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27日 · 影片正正講述一位令家族生意起死回生的年青人(林峻丞),看見來自家庭功能失衡孩子的支援需要,便毅然放棄年收五千萬的家族生意,創辦社區中心—小草書屋(註﹕其實並不賣書),為弱勢社群的孩子打拼,免費提供課後輔導、情緒支援、職業訓練及工作機會。

  2. www.hkspc.org › zh-hant › pass-positive-parenting香港保護兒童會

    我們的抱負——追求卓越的服務,倡導及維護兒童的健康、快樂和安全。

  3. 為懷疑或被評估為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兒童,提供專業評估及訓練 為其家長及照顧、教師、社工、幼兒工作員、從事兒童服務之專業人士,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

  4. 2020年4月27日 · 這種形態也就是我過去撰文提及匱乏家庭的其中一種,其餘尚包括缺欠親職承托、社交網絡薄弱及缺少穩定照顧者等等。 (見〈 「長全日」幼兒學校 照顧匱乏家庭 〉)。

  5. 2019年12月12日 · 1. 兩代互相溝通及尊重 建立一致的管教模式. 在不少家庭中,由於兩代的照顧有不同的管教及照顧模式,因而導致他們之間產生矛盾或磨擦,令孩子無所適從。 因此計劃透過開辦「長輩管教有辦法-家長小組」,教導長輩如何和子女建立一致的管教模式,例如互相溝通及理解、清楚彼此角色分工、了解彼此的長處、建立家庭契約等。 「現在一家人遇到任何管教上的問題,都會一起討論及聽取大家的意見,我亦會主動分享在小組裏學到的育兒技巧,一起合力為詩暘帶來最好的照顧。 」詩暘嫲嫲說。 詩暘一家了解到良好溝通及互相尊重是建立一致的管教模式的關鍵。 2. 建立安全依附關係 處理孩子分離焦慮. 很多時候,當長輩看見孩子有分離焦慮的表現,便會顯得相當不捨,並會立刻安撫孩子,希望令他們冷靜下來。

  6. 2021年4月23日 · 近日一宗法庭新聞,揭露一名五歲女童因長期遭生父和繼母虐待,因傷引致敗血症死亡,死時身上有逾130處新舊傷勢,令全港市民痛心。 其生父繼母最終受到法律制裁,日前被囚終身。 該宗新聞引發社會反響,全城熱議保護兒童問題。 事實上,2018年揭發該虐兒案之後,幼教界已促請推行「駐校社工」,政府推出「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 有社工表示,先導計劃將於明年屆滿,期望可將這張「安全網」恆常化,切實做好兒童保護工作。 根據社會福利署統計數字,2020年香港錄得940宗虐待兒童個案,2019年則有1006宗,發生最多的是身體傷害或虐待事件。 性侵犯案件數目排第二位,2020年錄得313宗,佔整體個案33.3%,有關數字和佔比均持續上升。 而施害中,59.7%是受虐兒童的父母。

  7. 家長義工. 本校推行「家長義工計劃」,邀請故事爸媽到校向幼兒講故事、教導幼兒製作月餅等,並鼓勵家長透過協助幼兒進行活動,增加對學校及幼兒學習的了解,從而促進家校合作。 教育局家長電子專遞. 「出手與放手 – 談培養幼兒自理能力之道」家長講座 (教育局YouTube頻道影片)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究竟應事事相助,甚至如扣鈕、穿衣、扭毛巾等均由父母代勞? 抑或是讓幼兒獨力完成日常生活的瑣事,完全不給予協助? 父母應該如何選擇? 家長既擔心孩子太過倚賴,卻又怕孩子遭遇太多挫折而失去信心。 其實自理能力對兒童的個人發展及適應學校生活有不可或缺的關係。 隨著幼兒的身體動作及認知能力日趨進步,他們開始有能力自己完成許多日常任務,父母亦可以採取各種策略來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