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2月11日 · 马勒是欧洲浪漫主义晚期 德奥地区 最后一位重要的作曲家。. 他的主要贡献大致如下:. 1)丰富了德奥艺术歌曲 (Lied)的曲目和形式。. 在他之前,德奥艺术歌曲的伴奏一般都是钢琴,他的艺术歌曲一般都是管弦乐伴奏。. 2)丰富了交响乐这种体裁的曲目和形式 ...

  2. 马勒第二交响曲 是我最喜欢的交响曲,而其中我最喜欢的版本则是 阿巴多 2003年在琉森音乐节演绎。. 彼时的阿巴多刚刚经历病痛而初愈,本次的 琉森马二 某种程度上也是阿巴多自己在历经千辛万苦战胜病魔涅槃重生后,对世人的一种宣示。. 阿巴多晚年的指挥 ...

  3. 2021年1月3日 · 知乎,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于 2011 年 1 月正式上线,以「让人们更好的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为品牌使命。知乎凭借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独特的产品机制以及结构化和易获得的优质内容,聚集了中文互联网科技、商业、影视 ...

  4. www.zhihu.com › topic › 19560347马勒 - 知乎

    • 简介
    • 个人生平
    • 个人作品
    • 人物评价

    古斯塔夫·马勒(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是奥地利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指挥家之一。作为作曲家,他是十九世纪的德奥传统和二十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音乐之间承前启后的桥梁。他的指挥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所创作的音乐一度被忽视,在纳粹德国时期甚至被禁止,直至二战之后才得到复兴,人们方认识到其价值。马勒的音乐是演出和录音最频繁的作品之一。

    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出生于奥地利帝国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今属捷克)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家庭,童年即显露音乐的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 1875年获准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向茱里奥斯·艾柏士坦(Julius Epstein)学习钢琴,随后又到维也纳大学修读布鲁克纳讲授的课程。他第一次尝试作曲,是为了参加一场歌剧比赛而写下悲叹之歌(后来马勒把这部作品改为合唱曲)。不过他并未成功,于是把注意力转向指挥。 1880年他在巴德哈尔市(Bad Hall夏季剧院获得第一份指挥工作,以后他陆续担任多家大型歌剧院指挥──1881年在莱巴赫城市剧院,1882年在奥洛穆茨,1883年在德国卡...

    马勒在指挥工作之余,从事音乐创作。共写作十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 康塔塔:《悲哀的歌》(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合唱与乐队) 古斯塔夫·马勒相关书籍声乐套曲:《旅行者之歌》(人声与钢琴或乐队)、《亡儿之歌》(人声与钢琴或乐队) 歌曲:《少年的魔角》、《吕克特诗歌谱曲五首》 歌剧:《三个平托》 室内乐: A小调钢琴五重奏(1876年); A小调钢琴四重奏(1876年); 小提琴奏鸣曲(1876年) 早期交响曲3首 1.学生交响曲("Student Symphony",1877年):此交响曲为马勒17岁时所写的第一首交响曲,曾由奥地利指挥家Joseph Hellmesberger, Sr.进行排练,但后来被撤下,因此从未演出。现已遗失。 2.a小调交响曲...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Mahler),作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德奥音乐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九部交响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大地之歌》以及声乐套曲《漫游者之歌》、《少年魔号》、《悲叹之歌》、《亡儿之歌》、《吕克特歌曲》等作品中继承了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舒曼等前辈大师的传统,同时又从时代精神很中汲取丰富营养,确立了一种充满表现力的新的音乐语言。马勒的创作构思宏伟,篇幅庞大。他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交响曲音乐的重要作曲家。 马勒曾说:“我的时代会到来的。”这一具有悲怆色彩的预言在他逝世半个世纪后奇迹般地应验了,马勒音乐的崛起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音乐现象之一。虽然直到六十年代还有人认为马勒的音乐中充满“无谓的喧哗与骚动”,而今天的听众中...

  5. 所以综上而言, 巴蒂斯图塔是个非常完美的、古典英雄投射在现代足球上的范本,从外貌,到风度,到攻击方式,到人格,到命运,都是跌宕起伏、风起云涌、豪迈淋漓,不一定适合职业足球这种名利场,但非常适合用来编戏剧。. 他是足球史上最完美的,通过 ...

  6. 2016年7月23日 · 知乎,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于 2011 年 1 月正式上线,以「让人们更好的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为品牌使命。知乎凭借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独特的产品机制以及结构化和易获得的优质内容,聚集了中文互联网科技、商业、影视 ...

  7. 他是如何在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写下这么黑暗的音乐的? 显示全部 . 关注者. 72. 被浏览. 70,306. 8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 17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深夜睡不着,瞎写一些,可能有时间轴错误。 刚结束了 马勒第五交响曲 的演出,心已经很累了。 我老师说,99年他录他的马勒全集时,几乎快抑郁症了。 简单但又复杂来说,11首曲子大概是这样. 1.年轻自信但又是虚假的胜利(神秘主义) 2.悲剧与巨人的复活(失恋)(生死论)(同时期作品: 青年流浪之歌 ) 3.神已死(尼采),但爱却对我说要相信Urlicht(德语,原光) 4.人生短暂的假期,对Utopia的憧憬(犹太教转信天主教) 5.前几作(也即 少年魔笛 )的集大成,相信爱情可以战胜虚无(再一次出现生死论,向死而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