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3日 · 一文看清各行開戶要求收費和最低存款. 在成功註冊公司後便要開立公司戶口處理資金往來。. 香港多間銀行都提供商業戶口服務到底應該選哪間銀行的公司戶口服務?. Bowtie 資訊團隊比較各大銀行的開戶要求收費和最低存款要求助你選擇最適合的銀行 ...

  2. 2023年2月21日 · 如果你手頭上正好有閒置資金又不想錯過難得的定期存款利率Bowtie為你總結定期存款必知事項和你一起趁加息週期穩袋一筆!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3-02-21. 更新 2024-03-21. 26間港幣定期存款利率 (2024年2月更新) 7日存款利率. 1個月存款利率. 3個月存款利率. 6個月存款利率. 1年存款利率. 註 :資料僅供參考,以機構最新公布為準。 傳統銀行定期利率優惠. 恒生銀行. 匯豐銀行. 渣打香港. 中國銀行. 交銀香港. 信銀國際. 東亞銀行. 南洋商業銀行. 工銀亞洲. 華僑永亨. 富邦銀行. 建行亞洲. 星展銀行. 創興銀行. 花旗銀行. 註 :資料僅供參考,以機構最新公布為準。 虛擬銀行定期利率優惠. ZA Bank 眾安銀行.

  3. 2024年4月24日 · 網購簽賬. 憑中銀信用卡於五大商户類別之任何網上簽賬包括超市百貨機票酒店電子產品外賣餐飲及娛樂平台平日簽賬可享高達10倍積分而紅日簽賬則可享高達20倍積分。 繳費簽賬. 憑中銀信用卡於日常生活之任何繳費簽帳,包括電話費、寬頻費、水費、電費及煤氣費,日日簽賬可享高達10倍積分。 中銀信用卡商戶簽賬優惠. 姆會員商店、COSTCO. 衛訊. 永安旅遊. Deliveroo. 用中銀信用卡交 Bowtie 保費有簽賬回贈嗎? 當你在 Bowtie 投保後,Bowtie會每月在你的信用卡扣取保費。 不少信用卡均提供保費回贈,例如用指定中銀信用卡交 Bowtie 保費,可享高達5%現金回贈: 就上述簽賬回贈詳情,請向卡公司查詢。 延伸閱讀. 【交保費】邊張信用卡有優惠?

  4. 2024年3月8日 · 日期 2024-03-08. 更新 2024-05-14. 目錄. 個人入息課稅是什麼? 個人入息課稅下的扣稅項目 個人入息課稅稅款如何計算? 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後,仍要繳交薪俸稅嗎? 合併報稅的處理方法 申請個人入息課稅. 個人入息課稅是什麼? 個人入息課稅是一種由納稅人選擇的評稅方式,允許他們把薪金、業務利潤或虧損及出租物業收入,這三個不同來源的收入合併計算,從而有可能減少需繳交的稅款。 這個評稅方式只適合有業務利潤或虧損,或出租物業收入的納稅人。 如果納稅人只有薪金收入,則不用考慮此安排。 選擇個人入息課稅一定慳到稅? 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是否能慳稅要取決於個人的收入和財務狀況。 對於有業務虧損、薪金收入較低的人士,個人入息課稅可以幫助他們減少稅款。

  5. 2023年3月31日 · 先是主營加密貨幣業務的Silvergate Bank,然後是全美排名第16的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 ,再有紐約的Signature Bank。 別以為這些美國區域性銀行倒閉不會影響我們香港人,其實對大家的投資佈局都會有影響。

  6. 2023年10月6日 · 在65歲前提早提取. 除了符合法律規定的65歲提取年齡要求外,在6個法定的特殊情況下,你亦可以早於65歲前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 提早退休. 永久性地離港. 完全喪失行為能力. 罹患末期疾病. 小額結餘. 死亡. 上述部分申請理由需提交一份法定聲明正本。 法定聲明即是在監誓員(例如在民政事務處)、公證人、太平紳士或其他獲法律授權監誓的人士面前,作出所需的法定聲明,並由他們在聲明上簽署。 強積金提取可以提取一半嗎? 假如你以「提早退休」為理由提取強積金,你可以選擇一筆過提取或分期提取。 不同強積金計劃針對分期提取強積金亦有不同的設定和安排,詳情可向受託人或透過積金局的受託人服務比較平台查詢。 不要忘記退休後的醫療保障.

  7. 2020年3月24日 · 詳情如下: * 聖誕節、新年及農曆新年前夕。 如何查看港股報價? 市面上有不少免費的港股報價工具,包括網頁或手機應用程式,包羅萬有。 投資者常用的港股即時報價網站包括阿思達克財經(aastock)、信報港股360(hkej)、雅虎財經、港交所網頁、經濟通(etnet)、而不少內地財經網頁及手機App亦有即時報價系統,例如雪球(xueqiu)。 另外,投資者如於證券行開設股票帳戶,亦有機會獲得即時報價服務,例如耀才證券、富途證券(富途牛牛)等。 怎樣才能成為恒指成分股? 恒生指數,又名恒指,自1969年推出至今,是一直獲廣泛引用為反映香港股票市場表現的重要指標,指數包括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 成份股經流通市值調整,然後透過流通市值加權法去計算指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