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6日 · 經營分析報告一定要結論先行關鍵信息先概括總結如果需要關注和改進的後續再形成專項分析。 報告首先給出關鍵指標和2020年上半年同2019上半年對比數據表,如下圖所示: 計算公式: 銷售收入=不含稅銷售額. 毛利率=(銷售收入-總成本)/銷售收入. 淨利率=(銷售收入-總成本-稅金及附加-現金折扣-產品促銷費用-廣告費-人力成本)/銷售收入. 1、增長情況. 來看銷售收入、收入預算進度、去年同比。 給出結論: XXX 事業部共實現銷售收入126.94億元,同比增長/下降-5.96%;預算進度 85.77%;其中非處方藥業務同比下降 13.32 億元,未完成預算目標(呼吸類缺口6.37億,消化類缺口5.87億),大健康業務同比增長 4.28 億元,超額完成預算目標。 2、盈利情況. 給出結論:

  2. 2007年9月14日 · 分析當前的競爭態勢,林蓓菁指出,可以從4個數字來做判斷。 首先就是「市場規模」,這主要可以從「產值」來看,參考的範圍包括此一產業在全球的產值、地區性(例如東亞)的產值,以及當地(例如台灣)的產值,藉以觀察出企業目標市場的大小。 其次要看的是「市占率」,這個數字不只是顯示企業所擁有的市占率大小,也可以看出市場競爭者的集中度與激烈度。 例如,檢視市場前三~五強占整體市場的比例是多少? 如果很低,表示這是一個競爭者分散,但競爭可能十分激烈的市場;如果比率很高,就表示這是一個獨占或寡占的市場,可能存在著很高的進入障礙。 接下來則是從「價格」來看。 價格代表了這個市場內上下游間的發展關係,下游產品價格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出此一產業的未來前景,上游商品價格則代表企業的成本結構。

  3. 2013年2月1日 · 企業經營狀況的財務分析方法. 經營者最關心之點是企業的收益性、安全性、效益性及成長性。 對其進行經營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確定分析目標,然後對報表的實際數據採用比率法計算其數值,並與過去的業績或同行業的標準統計數值進行比較,最終判斷其結論。 [ 編輯] 收益性分析方法. 收益性就是企業賺取 利潤 的 能力 。 從 損益表 中只能瞭解到盈虧額,分析不出因果關係,也評價不出好壞程度。 因此,需要通過 財務報表 中的有關 項目 之間的聯繫來評價企業的收益性。 企業收益性水平高,意味著企業可獲取的回報高,同時說明企業的 資產 與 資本結構 合理,併在 經營 活動中有效地運用,為企業安全性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反映企業收益性指標有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 1.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11月16日 · 基本分析主要著重於研究公司的財務報表、經營績效、行業趨勢以及經濟因素等. 【股票分析方法】基本面、技術面、消息面. 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性在於它提供了一個全面而深入的視角,幫助投資者了解 公司的真實價值. 透過基本面分析,投資者可以判斷一家公司是否被過度估值或低估值,從而做出購買、持有或出售的決策. 與 技術分析 不同,基本面分析不僅僅關注股價的動態,而是著重於公司的內在價值. 因此,基本面分析是長期投資者的重要工具,尤其是那些追求 價值投資 策略的人. 推薦閱讀: 技術分析教學 新手必學的24種K線型態. 基本面分析的重點:財務報表. 基本面分析主要包括財務分析、管理層分析、行業分析。 其中,公司的 財務分析是最重要的 。 而 財務報表就是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報告 。

  6. 商業模式作為企業營運的基石是一家公司實現利潤的藍圖和指南。. 這個模式不僅是內外要素的整合,更是一個高效率且高競爭力的運作系統,旨在以最佳服務或商品滿足客戶需求。. 不論企業規模 , 商業模式的優化都很重要,它不僅有助於企業延伸發展 ...

  7. 2022年2月17日 · 內部條件分析是企業經營的基礎是制定策略的出發點依據和條件同時也是競爭取勝的重要因素在孫子兵法中孫子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其中知己便是要分析企業的內部認清企業內部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strength) 優勢是指企業擅長什麼以及它在競爭中的特別之處,可能是強大的品牌、忠誠的客戶群和獨特的技術等,取代性較低。 找尋企業的優勢之前,可以先回答以下問題: 與同業相比企業突出的優點為何? 企業有什麼獨特之處? 企業有哪些地方受到目標受眾的青睞? 劣勢(weakness) 劣勢是削弱企業發展的一大因素,當中可能包括品牌薄弱、資金不足和供應鏈不足等,因此須找出劣勢並且改善,以減小它對企業的傷害。 找尋企業的劣勢之前,可以先回答以下問題: 企業的服務、商品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8. 2013年11月25日 · 企業經營績效指標. Venkatraman & Ramanujam1986認為從策略管理的角度來看所謂經營績效只是組織績效整體觀念的一部份兩位學者並將績效衡量分為三個不同層次: 財務績效: 為最狹義之經營績效多半使用簡單之財務指標以反應是否達到企業之經濟目標常見的指標包括銷貨成長獲利能力如ROIROSROE等)、EPS及其它以企業市場價值為衡量標準的指標。 財務+作業績效: 為較廣義之經營績效,除財務指標外,尚包括作業性(非財務性)指標,如市場占有率、新產品引進、產品品質、行銷效果、製造之附加價值等等。 組織績效: 為最廣義之經營績效,除企業內部之經營績效外,還考慮企業經營各利益關係人之目標滿足,如顧客、供應商、競爭者、主管機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