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4日 · 35歲的金先生很喜歡打籃球。 上個禮拜他打籃球後,不小心扭傷了膝蓋,結果膝蓋就腫了起來。 好不容易冰敷兩週消腫後,他發現走路的時候,膝蓋的「裡面」會有點痛。 特別是下樓梯、蹲下的時候,膝蓋內側會有點痛,而且有時候會有突然「卡住」的感覺。 需要停一下,甚至敲打按摩一下膝蓋周邊的肌肉,才能繼續走路。 他到了醫院檢查後,醫生檢查完,懷疑是半月板受損,建議他開刀檢查及治療。 然而金先生很猶豫是否一定要進行手術才會好,於是到我的診間詢問:有沒有非手術的方法,可以治療半月板受傷的問題? 其實打籃球,可以稱為「膝蓋摧毀者」。 許多運動傷害與籃球有關,因此喜歡打藍球的朋友, 該做的防護還是要做足. 什麼是膝蓋半月板? 常在關注體育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聽過膝蓋半月板。

  2. 2018年9月26日 · 這篇教你 怎麼自己當醫師 膝蓋痛的自我檢查判斷方法,以及治療方式。 大家要善用喔。 真的有疑問還是找醫療人員諮詢~~ 膝蓋痛 可以用幾個方法先簡易判斷. 位置-前側、外側、內側、深部、後側。 觸摸-摸得到的、摸不到的. 年齡-年輕人、稍長的. 深層的、奇怪的-粉奇怪,明明就會痛,但摸不到找不到. 膝蓋痛的原因. 位置區分- 膝蓋痛前側. 股四頭肌肌腱炎、 跳躍膝 、 跑者膝 、 膝關節積水 、 退化性關節炎. 上面一點的前側痛大概是 股四頭肌肌腱炎 。 在中間部位,髕骨周圍的,可能是 跑者膝 、 膝積水 。 下面一點的可能是 跳躍膝 。 股四頭肌肌腱炎、跳躍膝,哪裡有問題就摸得到哪裡痛 。 而 跑者膝、膝關節積水,通常摸不到哪裡會痛。

  3. 2017年3月2日 · 膝關節積水 膝蓋腫脹的原因及如何治療處理. 內容目錄 隱藏. 1 以下狀況會有反覆性膝關節積水. 2 為何膝關節會積水? 3 膝關節構造. 4 膝關節積水症狀1. 5 膝關節積水症狀2. 6 抽出來的膝蓋積水 可做關節液分析. 7 膝關節積水的治療方針. 8 膝蓋積水治療總結. 堡醫師想告訴你的是:膝蓋腫起來,膝蓋蹲不下去,非常有可能是膝蓋積水導致。 而且膝蓋積水很好治療,只要好好配合醫師的治療方式,積水就會馬上消失了。 而且復發的機率很低。 因此不要再畏縮不前,勇敢的處理膝蓋問題吧~ 影片講解膝關節積水使用超音波導引抽除. 話說:瑞凡有一天膝蓋打籃球時扭傷,從此之後就非常痛,而且走路很不方便。 蹲也蹲不下去,而且一直覺得膝蓋緊緊脹脹的。

  4. 2017年12月29日 · A. 退化性關節炎. B. 髕骨外翻. C. 髂脛束症候群. D. O型腿、扁平足. E. 前十字韌帶斷裂. 都不是,因為有些膝蓋痛,根本「不是膝蓋的問題」。 你的膝蓋痛不是你的膝蓋痛. 在健保時代, 很少人會強調醫師診斷的能力了,因為診斷不值錢。 今天有位45歲左右的男性病人,右膝蓋外下方痛,在外面輾轉治療了5-6,但一直反應治療效果不佳。 中間被下過診斷:退化性關節炎、韌帶發炎、鵝掌肌腱炎….啪拉啪拉. 做過檢查:X光輕微退化或正常、MRI做過,沒大問題….啪拉啪拉. 做過治療:復健、打玻尿酸、增生治療、打PRP、刮痧拔罐…. 治療後,皆只有緩解3-4天,接著症狀又慢慢出現。 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的診斷,以及相對應的治療,就過了5-6都沒好。

  5. 2021年5月15日 · 正文開始. 鵝掌肌是什麼? 鵝掌肌是大腿內側三條肌肉的延伸,於膝蓋內側會合,形成三合一的肌腱合體。 他們分別是SGS 縫匠肌、薄片肌、半腱肌。 肌腱之間皆有滑囊存在。 有問題時容易發炎疼痛。 鵝掌肌腱炎是什麼? 鵝掌肌腱炎 (Pes anserine Bursitis) 屬於 過度使用的肌腱滑囊炎 。 跟跑步、爬山下坡很有關係。 痛的位置也跟別人不太一樣,是遺世獨立的一個存在。 鵝掌肌腱炎是什麼3. 鵝掌肌腱炎診斷方式. 相對簡單:就是壓鵝掌肌那個地方,如果會疼痛,那就是鵝掌肌腱炎囉!

  6. 2022年7月13日 · 膝蓋痛的原因與治療總整理. 膝蓋後側痛常見原因. 跑步後受傷 最常見. 運動 騎車 重訓後受傷. 膝蓋退化 積水 導致膝蓋後側痛. 車禍 外傷 扭傷. 姿勢不良:膝蓋長期過度伸直 (Backed knee) 久站 久走. 腰部 臀部神經導致 坐骨神經痛. 膝蓋後側痛常見診斷. 腿後肌激痛點轉移痛. 膕肌激痛點. 膝蓋半月板受損. 腿後肌腱炎 上側腓腸肌腱炎. 膝豆狀骨發炎. 膝關節積水 膝關節退化. 後十字韌帶受損. 貝克式囊腫. 腿後肌激痛點轉移痛. 大腿小痛-腿後肌常見激痛點. 常見於跑步運動 自行車運動,運動過度 造成肌肉緊繃或拉傷。 疼痛會遠端轉移至膝蓋後部的地方,因此會很像膝蓋裡面的問題,但其實是大腿後側的激痛點造成。 若是合併久坐的工作、生活習慣,使筋膜長期緊繃,則會更常發生。

  7. 2019年1月20日 · 增生療法是什麼. 增生療法的原理,是這幾年來痠痛科別、骨科、復健科、運動傷害治療很夯的話題。 原理是使用高濃度的葡萄糖、維他命B12、食鹽水、甘油或是PRP等物質,注入到受傷的韌帶組織、肌腱組織,肌肉軟骨、關節等人體區域。 增生療法首先促進該受傷組織的微發炎,白話文就是-好的發炎。 進而身體收到該組織需要修復的訊號,使血管、微血管增生至該受傷的組織,從血液帶來許多修復的物質,進而減少疼痛、帶走代謝廢物,修復韌帶、肌腱等組織細胞。 PRP則是直接離心出血液中的生長因子,注射入患處而促進肌腱韌帶癒合修復。 增生療法適用什麼受傷. 凡是慢性腰痛、長期下背痛、慢性頸椎痛、慢性腳踝痛、網球肘、膝蓋痛、髖關節疼痛等肌腱、韌帶、肌肉的問題,都可以詢問醫師是否適合增生療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