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財政政策 的一部分. 稅收政策 (英語:Tax policy) 稅收與經濟. 徵稅. 避稅及逃稅. 稅種 (英語:List of taxes) 國際稅務. 貿易. 稅收研究. 宗教 稅. 各國(地區)稅務. 所有國家. 世界各地稅率. 各國稅收佔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列表. 歐洲稅率 (英語:Tax rates in Europe) 分國家/地區. 阿爾巴尼亞 (英語:Taxation in Albania) 阿爾及利亞 (英語:Taxation in Algeria) 阿根廷 (英語:Taxation in Argentina) 澳大利亞 (英語:Taxation in Australia) 阿塞拜疆 (英語:Taxation in Azerbaijan)

  3. 稅收是指政府為籌措財政收入而對個人企業等納稅人徵收的一種財政收入。 稅收可以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 直接稅是指納稅人直接支付稅款,如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等;間接稅是指納稅人間接支付稅款,如銷售稅、進口關稅等。 此外,稅收還可以按照徵收對象分為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財產稅等種類。 2. 稅收對國家的重要性.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重要作用。 通過稅收,政府可以籌措資金用於公共事業建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提高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和民生水平。 此外,稅收還可以調節經濟,通過調整稅率和稅收政策來影響市場供求關係,促進經濟發展。 3. 稅收的徵收和分配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政府和納稅人共同參與。

  4. big5.www.gov.cn › gate › big5什麼是稅收

    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藉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 馬克思指出:“賦稅是政府機器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 ”“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就是捐稅。 ”恩格斯指出:“為了維持這種公共權力,就需要公民繳納費用——捐稅。 ”19世紀美國大法官霍爾姆斯説:“稅收是我們為文明社會付出的代價。 ”這些都説明了稅收對於國家經濟生活和社會文明的重要作用。 對稅收的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①國家徵稅的目的是滿足社會成員獲得公共産品的需要。 ②國家徵稅憑藉的是公共權力(政治權力)。 稅收徵收的主體只能是代表社會全體成員行使公共權力的政府,其他任何社會組織和個人是無權徵稅的。

  5. 香港按税務條例所徵收的税項主要分為直接稅及間接稅直接稅即直接向個人或企業開徵的稅項香港只設有三種直接稅分別是薪俸税利得税及物業税。 而間接稅是向服務或商品徵收的稅項,如印花稅、博彩稅、差餉等。 利得稅. 所有在本地註冊成立及營運的有限公司,都必須按盈利繳交 利得稅 ,香港稅務局自2017年起實行兩級制利得稅,是政府最大的收入來源。 🎁WeLend Business中小企貸款:提取指定資金即送價值HK$8,000獎賞. 由即日起至2024年4月30日,新舊客戶經本頁連結前往WeLend Business網站並申請中小企貸款,如成功提取貸款額達HK$300,000或以上、供款期24期或以上的新貸款,即可獲贈價值HK$8,000獎賞! 了解優惠詳情. 物業稅.

  6. 臺灣正體. 工具. 稅 (英語: tax )又稱 賦稅 、 稅賦 、 稅負 、 稅捐 、 租稅 等等,指 政府 [註 1] 向人民徵收的貨幣或資源。 為了有效收稅,稅的取得由 法律 保證合法性,對公民來說繳稅屬於義務,抗拒或延遲納稅的人會受到懲罰。 稅收可以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或所得稅和財產稅和消費稅,稅收的形式可以 貨幣 或 勞動 。 少數國家完全不用納稅,像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 。 依 稅法 繳納的金額稱為「稅金」。 依據不同課稅對象、或是不同法律授權、或是不同納稅人可劃分為不同的分類,稱為稅種或稅目。 政府依法對民間收取稅收的行為稱為課稅;個人或企業向政府繳納稅金的行為稱為納稅。 政府要求納稅人在繳稅期限後繳足應納稅金稱為補稅,政府退還溢收稅金稱為退稅。 概述 [ 編輯]

  7. 香港稅收 可簡分為直接稅及間接稅。 香港 一直實行簡單 稅制 ,徵收稅種較少及主要為 直接稅 。 香港的利得稅稅務年度為需評稅公司的 財政年度 ,或一個 農曆 年 [1] ;政府的財政年度則為4月1日到翌年3月31日。 直接稅. 以下稅項根據香港法例112章 稅務條例 徵收。 薪俸稅 納稅人 為在香港工作所賺取的入息所繳交的稅款。 政府會對薪俸稅納稅人提供各種免稅額,扣除免稅額後會按一個 累進 的徵稅率徵稅。 惟所徵收的薪俸稅款,不會超過按標準稅率(即未扣除免稅額的應課稅入息的某一個固定百分比)所徵收的稅款。 利得稅 納稅人為在香港經營業務取得的利潤所繳交的稅款。 由2018/19課稅年度起,香港的利得稅改為兩級制,應評稅利潤首$2,000,000的稅率減半 [2] 。

  8. 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 須課税及不須課税的入息. 分享: 大部分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入息包括因擔任任何職位受僱工作或收取退休金均須課繳薪俸税但並非所有收入都屬於應課税入息。 本文介紹各項須課税及不須課税的入息。 須課税入息. 你須在個別人士報税表(BIR60)中申報以下入息: 薪金、工資及董事酬金. 所有薪金、工資及董事酬金均須要課繳薪俸税。 申報收入時,應填寫未扣除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供款前的入息。 更多關於強積金和認可職業退休計劃的資料. 佣金、花紅、代替假期的工資、約滿酬金及在2012年4月1日或以後累算的代通知金. 一般而言,大部分由僱主在你入職前、任職期間或離職後支付的款項,不論該筆款項是根據僱傭合約支付還是僱主自願超付的,均須課繳薪俸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