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宅女們動起來! 每天20 分鐘居家TRX 訓練還你仙女背蜜桃臀疫情升溫讓許多人決定窩在家耍廢但是可別一個不小心變成了看好了世界我只示範一次兩周內如何變胖10kg這次沂令老師就特別針對臀腿與背部三大肌群規劃了一系列的訓練菜單讓你用一條尼龍繩在家就能找回你的仙女背和蜜桃臀。 TRX 入門>>Chest Press 胸推:雕塑完美胸型、擴背肌. STEP 1. 將TRX 掛好後,拉好繩索進入預備位置。 STEP 2. 身體往前傾45 度時,雙手臂向後用力拉伸,與背部成水平直線。

  2. [2020-02-06] 明醫網 > 傅卓明物理治療師. 上週本欄介紹過六式增強體質古典體操之一的深蹲。 今期會深入介紹另一式----舉運動。 舉運動是鍛練腰腹肌肉的有效方法。 由於這種運動比捲腹 (Crunches) 及仰臥起坐 (Sit-ups) 更能訓練腰腹肌肉的實用力量 ( 舉的運動模式更接近跳躍、跑步、攀爬及踢等動作)、能運動更多肌肉 ( 要運用腰腹、髖部及雙肌肉抗衡地心吸力),所以是上佳的身體中段鍛練方法。 讀者如果同時修練前兩期本欄介紹過的掌上壓及深蹲運動,已能鍛練全身大部份肌肉。 以下會介紹練習舉動作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1,做舉運動前應先讓胃部接近空腹狀態,以免因腹脹影響運動能力。 建議鍛練舉運動最少要等在進餐兩小時以後。

  3. 2020年2月13日 · 拱橋運動 (Bridges) 是一種能夠同時鍛煉脊椎、胸腹及四肢的運動。 拱橋既能鍛煉所有脊椎關節及肩膊和髖部的伸展能力、又能伸展胸腔肋骨增強肺活量、更可以同時鍛煉四肢及脊椎大部分肌肉力量,所以是一種非常實用的運動。 如能同時鍛煉前三周本欄介紹過的掌上壓、深蹲及舉運動,就算不使用任何器械,亦能練成全身均稱柔韌的肌肉及關節,增強體力並大幅改善新陳代謝及身體健康。 對於因需要久坐或彎腰引發脊椎痛症人士,拱橋運動正好將常常前傾的脊椎反向調整,改善姿勢同時又能舒緩痛症。 所以醫治腰背痛患者時,大多能透過鍛煉拱橋運動改善痛症。 當然,這個動作並不一定適合所有腰背痛患者,建議患者如想試用拱橋運動改善腰背痛前,應先諮詢物理治療師意見。

  4. 今天麥肯基療法已是北美各大學物理治療系必修課程。 麥肯基療法中專門幫助長期腰背痛患者回復活動能力的麥肯基腰背運動 (McKenzie Back Exercises) 共有七個簡單動作。 上周本欄已介紹過前四個恢復腰椎後仰功能的練習動作,今次會繼續講解其餘三個恢復彎腰功能的練習動作。 動作:仰臥屈. 患者首先仰臥身軀、將雙臂放在身側、雙膝屈曲、雙腳合攏置於床上。 然後將雙膝屈向胸前,並用雙手扶着雙膝維持姿勢約兩秒,並重複動作共六次。 這個動作是恢復腰椎能向前彎曲的第一步。 建議患者最多可每天練習此動作四次。 動作:坐直彎腰. 患者首先找一張能夠坐穩的櫈子,並於櫈邊坐直身體,將雙膝分開至比雙肩寬,雙腳著地。

  5. 股骨頭骨骺滑脫症 (Slipped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 或 SCFE) 是青少年人最常患上的股關節疾病,統計每十萬名青少年人當中會有超過十人患上此症。 此症常發生於年齡介乎十一至十六歲、體重較重、正在快速長高的男孩身上。 體內激素失衡者患上此症的機會會倍增。 此症其實源於大腿骨連接髖關節的球狀股骨頭與股骨頸之間的骨骺板滑脫分離。 所謂骨骺板亦即大腿骨上端的生長板,於青春期快速生成骨骼。 由於骨骺板的堅硬度不及週圍的股骨頭及股骨頸,所以承受體重的扭力會自然積壓在骨骺板上,容易造成滑脫。 病發的症狀包括行走困難 ( 一拐一拐地走路)、髖關節及膝關節疼痛、髖關節收縮及可動範圍收窄、骨嚴重外翻。

  6. 2024年5月27日 · 明醫網 > 傅卓明物理治療師. 肩膊岡上肌斷裂屬於旋轉袖肌群斷裂 (Rotator Cuff Tear) 中常見的一種斷裂。 旋轉袖肌群其實包括四條肌腱:肩胛骨上方的岡上肌、後方的岡下肌 (Infraspinatus)、下方的小圓肌 (Teres Minor) 及前方的肩胛下肌 (Subscapularis)。 研究發現每四個五十歲以上人士之中便會有一人的肩膊岡上肌斷裂,所以是中老年非常普遍的肩疾。 但研究亦同時發現岡上肌斷裂患者只有三分一人會出現症狀。 所以普遍觀點認為岡上肌斷裂是人類自然退化的一部分,如無症狀者其實不用治療。 造成岡上肌斷裂的成因主要有兩種:一為意外受傷 (例如跌傷)、另一種為重覆性勞損 (多為長時間重覆將手臂舉高過肩的動作)。 通常岡上肌斷裂的症狀包括: 1.

  7. 2024年5月10日 · 明醫網 > 傅卓明物理治療師. 腳跟骨骺炎 (Sever's Disease) 是引致成長期兒童及少年人腳跟痛的最常見病因。 所謂腳跟骨骺炎是指腳跟骨的骺板 (Growth Plate) 發炎。 骺板是骨骼的生長板,由軟骨組成。 由於腳跟骨末端連接着腳跟跟腱 (Achilles Tendon) 及腳跟骨骺板,而跟腱的強韌度又勝於骺板軟骨的硬度,所以在跟腱的長期拉扯下很容易令骺板受傷發炎。 經常在硬地上跑步或跳躍、使用不貼腳或不吸收震盪力的鞋子、或體重過重者,均會容易患上此症。 女生的一般發病年齡為八至十三歲之間,而男生的一般發病年齡為十至十五歲之間。 他們很多時會因為害怕引起腳跟痛,減少做平常喜愛的體育運動。 嚴重者更會踮着腳尖走路,避免讓腳跟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