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日 · 新冠肺炎Omicron病毒及變種肆虐全球,藥廠紛紛改良新冠疫苗。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兩款針對Omicron BA.4及BA.5變種的加強劑疫苗。 亦是FDA首次批准新冠疫苗新配方,兩款加強劑分別由輝瑞及Moderna藥廠研發,但Moderna加強劑僅限年滿18歲成人接種。 Moderna起訴輝瑞及BioNTech mRNA研發疫苗侵權 【下一頁】 FDA周三(8月31日)批准輝瑞(Pfizer)及Moderna疫苗加強劑,兩款均為二價疫苗,可有效針對原始病毒株、BA.4及BA.5病毒株。 12歲或以上人士皆可接種輝瑞加強劑,但Moderna加強劑卻僅限18歲或以上成人接種。 民眾可於完成最近一次接種的2個月後,接種針對BA.5病毒加強劑。

  2. 2020年7月17日 · 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指引新冠肺炎患者有3大病徵發燒持續咳嗽和味覺改變。.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有研究則指出紅疹可能是新冠肺炎的第4個病徵當中有接近一成確診者出現紅疹也是部分確診者的唯一病徵。. 相關 ...

  3. 2020年10月13日 · 美國內華達州一名25歲男子二度確診,為美國首例。 該男子的病徵比第一次感染的嚴重須住院接受氧氣治療。 研究指出,感染過新冠病毒後,不保證未來能免疫。 該研究刊登於醫學期刊《刺針傳染病期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提到全球還有4宗二次感染病例,分別來自比利時、荷蘭、香港與厄瓜多爾。 特朗普恢復競選活動 稱要親吻所有支持者 【下一頁】 特朗普連續數天病毒檢測陰性 聲稱自帶「免疫光環」 【下一頁】 其中來自美國美國內華達州的男子,於3月25日首次感染病毒,出現喉嚨痛、咳嗽、頭痛、噁心和腹瀉;4月18日確診染疫;病徵在4月27日完全消失。 他在5月9日至26日期間,2度進行檢測,結果均對病毒呈陰性。

  4. 2020年4月7日 · 世衞組織緊急項目技術主管流行病學家范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表示新型肺炎的患者即使未有病徵都可以在出現症狀前1至3日透過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她表示以目前的爆發模式顯示正存在大量無法識別的傳播途徑。 世衞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Mike Ryan)表示,可能有更多人在不知不覺之間受到感染。 世衞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憂慮公眾佩戴外科手術口罩,可能導致前線醫護人員口罩短缺,認為應該優先讓醫護人員使用。 他表示,單憑口罩無法阻截病毒的大流行,各國必須繼續尋找隔離、治療及追蹤每一宗病例。 世衞專家范科霍夫(右)表示,未有病徵的新型肺炎患者,都可在出現症狀前1至3日,透過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

  5. 2020年8月22日 · 研究結果指出新冠肺炎患者識別氣味的能力明顯較健康人士及重感冒患者更弱而且通常不會出現鼻塞或流鼻涕的症狀。 而且在味覺方面,新冠肺炎患者亦無法區分苦味和甜味。 負責帶領研究的東英吉利大學教授菲爾波特(Carl Philpott)表示,由於新冠肺炎與流感會出現類似症狀,如患者喪失味覺或嗅覺,可用作區分該人是患上新冠肺炎或流感。 【新冠肺炎】研究:搭飛機染疫風險小 最低僅7700分1. 被特朗普笑疫情爆發 新西蘭:美國日增4萬確診. 美國食藥局高層威脅辭職 憂未證疫苗安全就審批. 菲爾波特建議,如民眾懷疑自己有機會感染新冠肺炎,在家可先用咖啡、大蒜、橙、檸檬或糖等食物飲品,先進行嗅覺和味覺測試。 但他強調上述簡單測試只是初步測試,民眾仍要前往醫院或診所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6. 2020年7月17日 · 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指引新冠肺炎患者主要有3大病徵包括發燒持續咳嗽和味覺改變但國王學院研究小組指出除了上述3個病徵外出紅疹也可能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病徵。 研究小組對英國追蹤病毒應用程式的33.6萬名用戶數據作分析,發現在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當中,有8.2%的人出現紅疹。 至於在檢測呈陰性的人當中,則有5.4%的人出現紅疹。 至於未有檢測但出現新冠肺炎3種主要病徵的人,其中8.2%都出現紅疹。 新冠肺炎恐成腦疾病 可引起中風等併發症. 【美國疫情】Walmart逾5000分店 要求顧客戴口罩. 研究人員再調查約1.2萬名出現紅疹、懷疑或已確診者,約有17%確診者認同紅疹為其首要出現的症狀。 約有21%確診者表示,出現紅疹為他們唯一出現的病徵。

  7. 2020年7月5日 · 感染耳念珠菌的症狀就跟一般念珠菌一樣病症為發燒疼痛和疲勞這種尋常症狀如果未經檢測很難判定為耳念珠菌感染但是嚴重會引起敗血症。 耳念珠菌為何值得大家特別關注? 根據醫管局網頁資料,按國際數據,入侵性耳念珠菌感染的死亡率可高達三至六成。 長期住院的病人、身上有入侵性醫療儀器如中央靜脈導管或呼吸機的病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受損的病人、近期曾接受大手術的病人、正服用寬廣譜抗生素或抗真菌素的人士等較易受感染。 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賴偉文醫生指出,耳念珠菌有多重耐藥性:對常用的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兩性黴素B、棘白菌素類的耐藥性分別約90%、30%和少於5%。 另外,標準實驗室化驗方法難以識別耳念珠菌,有可能把它誤以為是其他念珠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