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1日 · Google宣布將在馬來西亞投資20億美元,建立第一個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資料中心,這是 Google 在東南亞地區的一項重大舉措。 資料中心將設立於吉隆坡,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完工,並成為 Google 在該地區的主要技術和創新中心。 此項投資反映出 Google 對馬來西亞在科技與數位基礎設施方面潛力的信心。 根據消息,這座資料中心將專注於提供人工智慧服務,包括機器學習、數據分析及雲端運算等應用,支持馬來西亞及周邊國家的企業與機構,加速他們的數位轉型進程。 Google 雲端執行長湯瑪斯·庫里安(Thomas Kurian)表示,這座資料中心會結合 Google 最先進的 AI 技術和馬來西亞的人才與資源,提升當地的科技創新能力。

    • 馬來西亞的「哈台」風
    • 僑教政策
    • 台灣的社會與經濟環境
    • 注音與發音
    • 留台教師的影響
    • 推薦閱讀

    在馬來西亞,衛星電視相當普遍,大多數的家庭都會裝設衛星收看來自中港台、印度、阿拉伯等地的電視節目。雖然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影視作品發展蓬勃,但當地的華人對於台灣的各項資訊仍然相當關心。 以我過去在馬來西亞當地工作的觀察,他們的新聞台停在《TVBS》頻道的機率很高;打開這邊的報章雜誌,也會發現常常半版的資訊都與台灣有關。有的時候,下午在馬來人開的小店喝飲料,還可以看到用馬來語(或印尼語)配音的台灣長壽鄉土劇在電視上播出。一切台灣正在流行的食衣住行,馬來西亞幾乎與我們同步。不論在西馬或是東馬,開口與當地人閒聊,他們若聽說你來自台灣,兩上的表情百分之九十九會很開心,散發出想再與你多聊兩句的氛圍。 聽老一輩的馬來西亞人說起他們年輕時來台灣念書或是遊玩的台灣印象,是我在馬來西亞得到的珍貴記憶與體驗,也是馬...

    台灣的僑教政策因兩岸數十年來政治環境的影響,一直都是政府作為重點發展的工作之一。僑務工作從清末算起至今已發展一百多年。辛亥革命成功,政府以海外華僑對於革命有極大之貢獻為由,相當看重僑務發展。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南京國民政府設置華僑教育設計委員會,負責有關僑教事宜。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成立僑務委員會;該委員會曾有一段時間因戰爭而裁撤相關業務,至民國四十四年(一九五五年)才重啟。 由上述簡略的僑教發展可知,僑教政策一直是政府重視的一環,而此政策也正是影響華僑來台求學的最大原因之一。一九五〇至六〇年代,因為中台之間的對抗,國民黨政府積極爭取僑民,欲壯大台灣的力量與資源,故僑生自然成為政府欲招攬的對象。政府給予獎學金、保障名額、設立海青班等不同的優惠措施,吸引僑生來台就讀。

    另一方面,台灣有屬於華文教育學習的環境優勢。過去中國因為政治上的封閉,很少有人至當地深造,但在上個世紀末,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已經有不少海外華人將中國作為留學考量的地點,從「馬來西亞留台同學會」的枝繁葉茂到「留華同學會」也已然成立並開枝散葉。由此可探知出馬華社會至海外留學的脈動,但即使如此,「留台」風氣至今不衰,主要原因還是台灣的生活與日常開銷的 CP 值仍舊有其吸引力。 以一九五〇至六〇年代為例,當時吸引僑生來台就讀的最大因素,便數學費及生活費較便宜,平均兩個月只需一百五十馬幣(約一千台幣)的生活費就已足夠。而今雖然台灣的物價指數早已隨著經濟發展而水漲船高,但是若與歐美國家或是物價節節高升的中國及港澳相比,台灣的物價仍讓台灣在許多人眼中是較屬意留學的地點。

    雖然馬來西亞華人使用的是簡體字,但這仍然不消減他們願意選擇來台灣學習繁體字的意願。最大的原因在於,身處一個多元種族及不同語言的國家,華人的語言又包含不同的母語在內,譬如廣東話、潮州話、客家話、福州話等,使得當地的華語參雜了馬來語、方言及粵語。因此華語的正音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由於台灣保留了注音符號學習文字的方法,相較中國以羅馬拼音的方式,注音符號的學習更能掌握中文發音的準確性。對於馬來西亞華人來說,台灣使用的標音系統有助於他們學習中文,實際上也有不少人以學習正確的中文發音為目標。 再者,新一代的馬來西亞青年學子自小就是看著台灣節目或是港劇長大的,對於繁體字的熟悉度其實不若想像中的陌生。

    在資訊尚未蓬勃發達的時代,居住海外的華僑對於到台灣升學的想法,半是來自師長或家庭環境的影響。在一九七二年以前的馬來西亞,留台人士仍有機會受聘於政府中學教授華文,但在一九七三年以後,政府機構便不接受持有留台學歷的人士。因此在當地獨中面臨師資缺乏的問題時,不接受政府津貼的獨中便有機會優先錄用擁有較高華文水準的留台人士。 發展至今,在馬來西亞的六十間獨中當中,留台老師的比例相當高,從三分之一到半數的比例均為常見。留台教師間接地傳達自己在台留學的經驗給學生。許多來台求學的學生們,對於「留台」經驗的瞭解,便是從這些老師們身上所取得的。 另一方面,身處東南亞華社的華人們,要傳承所謂符合中國人固有的傳統禮儀及文化,都需仰賴奉獻於華文教育的老師們,將中國人「根」的觀念繼續傳承下去。只要仍有人繼續為華文教育奮...

    【就是要小孩學繁體字】馬來西亞學者愛上台灣之美,攜眷來寶島研究浩瀚山林資源 馬來西亞也有眼球中央電視台!鄉民無國界,但大馬視網膜好像有點弱呢 為什麼台灣的紙鈔上卻沒有寫「Taiwan」?一位馬來西亞人的換鈔經驗說明新台幣的荒謬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由八旗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 總統府flickr,CC Licensed。)

  2. 2019年7月15日 · 馬來西亞為多種族、語言的國家,想深入當地市場,分別能從簡體中文、英文、馬來語三種語言漸進式增加,逐步強化網站在地化程度。 以馬國華人人口佔比 20% 來看,簡體中文對於初期主攻馬來西亞華人市場的台灣店家來說,難度相對不高;再者,大馬以英語作為國際性語言,當地市場對英語的接受度亦高,有利於未來同步前進鄰國新加坡或菲律賓等市場;最後,馬來裔佔當地人口比重超過 50%,馬來語與印尼文相似度高,可為日後前進印尼市場鋪路。 「前進東南亞市場,必須打破慣性思維、保持彈性、不打價格戰」 「前進東南亞市場,必須打破慣性思維、保持彈性、不打價格戰,並且做足在地化的準備。 謝燦遠分享道。 例如在產品面上,依據市場動態有其應變彈性,需以當地的消費邏輯來發展一套因地制宜的產品策略,凸顯產品優勢、強調品牌差異性。

  3. 2018年9月5日 · 寧願燒庫存也不願降價. H&M 不斷推出新的款式,撩起消費者的購物慾望,而其預知市場、快速上新的方式,生產大量衣物必然會有庫存的壓力。 但打折會損害品牌形象,H&M 非常看重外界的評價,其大力推行環保和回收,從而表現出良好的企業形象贏得公眾的好感。 丹麥《Operation X》曾曝光 H&M 會以發霉或不符合安全質量標準為理由定期焚燒庫存, 每年焚燒 12 公噸未出售衣物,而其焚燒的產品與在售產品的檢測結果並無二致 。 一邊樹立環保可持續的形象,一邊焚燒產品浪費資源污染環境,H&M「打臉」了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但為了品牌形象,寧願燒掉、捐掉也不願降價銷售,已是時尚界的一貫套路。

  4. 2017年1月11日 · 分享本文. 圖片來源:MOLPay.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MOL Pay是目前東南亞成長最快速的第三方支付服務。 在貨幣、語言都不盡相同的東南亞市場中,整合了各種不同支付方式,提供想進入東南亞市場的台灣電商更快速在地化的方案。 (責任編輯:黃筱雯) MOLPay在2005年年底於馬來西亞成立,最初名為NBe Pay,直到2011年被MOL Global Group收購後才改名。 總公司MOL是東南亞最大的網路公司,在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印度與紐西蘭都有辦公室,在80個國家中擁有超過160萬個實體支付管道,且和全球10個國家的88家網路銀行鏈結,每年的交易額更高達500億美元,每個月能達成500萬筆交易。

    • rm malaysia1
    • rm malaysia2
    • rm malaysia3
    • rm malaysia4
  5. 2018年5月9日 · 皮質醇俗稱「壓力荷爾蒙」,是人體在壓力的刺激下,由腎上腺分泌的激素,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他能提高血壓、血糖水平,使頭腦保持清醒。 美國德州的臨床精神治療師 Aparna Iyer 指出:皮質醇雖是抗壓利器, 但分泌過剩卻會抑制免疫系統 ,而免疫力不足正是許多疾病的前兆。 在治療過無數病患之後, Aparna Iyer 歸類出幾個造成壓力荷爾蒙過度分泌的日常習慣: 1. 不吃早餐. 人在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情,會影響你今天一整天的身體狀況 。 如果讓身體在飢餓狀態工作,沒有補充所需熱量,腎上腺素和血糖會一直升高。 通常皮質醇濃度在早上8 ~ 9 點之間會達到高峰,最好在這段時間吃早餐。 2. 不喜歡講電話,只傳訊息. 你可能覺得很奇怪,不講電話跟我心情不好有什麼關係?

  6. 2016年9月6日 · 這首歌是由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與台灣音樂團體「玖壹壹」合作製成。 歌手於MV中身著具有各大宗教文化特色的服裝獻唱,最大爭議再,其中一身穆斯林打扮者,在影片中有大量持槍畫面。 由於該畫面有可能把特定負面形象,強加給伊斯蘭教信仰,於是便有輿論以「不尊重他人文化」批評 這首歌,黃明志還涉及《馬來西亞刑事法典》遭警方約談;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支持者認為該MV被過度負評,堅持力挺歌手。 本文並不願輕易對事件做出價值判斷,而是試圖去挖掘該MV創作背景,進行同情理解。 畢竟若資料不足,很難作出相對中肯的判斷。 也或許在釐清更多資訊後,能找到溝通的橋樑。 爭議MV誰導的? 先看MV的製作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