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身體約束是為了維護病人安全及避免影響醫療活動

      • 1. 身體約束是為了維護病人安全及避免影響醫療活動。 2. 約束前醫療團隊會評估及說明,填寫同意書後才會執行約束。 3. 約束的鬆緊度維持一至兩隻手指能伸入的空間,避免影響血液循環。 4. 每兩小時解開約束協助病人活動肢體,避免關節僵硬屈曲。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1月15日 · 什麼是身體約束利用約束設備固定身體或四肢以保護身體其他部位或避免受到傷害使用的設備如踝約束帶乒乓拍手套等 (如圖一)。 身體約束是為了維護病人安全及避免影響醫療活動

    • 約束的意義
    • 身體約束的照護流程
    • 醫護立場v.S.被約束者
    • 理想的願景

    在醫療院所,醫護人員什麼時候會對病人進行身體約束?通常是病人出現了認知上的障礙(譫妄)、意識不清、因治療必須維持某種姿勢,或著因躁動不安無法遵從醫療措施的時候。會為了保護病人及照顧者的安全而進行約束,像是預防躁動的病人從床上摔下來,或是在精神狀況不穩定的病人,出現了對自己或他人的攻擊傷害行為時。所以在執行身體約束之前,醫護人員需謹慎評估必要性,因約束的出發點是為了協助病人 接受醫療照護及維護身體安全。

    在進行此動作之前,醫師會拿一張「使用身體約束說明暨同意書」來向病人或家屬說明為什麼要對病人進行身體約束?以及會有甚麼影響?不約束的話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可能是使用鎮靜劑),當病人或家屬了解並同意後,須簽署這張同意書, 醫護人員才會執行身體約束。 約束的期間,護理師至少每隔1小時探視病人、每2小時要鬆綁約束,需密切注意約束部位和肢體血液循環的狀況避免血流受阻情形發生,並觀察病人呼吸狀態,評估進食、飲水及排泄需求及心理狀況。同時會評估是否持續使用身體約束的必要性,要結束約束時,會由醫師與護理師共同評估病人可解除的時間,像是結束需固定的治療措施時、或是已恢復意識、或無危險風險存在時。

    醫護人員的無奈: 身體約束是臨床上常見的護理措施之一,使用身體約束的原因不外乎是要保護患者、防止病患自行拔除身上管路、還有處理病人躁動、防止患者自傷或傷及他人等。 但照護人力是個很大的問題,所以不容易有其他替代方案來代替身體約束的執行,所以漸漸在臨床上,當病人一進入加護病房就向家屬解釋其必要性,獲得約束同意書。卻還是會發生以下的情形,管路還是被拔掉因為病人力氣很大而約束帶綁太鬆,但綁緊一點病人就會更不舒服、更躁動,然後加上鎮靜劑的施打,如此循環著。 醫護人員知道約束不能解決問題,因為它的實際作用並不是百分百,而是需要積極的去跟病人溝通、去處理疼痛躁動譫妄等情況、積極的移除管路,但這一切也需要有家屬從旁協助(無家屬陪伴者),及足夠的照護人力(護病比的失衡),實際的臨床限制,讓建立無約束環境的願...

    在許多臨床觀察研究上,看見身體約束所帶來的,有正面、負面、和必要存在性、主要照護者的無奈等聲音。在這之中發現多數的病人能體諒家人或主要照顧者的辛苦而配合,也因為多數的居家長照者仍有完整的聽力及認知,及病人其實只需要多一點的關心及被理解,就可以避免反抗行為的產生,導致雙方關係不良。 近年來,國內外長期照護積極倡導「建立無約束環境」,希望主要照顧者可建立照顧病人的無約束環境,但仍需要許多現實層面問題待解決,以及需要完善的政策來幫助,才足夠有能力來打造這樣的照護環境,創造醫護人員、病人、家屬都有益處的照護系統。

  3. 替病人施行身體約束,是一項為病人安全著想的護理措施當其他護理措施不適用時,透過使用適當的安全輔助物品,讓病人接受所需的治療,或確保病人/他人的安全醫護人員經審慎考慮及專業評估,並在其他保護措施不適用才會為病人施行身體約束施行身體約束的情況包括: a. 病人因思維紊亂認知障礙或行為問題,有可能傷害自己/他人b. 病人因思維紊亂、認知障礙問題,以致影響到維生治療或護理措施,例如企圖拔去醫療維生/ 輔助器具或喉管。 c. 病人有高跌倒受傷風險,惟其他防跌措施已告無效。 2) 常用的約束物品. a. 肢體約束帶 - 用於限制上肢/下肢的活動. b. 約束手套 - 用於限制手掌及手指的活動. c. 安全背心、軀幹約束帶 - 用於限制軀幹的活動. 3) 約束期間的護理. a.

  4. 2021年6月17日 · 身體約束 (PR) 是一個阻止人自由移動自己身體至所選擇位置的裝置。 例如床欄、腰帶和固定桌子,它們會阻止人們起床或離開椅子。 無論是在護理機構甚至自己家中接受照護時,約束皆常用於患有失智症或行走不便的老年人。 使用約束的主要原因是防止意外跌倒和與跌倒相關的傷害,或者防止人們走進別人的房間或在不被人注意的情況下四處走動,進而將自己或他人置於危險之中。 有些人質疑約束的使用是否為預防跌倒或跌倒相關傷害的有效方法。 事實上,如果長時間不動,可能會惡化行走能力問題,並實際上增加跌倒的風險。 且還可能增加恐懼、憤怒和不適的感覺,並降低幸福感。 使用身體約束的其他未符預期的後果包含行動不便、褥瘡及失禁風險增加,和其他因約束而產生的直接傷害。

  5. 身體約束是任何不能控制或輕易移除,並連接或毗連身體的裝置,而旨在限制個人動作的自由及/或正常地接觸該名人士自己的身體1常見於香港醫院的身體約束物品有安全帶雙邊床欄枱面板(一張有固定枱面的椅子)2約束手套及約束衣3;而於臨床使用又達到相同目的的化學約束則可能是如抗精神病劑抗焦慮或安眠藥的藥物4約束物品使用的比率( 全球及香港) 最近一項為期十一年,包含十間香港院舍共2,896名服務使用者的追蹤研究指出身體和化學約束的使用普遍率均有上升,身體約束由2005 年的57.9% 增至2015年的75.7% ,而化學約束則由2005 年的15.9% 增至2015 年的21.78%4。

  6. 保護性約束的目的,在加護病房中是經常被運用的醫療輔助措施,醫護人員基於維護病人安全,避免拔除重要醫療管路處理躁動混亂行為及避免傷害自己與他人等情況下使用約束以維護病人及週遭人員的安全常見的約束部位. 身體約束部位以單側或雙側手腕足踝四肢約束最常見;一般以手腕式約束帶最常用到,手套式約束帶適合用在病人會去拉扯身上的管路敷料或自己解開約束帶的病人。 在使用約束時,護理人員應評估盡量以最少的約束,提供病人最多的安全為原則,同時護理人員也會隨時注意約束物品的大小及選擇約束的物品對病人是否適合、並採取正確的約束方法,護理人員與病人接觸時間最長,會每天主動評估病人情緒變化與需求,並與醫師討論使用約束之必要性。 三、常見的約束工具有哪些?為何使用此工具? 2/2.

  7. www.paochien.com.tw › filemanager › gethealthFile保護性約束衛教指導

    1.身體約束過程中可能會引起病人的不安及反抗請您(家屬)與護 理師一同安撫病人的情緒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及配合度降低發 生險的可能性。 2.約束帶需以平結(不是蝴蝶結)方式固定於床架上 勿綁於床欄上, 因為床欄為活動式,較不牢靠 ,以利緊急時容易解開。 若您需要 解開或放鬆約束帶前,請通知護理師協助。 3.為了維護病人的安全與舒適,將移除病人身上及周圍之物品,如眼 鏡、手錶、活動式假牙、衣服口袋內之物品等,以減少病人約束時 的不適感。 4.執行身體約束期間,護理師會注意用具是否固定妥當及手腕約束鬆 緊度(以能伸入1-2根手指為原則);約束過緊會阻礙肢體血液循環, 如病人肢體呈現蒼白、冰冷、麻木感等,約束過鬆則容易造成約束 帶滑脫。 若您發現約束帶太緊或鬆脫,請立即通知護理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