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7日 · 近年政府實行過渡性房屋、簡約公屋等政策,陳博士認為,對於露宿者而言,這些政策僅有輕微的舒緩作用,他期望政府多投放資源予社福機構,為無家者提供長遠的社區支援服務,而傳媒在報道無家者的新聞時亦應謹慎,避免醜化無家者的形象,讓無 ...

  2. 2024年5月16日 · 這個課題值得深思。」何教授指出,目前許多大型公共屋邨都設有公園和社區中心供居民使用,但近年出現不少俗稱「插針式」的公共屋邨,這類屋邨一般只有單幢樓宇,而且選址在「蚊型地」之上,沒有額外空間興建休憩設施。

    • 形成反社會行為的三大因素
    • 反社會行為的滋擾及擴散
    • 專家詳解改善方法
    • 各家自掃門前雪無助解決問題

    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邱勇博士進行與住屋相關的反社會行為研究已超過十年。他指出,反社會行為會在公屋、資助房屋及私人住宅等不同形式的居住環境中發生,其中較常見的問題包括﹕隨處棄置或亂丟垃圾、噪音滋擾及高空擲物等。有關行為的成因主要有三個﹕(一)個人因素,例如居民教養質素較差、未必懂得在密集環境中與人相處,或者有精神問題、社交障礙;(二)社會因素,即住戶濫用公眾地方已成常態,模糊反社會行為的界線;(三)環境因素,例如大廈的建築設計,以及居民組織、房屋委員會或管理公司如何訂立和執行住戶守則,亦與反社會行為息息相關。 邱博士指出,現今香港的居住環境過於擠迫,更出現房的住屋模式,令有關反社會行為的投訴也隨之增加。他解釋,房業主往往為節省資金及騰出更多出租空間,故在劃分房間時,...

    有關住屋的反社會行為會造成住戶身心健康狀況欠佳等問題,例如噪音令鄰居夜不能眠,繼而影響他們的精神健康;一些住戶在家中收集大量垃圾雜物,使之變成「老鼠屋」、「蟑螂屋」,或發出異味讓鄰居寢食難安,甚至帶來環境疾患,如鼠患可引起傳染病等。 反社會行為除了具滋擾性,還有擴散性。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這些行為,社區將陷入惡性循環,例如當有人亂丟垃圾卻不會受到懲罰,其他人可能會模仿,令整個社區居住環境變差。另外,無論是公屋或私人屋苑的休憩設施,都是讓居民進行社交活動的地方,若有人缺乏公德心,令休憩設施遭受塗鴉、黏滿香口膠等,將減少居民使用的意欲,縮窄居民互相認識及交流的空間,減低社區凝聚力。當遇上問題時,住戶難以互相體諒及遷就,雙方只會互相投訴,小事化大,激發鄰里糾紛,甚至造成肢體衝突、法律訴訟等,令鄰里關係...

    邱博士稱,透過不同方法,可幫助改善社區內出現反社會行為的情況。在公屋及社會房屋等出租房屋,可制訂罰則和規管機制,利用扣分制等罰則阻嚇做出反社會行為的居民,當住戶在一定時間內被扣滿若干分數時,便會被要求搬離住所。反之,社區亦可建立獎勵機制,例如住戶一年內未曾遭投訴,可換取獎賞或獲得優先維修居所等待遇。 另外,對於因精神或家庭問題而作出反社會行為的住戶,政府或社福機構可派外展社工或輔導員,進行家訪及提供心理輔導,並配合適當的計劃協助他們。社區更可舉辦社群活動讓居民參加,增強他們的社群感,從而加強鄰里間的友好關係,使住戶能夠互相妥協,減少反社會行為的產生。從另一層面而言,若鄰里關係良好,居民間互助的機會更高,並可造成群體壓力,促使經常對他人造成滋擾的人士規範個人行為。 當鄰里間發生糾紛或滋擾問題時...

    雖然反社會行為會為社區造成負面影響,但如果居民積極面對問題,亦能帶來正面影響。因為當居民有不滿時,可能會更加主動參與大廈組織或社區管理事務,例如社區經常出現高空擲物的情況,業主可能會自發召開會議,提出加裝閉路電視等方案。邱博士補充,反社會行為能否為社區帶來正面影響,很視乎居民的凝聚力及在問題發生後是否積極介入,不能一概而論。

  3. 2022年4月14日 · 從事香港房屋政策研究逾20年的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葉毅明指,劏房問題近年有持續惡化的跡象,實際情況較推算的結果嚴重。 要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先從源頭說起。 政策互為影響 催生劏房湧現. 劏房其實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出現,2000年過後數目開始增加。 葉教授解釋,政府於2003年停止賣地和興建居,房屋供應減少,樓價上升連帶住宅單位租金上揚,政府同時收緊公屋的申請條件,市場對低端住宅的需求因此大增。 適逢政府開放自由行,大量旅客湧港,很多舊樓業主將單位改建為賓館,令住房供應更為緊張,租金水漲船高。 由於沒能力租住整個單位,愈來愈多低收入人士退而求其次,選擇劏房。 在供求效應的帶動下,市場上衍生更多劏房。

  4. 2022年5月12日 · 以往香港不少學術及民間團體都有進行房屋問題的研究,但主要從經濟角度出發,陳博士希望利用比較實證的形式進行定性(Qualitative)及定量(Quantitative)研究,嘗試了解住屋密度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他解釋:「一般人都知道居住面積會影響精神健康,但缺乏嚴謹和科學的學術研究以作證明,我採用了迴歸分析的方法,控制其他因素,例如性別、教育程度、收入及職業等,希望獨立顯示出住屋面積密度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這項研究以面對面訪問形式,收集了1,978宗個案的資料,結果發現,居住密度與焦慮及緊張有明顯的關係。 另外,定性研究亦發現,居住環境的壓迫感讓同住者遇到矛盾爭執時更感絕望,苦於無空間可躲避,容易誘發自殺傾向的嚴重問題。

  5. 2021年9月1日 · 創校32年的香港公開大學(下稱大)由今天(9月1日)起,易名為「香港都會大學」(下稱都大),標誌該校發展邁向新里程。. 新校名不但能夠彰顯該校獨特的定位與優勢,同時有助加深公眾對大學的認識和了解。. 目錄. 1 校名校徽意義深遠. 2 提升 ...

  6. 2020年1月17日 · 青年不再政治冷感 研公共政策造時勢. 反修例運動持續至今,一連串的社會及政治事件令不少年輕人萌生從政的念頭。. 今屆區議會選舉不少年輕政治素人勝出,他們摩拳擦掌,期望為社區帶來新氣象。. 社會政治化,年輕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擺脫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