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管理局. 獲得理事會的授權,管理局負責監察理事會決議事項的落實情況,並確保所有活動及事項皆符合明愛的宗旨和目標。 同時,管理局亦可運用理事會委託之權力,支配、控制和管理明愛的產業及機構事務。 總裁及助理總裁辦公室. 總裁、助理總裁、醫療服務部長、社會工作服務部長、教育服務部長、行政事務主管、傳訊統籌主管、財務主管、人力資源主管、產業主管、資訊科技主管及內部審計經理組成,負責推行理事會及管理局的決策。 主要負責機構的整體策劃和管理、聯絡及統籌、資源分配、人事管理、行政及財務事項;亦與明愛各部門、服務和中心負責人保持緊密聯繫,與他們協助及推行日常工作。 部門及委員會. 明愛的服務主要分為四個類別:即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與社區及其他服務,例如地區事務及接待服務。

  2. www.caritas.org.hk香港明愛

    香港明愛 (明愛) 於1953年7月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 目標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 明愛因應戰後初期動盪的社會,向弱勢社群提供援助,解燃眉之急。. 自建立服務雛型以來,明愛一直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我發展及自力更生的巿民大眾。. 作為一個 ...

  3. 明愛英文名稱 “ Caritas ”意思是「基督之愛」。 為了見證基督的愛,明愛堅持紮根於社會基層、並為最需要援助的貧困人士服務。 非以操控、非以教訓、非以判斷,乃以服務彰顯寬容仁愛,並以恩慈關愛團結社會。 明愛更希望透過各項服務,最終能協助受眾發展自我,克服人生路上的各種困難及挑戰。 明愛認識到與時並進、緩急有致的重要性。 我們相信,作為一個教會機構,明愛是傳播愛心的一道橋樑、一件器具、一個中介、一股動力。 服務不應只達到物質效果,而是要鼓舞人心、回饋社會;服務本身更是一個推廣普世信仰價值的機會。 在明愛的理念裏,受助人並非依存者,而是需要機會實現自我的弟兄姐妹。 不論受助者的種族、性別、信仰或理念,明愛也希望藉著各項服務,全面照顧他們在人生不同階段的需要。

  4. Presiding Officer: His Eminence Cardinal Stephen S.Y. Chow, SJ Bishop of Hong Kong Chairman: The Most Rev. Joseph C.S. Ha, OFM, VG, Auxiliary Bishop of Hong Kong ...

  5. 成就. 自六十年代起,明愛率先為基層人士提供社區組織的服務。 每年,社區發展服務組織近 100 個居民小組,協助他們解決共同的需要,並動員超過 109,000 名居民參與社區活動。 而失業人士綜合服務計劃共有 42,100 人次之失業人士參與,並成功為其中 600 多人推薦工作。 明愛亦顧及在港外地勞工的需要,推出外地勞工服務計劃,每年有超過 10,000 名外地勞工參與活動。 隨著社會不斷改變,明愛先後推出不同的服務計劃,服務有特別需要的組群。 這些計劃包括: 於工業區設立職工中心. 設立婦女中心,關注女性權益,鼓勵女性積極投入社會. 推出失業人士綜合服務計劃及輔導熱線. 推出為亞洲勞工而設的服務計劃. 設立男士互助中心, 提升基層男性權益及互助精神.

  6. 香港明愛國內服務計劃辦公室於1986成立,目的是支持國內社會服務的發展。 我們的國內服務經費,全賴各界善長慷概捐助。 經過多年努力,我們與國內民政機關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建立了互信的合作關係,我們資助的項目才可以有效地推展,服務水平也持續提升。 服務對象. 國內有心但資源貧乏的民辦社會服務機構. 國內貧困人士及其他弱勢社群. 服務宗旨 國內服務計劃辦公室的宗旨,是以明愛的一貫精神為準則:即不分種族、文化、宗教,凡有需要援助的人,我們都會盡力協助。 透過與當地教會、政府部門和村民合作,資助各類社會服務,提升當地服務人員的能力,協助受助人自食其力,改善生活。 服務範圍. 舉辦各類社會服務培訓活動. 資助各類社會服務,包括: 為貧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中小學及大學的助學金。

  7. 「全面優質服務小組」引入環保物業管理元素。 並向環保基金申請款項以改善中心用電量,減少碳排放。 地區服務備有節約能源指引,以供員工執行。 推動環保方案例如減少廢物,回收紙張/炭盒等; 堂區聯絡. 聯絡各個總鐸區之堂區聯絡隊,擔任明愛與堂區及天主教團體之間的溝通橋樑; 籌款活動. 地區事務統籌每年於六個地區舉行的明愛慈善賣物會,並在其他明愛籌款活動上提供支援。 透過這些籌款活動,加強堂區、天主教區學校及其他團體的聯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