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Mortgage 相關

    廣告
  2. 優惠律師費:買一手樓$4900、轉按$4500。全港18間辦事處,提供各類物業法律服務. 本行律師團隊龐大,員工超過百人,天天接收查詢,致力提供高效率及專業法律服務給普羅大眾。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11日 · 2018-10-11. 曾淵滄 博士. 特首林鄭月娥宣讀了她的第二份施政報告。 這份施政報告相對於過去歷任特首在房屋政策上,出現了相當大的革命性改變。 一向以來,從港英時代到回歸後,香港的公共房屋,包括公屋與居屋,比例長期維持在相等於總體房屋50%的水平。 這一次,林鄭月娥提出將來政府的土地供應中公共房屋佔70%而私人房屋佔30%,這是徹底改變香港房地產市場生態的做法。 政府所提供的土地,也包括將來的填海造地,棕地的徵用......甚至,林鄭月娥還提出一個全新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讓私人地產商也加入為市民提供公共房屋的土地。 很明顯的,將來香港公共房屋所佔的比例會比私人住宅多,多數人會住在他們買得起、供得起的房屋,這的確是革命性的改變。

  2. 2021年6月18日 ·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團體憂劏房業主趁機加租 促速開展租管立法工作. 為紓緩公屋輪候家庭的經濟壓力,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宣布推出為期三年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向輪候公屋超過3年的合資格一般申請住戶提供津貼,每戶每月可獲發1,300元至3,900元不等。 首批合資格家庭約9萬戶,最快下月底可獲發津貼,政府首年動用的津貼額共15億元。 多個團體對此表示歡迎,但擔心業主藉詞政府發津貼,通過加租瓜分劏房戶的津貼,要求政府盡快開展劏房租務管制的立法工作,支援及加強基層市民租住權的保障。 有專家則認為,提供津貼措施只能治標,治本方法仍是增加公屋供應。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俊威. 為紓緩基層家庭長時間輪候公屋期間面對的生活困難,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去年1月提出「現金津貼試行計劃」。

  3. 2020年9月13日 · 2020-09-13. 新一期居屋及白居二計劃於上周四開放申請,不少人最關心的是在抽中新居屋或者白居二之後應該揀什麼樓。 雖然新居屋及白居二同樣有政府擔保,但白居二按揭卻有不少細節要留意,特別是政府擔保年期及居屋樓齡之間的關係,稍一不慎隨時「上唔到會兼撻訂」。 「白居二」 是市民在收到批准信後,須向相關部門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 (俗稱購買證),並在居二市場中購買二手資助房屋物業。 由批准信發出日起計,申請人要在4 星期內申領購買資格證明書,並在證明書1 年有效期內購買1 個單位,逾期不續。 申請人可選擇只申領房委或房協的資格證明書,或兩份皆申請,用其中一份買樓簽約時,另一份會自動失效。 政府擔保年期為30年減樓齡. 在按揭年期及按揭成數方面有別於一手居屋。

  4. 2020年8月3日 · 2020-08-03. 新政下龍崗住宅成交急增。 圖為龍崗大運一新樓盤。 記者李昌鴻 攝. 受惠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務合作概念,前海周邊的南山、寶安中心區等地房價多年來持續暴漲,均價從數年前的4萬元至5萬元 (人民幣,下同)飆升至目前7萬元至8萬元,有的甚至超過10萬元。 而深圳東部的龍崗、坪山等地房價多年來一直徘徊在4萬元至5萬元。 因此,「7.15」新政後,東部地區更吸引了許多購房者的目光。 龍崗成交新政後急升. 據Q房網監測顯示,7月13至19日新政公布當周,深圳樓市出現了新變化。 寶安、南山、福田等區域成交環比下跌明顯,其中南山區下跌了約67%,龍崗則以絕對優勢拿下住宅成交套數第一名;7月20至26日一周的成交數據也顯示龍崗成交量最多,有210套,佔全市454套近半。

  5. 2018年7月11日 · 2018-07-11. 政府數據顯示近21萬人住在逾9萬個劏房單位內。 資料圖片. 香港樓價高處未算高,早前又有調查報告指港人需不吃不喝19年才能置業。 雖然一般市民大眾對現時樓市(property market)瘋狂的程度已不感到驚訝,但樓價高居不下,市民難圓置業夢,始終有可能引發連串的社會問題。 政府興建公營房屋(public housing)的進度緩慢,輪候冊持續大排長龍,等上樓的無殼蝸牛惟有繼續背負高昂租金。 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一些低收入家庭甚至要住在危機四伏的劏房(subdivided flats)裡。 社會貧富懸殊嚴重.

  6. 2017年3月27日 · 1. 香港樓價不斷攀升的原因。 (例如:香港地少人多→香港房屋供應不足;內地移民人數增加和炒樓風氣盛行→需求增加;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內地資金外移→大量內地投資者來港買樓;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環球資金氾濫→熱錢流入香港樓市;香港政府房屋政策失誤→停建居屋;香港政府高地價政策→地產商的發展成本增加→高樓價。 2. 樓價過高的影響。 (例如:生活素質下降、貧富懸殊加劇、兩地矛盾、結婚率和生育率下降等等。 3. 香港政府壓抑樓市的措施。 (例如:增加土地供應、增設特別印花稅、重推居屋計劃、推出港人港地計劃和收緊房屋借貸等等。 4. 其他可行的壓抑樓價方法。 (例如:徵收資產增值稅和規定徵收樓宇空置稅等等。 讀文匯報PDF版面.

  7. 2018年11月7日 · 資料圖片. 隨着本港銀行於9月底上調最優惠利率 (P),代表持續12年的極低息年代將成過去,今次加息周期有別於上世紀80年代超高息時期,當年加息步伐來得快而加幅大,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加息傾向慢而加幅小。 要看息口近20年來變化,從按揭息率便可窺見一斑。 80年代初,受到全球通脹和石油危機影響息口被扯高,加上當年本港的最優惠利率近乎由滙豐和渣打話事,物業按揭息率大約為P+2%至P+3%水平,而當年的P是19厘,即實際按揭息率就高達21至22厘,對當年一般市民來說,單是供樓已佔去收入的一半,供樓負擔十分之重。 金融風暴後負資產驟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