更簽署《發聲法案》(The Speak Out Act),特別保護在職場上受到性騷擾和性侵害的女性。

  6. 臺灣 [ 編輯] 主條目: #MeToo (臺灣) 2018年3月9日臺灣一位匿名體操選手因看到奧運會金牌得主 亞歷山德拉·萊斯曼 揭發 拉里·納薩爾 的 美國體操性虐待醜聞 ,而在於社群網站上指控就讀國中時起,遭體操教練 梁梅宗 性侵長達十年 [62] [63] [64] 。. 同年4月3日 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