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25日 · 毛澤東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國防委員會主席正式創建三位一體體制然而這個三位一體體制因1959年毛澤東辭去國家主席由劉少奇接任而發生分裂。 毛澤東是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劉少奇是國家主席與國防委員會主席,一國兩主席,兩人都有實權。 毛澤東與劉少奇在政治路線上的分歧,引發憲政危機。 當黨內的聲音不能在國家體制中發揮作用時,毛澤東決定摧毀他一手創建起來的憲法體制。 為此,毛澤東先啟用林彪鞏固軍權,然後發動文革把劉少奇趕下台。 當文革內亂透過軍管得到控制後,毛澤東開始考慮恢復憲政體制。 因國家主席的存廢等原因,毛澤東與其接班人林彪之間又發生政治鬥爭。 結果是林彪敗亡,而國家主席在1975年憲法中被廢除。

  2. 2021年3月7日 · 顯著的三位一體特點包括原始暴力仇恨和敵意這些都可被看作一種盲目的自然衝動機會和機率的作用創造精神在其中自由活動以及作為一種政策工具的從屬性質它使戰爭僅受理性的支配這三大因素之間複雜多樣的相互作用為他的理論提供了支撐。 「三位一體學說超越了他的著名格言暗示了政治並不能統領一切而只是三者之一。 任何國家要想在一個充滿挑戰的國際體系中生存(克勞塞維茨對「三位一體」概念的理解正是基於此種認識),政治就必須始終為戰爭創造條件,但政治又不能挑戰「戰爭的基本原理」,以免減少成功的機會,進而影響最終目標的實現。 反過來,這又可能讓軍事行動造成巨大的政治後果。 雖然軍事明顯從屬於政治,三大因素的動態特徵仍有助於人們理解為什麼它們的相互關係如此複雜。

  3. 2024年1月2日 · 談話結束蔡英文接受傳媒聯訪為了替賴清德助攻」,她痛批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一國兩制三位一體」,稱把中華民國憲法九二共識連結在一起才是風險。 這段詮釋,讓人想起日前電視辯論會上,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的「台獨」自白。 2023年12月30日下午,賴清德說「中華民國是要給台灣帶來災難」;事後又發出澄清稿,指該段話為「口誤」、少了兩個字,更正為「《中華民國憲法》要給台灣帶來災難」。 2023年12月30日台灣大選辯論會,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提及「中華民國給台灣帶來災難」,會後澄清稱是口誤,漏講了「憲法」兩字。 (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其實賴清德無論澄清與否,都不改這段發言所帶有的「台獨」自白意味,甚至是一份「台獨」宣言。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6年9月14日 · 當時東羅馬帝國發生了關於基督教三位一體 (trinity)的思想爭論爭論慢慢變成政治迫害。 大量哲學家逃離東羅馬帝國的阿拉伯地區,阿拉伯人便因此受到了傳統希臘哲學影響,其中阿維森納、阿威洛依和邁蒙尼德三人對亞里士多德的 形而上學 充滿濃厚的興趣,他們思想中充滿大量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的痕跡。 阿維森納深受亞里士多德影響,認為形而上學是第一科學,而且是諸科學之根。 而形而上學之所以被亞里士多德認為是第一學科,原因是其研究的核心對象是「存在」。 存在是最大的普遍性,而按照傳統對事物普遍性的理解,會將一物與其他物所共屬的那一個類稱作「屬」 (genus),例如鳥、魚、牛和人共屬於「動物」這個「屬」。

  6. 2016年6月13日 · 近年來無論是政治家知識分子還是普通百姓愈來愈多人把社會保障老齡化問題及稅制改革看成是三位一體的問題。 我覺得那些歡迎安倍決定的選民心裏也很清楚,上調消費稅早晚是要落實的,而且從財政健全化的角度看,其落實更不能太晚,甚至愈早愈好。 但老百姓畢竟是老百姓,總是執着於眼前利益。

  7. 2023年8月21日 · 美日韓軍事三位一體一直是美國追求的目標然而因為韓國存在的反日情緒一直難以推進再加上中日韓一直在推動東北亞一體化進程所以就一直沒有進展此番美日韓三方之所以能夠坐在一個桌上韓國尹錫悦政府可以說較之前任們有個重要的變化——更親美更重要的是媚日美日韓戴維營聲明的發表這首先就意味着中日韓推動了十幾年的東北亞一體化的失敗。 也就意味着日、韓成功徹底地被美國綁上了反華的戰車。 或許正因如此,學者們紛紛判斷這將改變亞洲的地緣政治。 美日韓邁向小北約 南非金磚峰會接踵而至 舊世界對撞新世界 美日韓大衛營峰會|謀組「小北約」 中日韓關係何往?

  8. 1 天前 · 這其中一個原因美國法治能在相當程度上約束和制衡政府高官。. 然而令人尷尬的,一個在許多人眼中道德和能力存在重大爭議的政治人物,竟然能讓那麼多人近乎偏執地追隨他。. 這足以說明美國法治的公信力已被政治撕裂所侵蝕。. 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