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依時接種三針乙型肝炎疫苗

      • 根據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建議為能有效預防乙型肝炎,兒童須依時接種三針乙型肝炎疫苗,從而減低因乙型肝炎引發的肝硬化或肝癌的機會。 第一針在嬰兒出生時在醫院接種,第二及第三針則在嬰兒一個月及六個月時往母嬰健康院接種。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香港初生嬰兒普及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計劃所有在 香港出生的嬰兒會在醫院接種第一劑乙型肝炎疫 苗並可於一個月及六個月大時在衞生署母嬰健康 院接種第二及第三劑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十分安全而且能有效預防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 整個接種程序需要注射共三劑疫苗。 接種三劑疫苗 後,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的嬰兒可以產生具保護性 的抗體,能長時間保護身體免受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患有乙型肝炎媽媽所生嬰兒, 需要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接受乙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以提 供即時額外保護。 母乳餵哺會不會傳播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不會從乳汁傳給嬰兒。 乙 型肝炎病毒亦不會透過擁抱和 親吻傳播給嬰兒。 患有乙型肝炎的媽媽. 是可以餵哺母乳.

  3. 乙型肝炎. 2022年12月2日. 病原體.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 病徵. 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致急性肝炎在患者當中少於5%的5歲以下兒童以及30至60%的成年人會出現症狀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眼白變黃小便深色及大便呈泥土色或變淺色。 不管出現症狀與否,大約5至10%的成人患者及95%受母體感染的嬰兒均不能清除這種病毒,因而變成慢性帶菌者,並可能在日後患上慢性肝炎,肝臟永久損壞或肝癌。 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病毒可存在患者的血液及體液中,並通過下列途徑傳播給他人: 1. 母親在分娩時或在分娩期間傳給嬰兒。 2. 血液接觸. I. 直接接觸帶病毒血液. II. 與人共用受污染的個人物品,例如牙刷、剃刀及指甲鉗. III. 與人共用受污染針筒. IV.

  4. www.hepatitis.gov.hk › tc_chi › resources乙型肝炎你要知

    自一九八八年起,香港實施兒童普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劃,能大大減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風險. 乙型肝炎是怎樣傳播? 母嬰傳播. 患有乙型肝炎的母親於分娩期間可把病毒傳播給嬰兒,在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的地區,大部份患者是經母嬰傳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接觸感染者的血液或體液. 擦傷的皮膚、眼睛或口部的黏膜接觸到感染者的血液或體液. 與他人共用針筒. 用未經妥善消毒的器具穿耳、紋身、針灸等. 共用剃刀、指甲鉗等有機會受血液污染的用具. 使用未妥善消毒之醫療器械. 輸入受污染的血液或血液製品. 性接觸. 在沒有使用安全套的情況下和感染者進行性接觸. 乙型肝炎病毒不會經母乳餵哺或一般社交接觸(如共用食具、共膳、擁抱、握手及接吻等)而傳播.

    • 乙型肝炎的流行情況
    • 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
    • 被視為較高感染風險的人士應進行乙型肝炎測試
    • 乙型肝炎的治療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須知
    • 相關連結
    按照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作推算,全港整體人口當中約5.6%,即約41萬人患有乙型肝炎
    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 35歲或以上人士(即於1988年實施普及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前出生的人士)的乙型肝炎感染率明顯較高
    請按此瀏覽病毒性肝炎主題性報告(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
    於二零二三年,香港有約2.4%的孕婦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患有乙型肝炎的母親於分娩期間把病毒可傳播給嬰兒。在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的地區,大部份患者是經母嬰傳播感染乙型肝炎。請按此瀏覽有關乙型肝炎母嬰傳播的資訊
    乙型肝炎病毒亦可透過接觸感染者的血液或體液而傳播:
    在沒有使用安全套的情況下和感染者進行性接觸,亦可傳播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不會經母乳餵哺或一般社交接觸(如共用食具、共膳、擁抱、握手及接吻等)而傳播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員(如父母、兄弟姊妹及子女)和性伴侶
    注射毒品人士
    男男性接觸者
    愛滋病病毒感染者
    抗病毒藥物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複製,減低患上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的風險
    醫生會根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個別情況作詳細評估,以決定何時需要抗病毒藥物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須定期覆診及進行相關檢查,如抽血檢驗肝功能、甲胎蛋白及病毒量,及進行肝臟超聲波檢查,以及早察覺及處理肝臟的變化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遵照醫生指示服用抗病毒藥物,切勿因病毒量已經受控或肝功能回復正常而自行停藥,因為不當停藥可引致肝炎復發、肝衰竭,甚至死亡
    定期檢查及早察覺肝臟的變化,如抽血檢驗肝功能、甲胎蛋白及病毒量,及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
    遵從醫生指示接受治療及跟進
    保持健康飲食及生活習慣
  5. 2024年4月9日 · 乙肝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在出生和分娩期间以及幼儿期由母亲传给孩子,还有就是通过与受感染的伴侣发生性行为时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不安全注射或接触尖锐器具传播。 世卫组织估计,2022年,有2.54亿人有慢性乙肝感染,每年有120万新发感染者。 2022年,乙肝导致约110万人死亡,主要缘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 乙肝可以通过安全、能够获得且有效的疫苗得到预防。 概述.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导致的肝脏感染。 感染可以是急性(短期且严重)或慢性(长期)。 乙肝可造成慢性感染,感染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很高。 乙肝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体液(如血液、唾液、阴道分泌物和精液)传播。 它也可以由母亲传给婴儿。 乙肝可以通过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 疫苗通常在出生后不久接种,几周后注射加强针。

  6. 初 生 嬰 兒 要 避 免 受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感 染 , 便 要 接 種 乙 型 肝 炎 疫 苗 。 乙 型 肝 炎 的 傳 播 途 徑.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藏 於 血 液 和 體 液 之 中 。 有 三 種 傳 播 途 徑 : ( 一 ) 血 液 傳 播. 直 接 接 觸 帶 病 毒 者 的 血 液 , 例 如 傷 口 接 觸 、 輸 血 、 或 共 用 剃 刀 、 牙 刷 、 針 筒 等 。 ( 二 ) 性 接 觸 傳 播. 病 毒 可 經 由 體 液 傳 播 , 例 如 性 接 觸 。 安 全 的 性 行 為 , 例 如 配 戴 安 全 套 , 可 以 幫 助 預 防 病 毒 傳 播 。 ( 三 ) 母 嬰 傳 播.

  7. 根據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建議為能有效預防乙型肝炎兒童須依時接種三針乙型肝炎疫苗從而減低因乙型肝炎引發的肝硬化或肝癌的機會第一針在嬰兒出生時在醫院接種第二及第三針則在嬰兒一個月及六個月時往母嬰健康院接種衞生署會為以下兩種情況的小六學童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從未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 未有依期完成三針乙型肝炎疫苗. 有需要接種此疫苗的學童,須依以下時間表接種此疫苗: 第一針:在校接種. 第二針:接種第一針後一個月. 第三針:接種第二針後五個月. 已依時接種三針乙型肝炎疫苗的小六學童,則毋須再接種此疫苗。 (二) 下列情況的學童不宜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對酵母曾有嚴重過敏反應。 對乙型肝炎疫苗或其成份曾有嚴重的過敏反應。 (三) 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