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自然界中,絶大多數金屬都是以化合態存在,少數化學性質較不活潑的金屬例如 金 、 銀 、 銅 和 鉑族元素 可以以 游離態 ( 單質 )存在,稱作 自然金屬 (英語:Native metals) 。 金屬礦物多數 氧化物 及 硫化物 。 其他存在形式有 氯化物 、 硫酸鹽 、 碳酸鹽 及 矽酸鹽 。 在一些個別的領域中,金屬的定義會有些不同。 例如因為 恆星 的主要成份 氫 和 氦 ,天文學中,就把所有其他密度較高的元素都統稱為「金屬」。 因此 天文學 和 物理宇宙學 中的 金屬指其他元素的總含量 [4] 。 此外,有許多一般不會分類為金屬的元素或化合物,在高壓下會有類似金屬的特質,稱為「金屬性的同素異形體」。 結構及鍵結 [ 編輯] 六方最密堆積及面心立方堆積.

  2. 金屬 列表包含了金屬的不同性質。 金屬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編輯] 族→ 1 2 3 ... Wikipedia®和維基百科標誌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按美國國內稅收法501(c)(3)登記的 ...

    原子序數
    金屬
    密度( 克 / 立方厘米 ) [2]
    熔點( ℃ ) [3]
    3
    0.535
    180.54
    4
    1.848
    1287
    11
    0.968
    97.72
    12
    1.738
    650
  3. 在自然界中,絶大多數金屬都是以化合態存在,少數化學性質較不活潑的金屬例如 金 、 銀 、 銅 和 鉑族元素 可以以 游離態 ( 單質 )存在,稱作 自然金屬 (英语:Native metals) 。 金屬礦物多數是 氧化物 及 硫化物 。 其他存在形式有 氯化物 、 硫酸鹽 、 碳酸鹽 及 矽酸鹽 。 在一些個別的領域中,金屬的定義會有些不同。 例如因為 恆星 的主要成份是 氫 和 氦 ,天文學中,就把所有其他密度較高的元素都統稱為「金屬」。 因此 天文學 和 物理宇宙學 中的 金屬量 是指其他元素的總含量 [4] 。 此外,有許多一般不會分類為金屬的元素或化合物,在高壓下會有類似金屬的特質,稱為「金屬性的同素異形體」。 結構及键結. 六方最密堆積及面心立方堆積.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在自然界中,絶大多數金屬都是以化合態存在,少數化學性質較不活潑的金屬例如 金 、 銀 、 銅 和 鉑族元素 可以以 游離態 ( 單質 )存在,稱作 自然金屬 (英语:Native metals) 。 金屬礦物多數是 氧化物 及 硫化物 。 其他存在形式有 氯化物 、 硫酸鹽 、 碳酸鹽 及 矽酸鹽 。 在一些個別的領域中,金屬的定義會有些不同。 例如因為 恆星 的主要成份是 氫 和 氦 ,天文學中,就把所有其他密度較高的元素都統稱為「金屬」。 因此 天文學 和 物理宇宙學 中的 金屬量 是指其他元素的總含量 [4] 。 此外,有許多一般不會分類為金屬的元素或化合物,在高壓下會有類似金屬的特質,稱為「金屬性的同素異形體」。 結構及键結 [ 编辑] 六方最密堆積及面心立方堆積.

  6. 2024年5月8日 · 化學元素 (英語: chemical element ),常簡稱 元素 (英語: element ),一百多種基本的 金屬 和 非金屬 純物質,也是構成 物質 的基本單位,不能直接用 化學方法 分解。 同一種化學元素由 質子 數相同的 原子 組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 所有化學物質都由元素組成,即任何物質都包含元素。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 氫 、 碳 、 氮 、 氧 、 矽 、 鐵 、 鋁 、 硫 、 鈣 和 鈉 等。 1923年,國際原子量委員會作出決定:化學元素根據 原子核 電荷 的多少對原子進行分類的一種方法,並將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稱為一種元素。 [1] 元素的核電荷數與其核中的 質子 數相對應,例如氫原子的原子核皆帶有1個正電荷,即氫原子核中都有一個質子。

  7. 金屬 (或稱 賤金屬 、 基本金屬 、 普通金屬 ,英語: base metal )除了 金 、 銀 、 鉑 、 鈀 等 貴金屬 (precious metal)之外,其他所有的 金屬 。. 例如: 鐵 、 銅 、 鋁 等。. 在 化學 上,「卑金屬」都用在當作容易 氧化 與 腐蝕 的金屬上面的非正式稱呼 ...

  8. 化學元素 (英語: chemical element ),常简称 元素 (英語: element ),一百多种基本的 金属 和 非金属 纯物质,也是構成 物質 的基本單位,不能直接用 化學方法 分解。 同一種化學元素由 質子 數相同的 原子 組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 所有化學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即任何物質都包含元素。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 氫 、 碳 、 氮 、 氧 、 矽 、 鐵 、 鋁 、 硫 、 鈣 和 鈉 等。 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根据 原子核 电荷 的多少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並將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1] 元素的核電荷數與其核中的 質子 數相對應,例如氫原子的原子核皆帶有1個正電荷,即氫原子核中都有一個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