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7日 · 香港改編日本流行曲的黃金時代! 13首改編自日語歌曲的廣東歌. By hoki / 2020-05-07. 8、90年代被譽為廣東歌的黃金時期,但其實當時不少廣東歌都是改編自日本的流行曲。 雖然這個現象早在70年代已經出現,但由80年代開始便越來越多,當中不少更是耳熟能詳的人氣樂曲。 就算筆者出生於90年代後期,仍能琅琅上口。 要數最厲害的,一定是近藤真彥的《夕陽之歌》(夕焼けの歌)。 它同時被陳慧嫻和梅艷芳改編成《千千闕歌》及《夕陽之歌》,兩曲也在當時成為熱門樂曲,更分別奪得叱吒樂壇流行頒獎禮「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及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金獎」。 及後其他歌手也改編了這首歌,使它擁有4個廣東話版本。 難怪每次聽到這個旋律,腦海裡總會閃出不一樣的歌詞呢。

    • 日本一個名稱中有「咩」字的神社
    • 日文也會用「呀」字:但發音截然不同
    • 日文中的「揀」字:意思非常相似
    • 日本還有「俾」字:一字多意
    • 日文中的「睥」字:意思近似
    • 日文中的「掟」字:意思截然不同
    • 日文中的「唔」字:跟廣東話讀音相當不同

    日前有日本網民到訪位於東京府中市的大國魂神社時,發現神社境內出現了「咩」字! 推文翻譯:「原來日文也會用到『咩』的啊⋯⋯我沒曾在廣東話以外的地方見過」 這個宮乃咩神社 (みやのめじんじゃ,Miyanome Jinja)是祭祀演藝及安產之神的天鈿女命的神社,每年7月21日也會舉行安產特別祈願祭。 推文翻譯: 「順帶一提,這個字在日文是怎樣讀的?」 「在《(角川)新字源》說是讀作『bi』。不過這個神社是『miyanome』,所以這裡的『咩』讀成『me』,是較接近普通話或廣東話的發音。」 推主也補上了《角川新字源》裡記載的解釋,是指羊的叫聲。這點跟中文的用法也是一樣呢。不過普遍來說,日文中還是多用「メーメー」(mee mee,等同廣東話「咩咩」)去表現。 延伸閱讀:「酷!」誇獎不成反類諷?中文日文...

    除了「咩」,「呀」(aa1)這個象聲詞/語氣助詞在日文也是類近的意思,但發音卻截然不同。根據《漢字辭典ONLINE》,「呀」的讀音為「ka/ga」或「ke/ge」。前者是指人們張開口發出的聲音,後者則是感歎或驚訝時發出的聲音,等同「ああ」(aa)。 不過,在遇上十分討厭的東西、表達強烈的拒絕感及發現事態糟榚時,日本人也偶然會用到「げっ」(ge)這個象聲詞呢。雖然不知道是否有關,但意思和用法也相當接近。

    除了象聲詞,廣東話常用的動詞在日文也有不少有趣的例子呢! 先是「揀」(gaan2),也就是選擇的意思。在日語之中,它的意思也同樣是挑選,訓讀也跟一般用來表達挑選之意的「選ぶ」(えらぶ,erabu)和意指分類的「分ける」(わける,wakeru)同音,寫作「揀ぶ」(えらぶ,erabu)或「揀ける」(わける,wakeru)。而音讀則是「kan」。 順帶一提,這個字被認為是日本漢字能力檢定(漢檢)1級,也是最高級(等同於日本大學生或以上的程度)的範圍之一,是十分困難的漢字。不過也許算是較常用,筆者於手機的日語鍵盤裡輸入其訓讀(えらぶ,erabu)也能成功打出。

    同樣是漢檢1級的常用廣東話用字還有「俾」(bei2)。不少香港人打廣東話的時候也會用到「俾」,不過偶然會把它跟同音字「畀」混淆。根據「廣東話資料館」的解說,想表達心「給予」的意思時應用到「畀」,而「俾」是使、讓的意思。 (link: 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Museum/photos/a.573500885993461/1238023686207841/) 但「俾」在日文除了有使、讓的意思,也有僕人、傭人之意!這個時候它音讀為「hi」,訓讀為「shimobe」,跟僕人的漢字「僕」(しもべ,shimobe)同音。根據台灣的《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俾」也可解作服從,也許這正是「shimobe」這個讀音的來源。 除此以外,它竟然還可以解作盯視!跟表達...

    這個時候,熟知廣東話的讀者也許會感到疑惑。盯視、瞪眼等不是寫作「睥」嗎? 是的,所以「睥」(pai5,pai3或pei5為異讀)在日文中也跟「俾」一樣,有盯視、瞪眼之意。音讀也同是「hei」。 「睥」還能表現斜著眼看(表示輕視或瞧不起)的意思,所以訓讀除了盯視的「睥む」(niramu)之外,還可以讀作「睥」(ながしめb,nagashime),跟斜眼(流し目)同音。實際上,在中文和日文裡也有著詞語「俾倪」(廣東話:pai3 ngai6)/「睥睨」(廣東話:pai5 ngai6),日文發音則同為「heigei」。所以,這「俾」和「睥」在這個情況裡也是相通的呢。

    另一個想跟大家分享的漢字是「掟」(deng3,異讀:deng6)。這個字在廣東話是形容投擲的動作,但於日文卻截然不同! 「掟」於日文解作規矩、法律、規定等,訓讀為「掟」(おきて,okite)或「掟め」(さだめ,sadame),音讀則是「jou」,同樣是漢檢1級的漢字。動詞中也有「掟つ」(おきつ,okitsu)這個用法,根據《學研全譯古語辭典》,有計劃、命令、管理等意思。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西尾維新的推理小說《忘卻偵探系列》(忘却探偵シリーズ),也就是新垣結衣主演的電視劇《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掟上今日子の備忘録)女主角掟上今日子(おきてがみきょうこ,Okitegami Kyouko)的名字裡也有「掟」字呢。

    最後,筆者想介紹的是「唔」(m4)。 我們常用「唔」來表達否定、「不」的意思;但在日文,這個漢檢一級的漢字能用以表現口齒不清、或是用在形容朗讀聲音的詞語「咿唔」(いご,igo)裡。「唔」在日文只有音讀,並讀成「go」,跟廣東話也差很遠呢。 在日文裡使用的漢字源自中文漢字,所以大部份漢字其實也保留了中文本來的意思。但他們常用的漢字不算多,在2010年修定常用漢字表中只有2136字,部份在我們日常生活用到中文字其實也未能上榜。不過,其實它們都會在日文裡佔有席位,擁有自己的「音讀」甚至「訓讀」呢! 文章裡只提出了部份例子,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到不同的日文字典裡找尋,很大機會還可以找到如何以日文發音讀出自己的中文名呢。有些發音說不定會嚇你一跳哦。 p.s. 目前筆者感到最驚訝的,是「啦」(laa1)讀作...

  2. 2018年8月10日 · 日本年輕人流行用語逐個睇. By LikeJapan 編輯部 / 2018-08-10. 無論在世界各地,年輕人流行用語都不斷推陳出新,不及時更新自己的詞庫,很容易就不知所云。 日本自由國民社每年主辦新詞與流行語票選活動,挑選出可反應當年度日本的社會現象,或引起話題的年度詞句。 這次小編精選10個日常生活中較多機會使用的流行用語,一起學習日本年輕人最潮的表達方法吧! (Whitney,Penny共同作者) 1.ワンチャン(wanchan) ワンチャン(wanchan)來自英文「One Chance」 ( wan chan su)的略寫。 「One chance」是和製英語,意思是有可能、也許、有機會。

  3. 2018年6月26日 · 「為甚麼? 「今晚會去橫濱中華街吃飯」 「明白了! 令人羨慕! 」「請給我大量手信! 「明白了! 超市挑戰. 最初井本絢子先嘗試用「偽中國語」自我介紹. 「現在我沒有男友」 之後又嘗試用「偽中國語」希望店員幫忙找來自己想要的商品. 濕紙巾. 牙刷. 胸圍. 節目最後介紹了日本人容易混淆的一些中文名詞。 日文解作女兒. 日文一般用作形容詞,形容人或物結實. 「愛人」:日文解作第三者、「老婆」:日文解作老婆婆. 「偽中國語」的使用其實並非最近的事。 像日本的論壇能找到全部使用漢字不用假名的帖文。 但就沒特別提及是在使用「偽中國語」。 2012年例子:「沾豉油吃玉子燒的人wwwwwwwwww」

  4. 2017年10月28日 · 日文意思. 日文嘅「嬲る」(naburu, なぶる),意思同廣東話唔太一樣,感覺意思更加負面。 翻查字典就話有3個解釋。 1. 玩弄。 「猫が鼠をなぶる」(貓玩弄老鼠) 2. 嘲笑、愚弄。 「彼は友達からなぶられた」(他被朋友們嘲笑) 3. 欺凌。 「人をなぶるな」(別欺負人) 「嬲る」亦有諺語嘅用法: 「なぶれば兎も食いつく」(被欺負了的話兔子也會咬人,即狗急跳牆) (新時代日漢辭典, p.1299, 2006) 慢慢又衍生出「嫐」字,日本人一般係用嘅時候都會區分「嬲」同「嫐」。 前者指男性欺負女性,後者指女性欺負男性。 「嫐」字作為歌舞伎用字嘅時候亦可以解作十八番項目之一(讀成:uwanari, うわなり),意思係一男兩女引起女性妒忌。

  5. By LikeJapan 編輯部 / 2021-03-08. 上週,日本知名的連鎖店「唐吉訶德」在台灣開幕了。. 當Youtuber們紛紛前往拍攝介紹影片時,有個日本人拍的唐吉訶德開箱影片,默默爬上youtube發燒影片第三名。. 感謝 白袍裡的羽毛筆 提供文章 原文 在此. AKB48十期生,入團七年後 ...

  6. 2019年3月22日 · 香港《mina》宣佈停刊 最後一本港版日本時尚雜誌. 《mina在3月20日最新出版的2019年4月號中宣布這期的mina米娜時尚中文國際版是香港區印刷版的最後一期。. 它的停刊令不少熱愛日本時尚文化的香港讀者感到婉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