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1月24日 · 乙型肝炎會傳染嗎? 開門見山說在前頭:會。 乙肝是傳染病,而且會人傳人…… 且慢,別急著戴上口罩,也不要在患者跟你握手時閃開。 乙肝不是流感,也不是皮膚病……何況大多數皮膚病也不是觸摸皮膚傳染的。 乙肝病毒由血液和體液傳播。 最常見的傳染途徑,來自最「血濃於水」的過程:乙肝媽媽分娩,病毒通過血液、羊水或陰道分泌物感染嬰兒,母子俱病。 那乙肝患者是否不宜生育呢? 不然。 香港出生的初生嬰孩,會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少數母親乙肝病毒量較高,則需要懷孕期間服用抗病毒藥。 母親只要有適當的產前檢查和治療,已能防止母嬰傳染。 接觸血液傳染乙肝,不限母親嬰孩。 雖然我們不像小說或電視劇的綠林好漢,會互相飲血訂立盟誓[2],但有時稱兄道弟,少不免「搭個膊頭」借用個人物品。

  3. 2022年10月14日 · 乙型肝炎主要透過體液及血液接觸傳播病毒不會透過共膳及握手等一般社交接觸傳播亦不會經母乳餵哺而傳播其常見的傳播途徑包括: 帶菌的母親在分娩期間將病毒傳播予嬰兒(母嬰傳播)

  4. 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病毒可存在患者的血液及體液中並通過下列途徑傳播給他人: 1. 母親在分娩時或在分娩期間傳給嬰兒。 2. 血液接觸. I. 直接接觸帶病毒血液. II. 與人共用受污染的個人物品,例如牙刷、剃刀及指甲鉗. III. 與人共用受污染針筒. IV. 使用帶病毒的工具穿耳孔、紋身或針灸. V. 輸入受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製成品。 3. 性接觸. 潛伏期由45日至160日不等,症狀通常在3個月內出現。 治理方法. 急性乙型肝炎沒有特別治療方法。 患者必須有足夠休息,均衡飲食及避免飲酒。 應採取安全性行為及預防通過血液接觸傳染的措施以減低其感染。 少數成年人會成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若是,他們應接受特定慢性乙型肝炎治療。 預防方法. 1.

  5. 2020年5月14日 · 根據家計會統計香港約有8%的人是乙型肝炎帶菌者但原來除了乙肝肝炎還分為很多種不同類型的肝炎有什麼分別同臺食飯會傳染嗎Bowtie資料團隊整合6大類型的肝炎和你深入探討不同類型肝炎的成因傳播途徑病徵診斷及治療方法

  6. 2023年1月20日 · ‍2023-01-20. 乙型肝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香港人口中大約7-8%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癌最常見的病因。 患病原因.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徑. 絕大部分為母嬰傳染即母親在分娩時經血液傳染給嬰兒成人亦會因血液體液接觸感染乙型肝炎例如: 共用容易蘸血的物品,例如鬚刨、指甲鉗等。 在不夠注意衛生,未妥善消毒的地方紋身、穿耳等。 共用針筒。 與患者性接觸。 餵哺母乳及社交接觸,如不使用公筷共饍、親吻等,感染乙肝機會微乎其微;握手擁抱更肯定不會傳染乙肝。 乙型肝炎的症狀. 急性乙型肝炎. 有嘔心、嘔吐、食慾減退、發燒、腹部疼痛以及黃疸(皮膚和眼睛變黃)等。 九成以上患者會完全康復,但約5-10%患者會演變成慢性乙肝。 慢性乙型肝炎.

  7. 乙型肝炎病毒幾乎完全不會藉由握手共用餐具接吻擁抱咳嗽噴嚏或哺乳等方式傳染 [4] ,暴露感染風險後約30至60天可確診,包括檢驗血液中乙肝病毒抗原以及人體產生乙肝病毒的 抗體 [1] 。 乙型肝炎病毒是目前已知五種 肝炎 病毒的一種: 甲型 、乙型、 丙型 、 丁型 以及 戊型肝炎 病毒。 自1982年 乙型肝炎疫苗 問世之後,人們可以有效地預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1] [8] 。 世界衛生組織 建議嬰兒出生後首日施打第一劑,接着需定期完成第二劑或第三劑甚至更多的接種,方能獲得最佳的疫苗保護力,估計可達95% [1] 。 於2006年統計,全球約180個國家將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列為國家的衛生政策之一 [9] 。

  8. 傳染途徑. 可直接由受到感染的母親傳染其嬰兒. 性接觸. 共用針咀,針筒. 在醫護環境中接觸帶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 -如接受輸血或洗腎過程接觸到其他人的血液等. 在日常環境中接觸帶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 -如共用同一牙刷,剃刀,紋身針頭,針灸等. 乙型肝炎的症狀. 乙型肝炎的潛伏期由45日至160日不等,症狀通常在3個月内出現 3 。 在感染初期,大部分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 若您懷疑自己受感染或曾接觸乙型肝炎病毒,應及早求醫! 發燒. 疲倦. 食慾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