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長者照顧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一、人口老化的挑戰. 與全球眾多地區一樣,香港要持續面對人口老化的挑戰。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推算,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將由1981年的7%大幅增加至2041年的30% 1。 隨着香港的人均壽命增加,退休人士的比例會節節上升,這意味着整體就業人口將要供養更多退休人士,而且為期更長。 二、世界銀行的三大支柱模式與強積金制度的成立. 全球多個國家都要面對人口老化的問. 1. 題,而且需要不斷增撥資源,以照顧長者在退休後的生活需要。 各國均致力研究最佳的解決方法,務求以有限的公共資源,為正在增長的老齡人口建立一套切實可行並可持續發展的支援制度。 此制度需要建基於一個全面而有效的體制框架,成為長遠的制度。 香港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出現有關成立強制性退休保障制度的討論,社會各界紛紛探討這種制度的可行性。

  2. 2023年3月26日 · 將有關稅務誘因倍增,可以鼓勵更多僱主為65歲或以上的僱員作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強化年長僱員的退休儲備,讓強積金制度發揮更大的退休保障功能,並增加僱員在65歲後繼續受聘的吸引力。. 在新建議下,僱主如為一位65歲或以上月薪$15,000的僱員按 ...

  3. 為持續邁向高齡的人口提供退休保障,對世界各地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議題。 決策者及退休金計劃專家一直不斷探討最佳方法,冀能在提高長者的退休保障的同時,可以避免對社會造成過大的財政負擔。 4. 世界銀行倡議了一個多支柱的退休保障框架,當中包括無須供款、由政府資助及管理的制度;由政府管理的強制性供款制度;由私營機構管理的強制性供款制度;自願性儲蓄;及非正規支援、其他正規社會保障及其他個人資產。 5. 由於某一支柱可能較其他支柱更能達致特定的目標及更適合照顧特定的服務對象,因此實行多支柱框架是為整體人口提供全面退休保障的最適切的解決方案。 應否及如何設立各支柱,將取決於各地本身的實際情況。 6. 由政府提供退休利益這個做法雖可追溯至羅馬帝國,但現代公營退休金制度直至19世紀才正式開始實行。

  4. 與全球趨勢相若,香港正面對人口高齡化挑選,而在減輕下一代的負擔及確保財政上可持續發展,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制度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除了為所有打工仔提供基本的退休保障,亦致力建立一套切實可行並可持續發展的退休保障制度。. 根據統計 ...

  5. 2023年3月26日 · 財政司司長在剛發表的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建議,提高僱主為65歲或以上僱員作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稅務扣減,由現時該等開支的100%增至200%。 在新建議下,僱主如為一位65歲或以上月薪$15,000的僱員按月薪作5%的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在計算應評稅利潤的各項開支費用時,僱主就該僱員向強積金計劃支付的自願性供款獲准扣除金額將由$9,000 提升至$18,000(即$15,000 x 5% x 12 x 200%)。 假設僱主的利得稅稅率為16.5%,該僱主在年度內可額外節省約$1,500的稅款,合共節省$2,970(即$18,000 x 16.5%)的稅款。

  6. 就文章指強積金未能對家庭照顧者等沒有投入職場的人士提供保障,我必須向作者指出,強積金制度是以就業為本,由僱主僱員雙方共同供款,為工作人口提供基本退休保障。

  7.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推算, 65 歲或以上年齡組別佔人口的比例將由2014 年的15% 顯著上升至2064 年的33%; 在2014 年,香港男性出生時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1.2 歲,而女性則為86.9歲。 到了2064 年,男性及女性的預期壽命將分別增加至87 歲及92.5歲;及 老年撫養比率(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目相對15 至64歲人口數目的比率)預計將會由2014 年的19.8% ,上升至2064 年的56.7%。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