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5月24日消息有記者提問據報道英國警方起訴香港駐倫敦經貿辦僱員袁松彪等3人案於今天在英國中央刑事法庭舉行第二次聽證會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對此有何評論?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表示,近一個時期,英方不斷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羅織罪名、編造案件,肆意對中國進行污名化,甚至對在英中國公民進行任意抓捕和起訴,干擾香港駐倫敦經貿辦正常運作,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英方的虛假指控和惡劣行徑是對法治精神的褻瀆,是以國家安全為名行政治操弄之實,嚴重侵犯在英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嚴重損害中英關係,嚴重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嚴重損害英國自身形象。 中方強烈敦促英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切實保障在英中國公民合法權益,保障香港駐倫敦經貿辦正常履職。

  2. 5 天前 · 有記者問據報道英國警方起訴香港駐倫敦經貿辦僱員袁松彪等3人案於24日在英國中央刑事法庭舉行第二次聽證會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駐英使館:保障在英中國公民合法權益. 使館發言人表示,近一個時期,英方不斷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羅織罪名、編造案件,肆意對中國進行污名化,甚至對在英中國公民進行任意抓捕和起訴,干擾香港駐倫敦經貿辦正常運作,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英方的虛假指控和惡劣行徑是對法治精神的褻瀆,是以國家安全為名行政治操弄之實,嚴重侵犯在英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嚴重損害中英關係,嚴重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嚴重損害英國自身形象。 中方強烈敦促英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切實保障在英中國公民合法權益,保障香港駐倫敦經貿辦正常履職。

  3. 5 天前 · 據外交部網頁載有記者提問據報道英國警方起訴香港駐倫敦經貿辦僱員袁松彪等3人案於今天在英國中央刑事法庭舉行第二次聽證會。 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表示近一個時期英方不斷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羅織罪名編造案件肆意對中國進行污名化甚至對在英中國公民進行任意抓捕和起訴干擾香港駐倫敦經貿辦正常運作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汪文斌說,英方的虛假指控和惡劣行徑是對法治精神的褻瀆,是以國家安全為名行政治操弄之實,嚴重侵犯在英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嚴重損害中英關係,嚴重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嚴重損害英國自身形象。 中方強烈敦促英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切實保障在英中國公民合法權益,保障香港駐倫敦經貿辦正常履職。 中方將採取有力措施,堅定維護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正當合法權益。

  4. 2024年4月1日 · 政府今日(4月1日)宣布,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分別委任1937人、536人及526人為新一屆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統稱「三會」)的委員,任期兩年,由2024年4月1日開始。 政府根據「用人唯才」的原則,並考慮多項因素,包括有關人士的才幹、專長、經驗、誠信和參與服務社區工作的熱誠,以及充分兼顧「三會」的職能等,從不同途徑吸納有志服務社會的合適人士加入「三會」。 在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及重塑區議會後,區議會與「三會」的合作更加緊密。 就此,政府委任全數現屆區議員為「三會」委員,以進一步加強「三會」與區議會的聯繫和協作。 十八區的「三會」委員名單如下: 【香港島】 1. 中西區. 中西區分區委員會. 中環及半山委員.

  5. 2024年5月23日 · 2024-05-23 17:15:33 香港. 聖保祿醫院一名病人上月在進行更換心瓣手術後48小時內死亡,死者家屬投訴疏忽處理,協助家屬的立法會議員鄧家表示高度關注事件,要求院方在14日內與家屬會面。 死者兒子表示,71歲父親在上月17日早上進行更換心瓣手術,但心臟科醫生在術後表示,過程出現「小枝節」,包括送心瓣的步驟由原訂右腿大動脈轉為左腿大動脈,手術期間左腳大動脈中兩條血管亦流血不止。 他又說,父親在術後翌日早上收到醫生通知,同日可轉到普通病房,與術前表示需在深切治療部觀察48小時不一致。

  6. 2 天前 · (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寧5月27日下午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任友群率山大黨委副書記王君松等一行訪問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雙方就弘揚饒宗頤的治學理念及傳承中華文化方面進行深度交流。 任友群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饒先生與山東大學淵源極深,「接下來我也呼籲山大為香港中小學的國學老師和歷史老師提供傳統文化培訓,並鼓勵兩岸三地的青年學者以饒先生為典範,深入進行國學研究,弘揚學統、傳承文脈。 圖為饒宗頤學術館。 (受訪者供圖) 在昨日的拜訪中,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任友群向饒宗頤塑像獻花並率團鞠躬。 任友群表示,「資訊化的時代,社會節奏變得越來越快。

  7. 2022年11月24日 · 香港文匯報近日接獲多個屋苑業主的求助,質疑有關屋苑的法團成員監守自盜或濫權,又出現管理賬目不清等弊端,甚至有業主因法團的「糊塗賬」而被管理公司告上法庭,其單位瀕臨被「釘契」。 文/圖: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交足多年管理費 反變欠費要「釘契」? 法例雖然規定法團必須定期公開財務報表,但條例未有訂定懲罰制度,令個別法團有恃無恐。 連續六七年未曾公布預算報表及年終核數報告的將軍澳居屋景明苑,早前遭前物業管理公司入稟追討600萬元欠交的管理費。 此時,一直準時繳交管理費的小業主們才如夢初醒:何以管理費未落入管理公司戶口內? 每月所交管理費又落在誰人口袋? 連串疑問未解之際,業主再得悉另一噩耗—官司敗訴,小業主要清付拖欠的管理費、堂費、利息,合共賠償819萬元,否則全幢大廈單位會被「釘契」。

  1. 相關搜尋

    袁松彪警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