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866月27日,九龍巴士29改號碼至29M,並由來往 彩虹 至 順利 改為來往順利至新蒲崗(循環)並取代九巴 九龍巴士11M (鑽石山地鐵站至新蒲崗(循環))。 19891月12日,配合 觀塘繞道 工程,途經景泰街改走 太子道東 、 清水灣道 。 20017月25日開始提供空調巴士服務。 20038月30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 20086月8日,全程車費從$3.5加至$3.7。 200910月21日,新增 牛池灣街市 一站。 20115月15日,全程車費從$3.7加至$3.9。 20133月17日,全程車費從$3.9加至$4.1。 20147月6日,全程車費從$4.1加至$4.3。 201411月1日,取消彩雲聖若瑟小學一站 [1] 。

  2. 2024年4月17日 · 有見及此,九巴把原於路線發展計劃建議的296B線永久擱置,改為開辦來往深水埗的路線,本線因而誕生。 本線開辦後,的確能夠分流296A線的乘客,且途經 觀塘道 來往九龍西和尚德邨,觀塘區的乘客亦能間接受惠。

    • 歷史
    • 收費
    • 使用車輛
    • 客量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1948年開辦,當時路線編號為22,來往九龍城及西貢,當時採用由貨車改裝而成的巴士行駛,1951年11月1日起才全線改用正式巴士(當時使用2輛)行走。
    1955年11月1日,22號線改以馬頭圍道與落山道交界作為臨時終點站,1956年7月4日九龍城碼頭永久總站啟用隨即遷往。
    1967年六七暴動期間曾停駛,直至同年7月7日才重新投入服務,但總站縮短至彩虹。
    1973年7月16日,配合九巴重組路線編號,22改編號為92,當時還實施假日收取較昂貴的收費,直至1980年2月3日改為與平日相同票價。

    八達通轉乘優惠

    乘客登上本線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以下路線,或從以下路線登車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4.2車資折扣優惠: 92←→九龍市區路線 1. 92往鑽石山站 → 3M往慈雲山、9往尖沙咀、10往大角咀、21往紅磡站、26往尖沙咀東、27往旺角或214(P)往長沙灣 2. 3M、10、21往彩雲、9往彩福、26(X)、27往順天或214往油塘 → 92往西貢 92←→新界路線 1. 92往鑽石山站 → 38、40(A)、40P、42、42C、62X、74A、74X/74B/74D/74E/74F/74P/274X、80、80X、83X、88、89、89B、89C、89D、89X、258D/258P、259D、268C/268A、269C/69C、277X/277E/277P/277A及290/290A/290B/290X往新界 2. 38、40/40A、40P、42、42C、62X、74A、74X/74B/74C/74D/74E/74P、80/80P、80X、83X/83A、88、89、89B、89C、89D、89X、258D/258A/258P/25...

    前身22線開辦時,主要使用由貨車改裝而成的車輛行走,至1951年巴士車源漸豐而逐漸改用2輛正式巴士行走。踏入1980年代,九巴派出丹尼士喝采巴士(N)行走西貢及清水灣半島。1994年,因應292P線開辦而增加的空調巴士,時任用車為丹尼士巨龍9.9米(ADS28,車牌號碼FU2776),次年增派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空調巴士。當時亦會額外派出10米以上的用車以疏導假日往返市區的遊人,由於受到清水灣道飛鵝山段路面限制,這些額外的用車往彩虹時須取道新清水灣道。1995年丹尼士喝采巴士逐漸被淘汰,本線先後改派利蘭奧林比安9.5及11米(BL、S3BL)、丹尼士巨龍11米(S3N)和富豪奧林比安11米(S3V)巴士,另增派多部空調巴士行走,用車為丹尼士巨龍9.9米(ADS),其後亦加派富豪奧林比安...

    作為唯一聯絡九龍與西貢市中心的恆常路線,92線除平日的通勤角色外,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更兼顧前往西貢遊覽的乘客,因此客量一直不俗。九巴的巴士轉乘網絡亦涵蓋本線,吸引市民以轉乘優惠前往西貢,亦使九巴亦以12米車輛為加班車主力,疏導大量前往西貢郊遊的市民。

    郭炳華. 蛻變中的香港巴士(九龍新界篇). 香港: 80M巴士專門店. 2010年. ISBN 962-8686-95-X.
    《二十世紀新界(東)區巴士路線發展史》,ISBN 9789628414642,119頁
    九巴92線官方網站路線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路線92 - 681巴士總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其他人也問了

  4. 九龍巴士290、290A 是兩條 新界 市區巴士路線,來往 將軍澳 ( 彩明 )及 荃灣西站 ,途經 調景嶺 、 尚德邨 、 將軍澳市中心 、 坑口 、 寶林 、 翠林 、 康盛花園 、 寶達邨 、 秀茂坪 (僅限290A線)、 四順 (僅限290A線)、 彩雲邨 、 龍翔道 、 呈祥道 、 葵涌道 ( 葵芳 及 葵興 )、 大窩口 及 荃灣市中心 [1] 。 九龍巴士290B線 是290線的特別班次,來往荃灣西站及 將軍澳工業邨 ,不停坑口而停經 百勝角 及 日出康城 ,經 寶琳路 及 新清水灣道 ,只在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服務。 簡介及歷史 [ 編輯] 自將軍澳新市鎮開始發展,除只於繁忙時間服務的非專營巴士外 [2] ,連通將軍澳及 荃灣 兩大新市鎮只能靠轉乘交通前往。

  5. 線是西貢市中心及清水灣道首條採用12米雙層空調巴士路線(如此安排令九巴後來派出12米用車支援旗下92及將當時為「將軍澳皇」298(已經取消)由全部9.9米用車全面轉為12米用車)。

  6. 九龍巴士 296A線 是 香港 一條來往 尚德 及 牛頭角站 的循環巴士線,途經 將軍澳隧道 及 觀塘市中心 ,亦曾是九龍巴士眾多東九龍路線中服務時間最長的路線 [2] 。 歷史 [ 編輯] 1998年3月6日,本線投入服務,初期是來往 觀塘 ( 裕民坊 )的循環線,繞經 運亨路 及 運隆路 ,總站位於 寶康路 近 廣明苑 。 1998年10月23日,總站遷往 尚德巴士總站 ,但仍繞經運亨路及運隆路。 1998年12月5日,由尚德巴士總站開出後,改為右轉 唐明街 ,取道 寶順路 直入 將軍澳隧道公路 。 1999年2月1日,改為來往牛頭角地鐵站的循環線,並取道觀塘道隧道來避開經常塞車的觀塘道迴旋處。 2015年9月5日:增設到站時間預報。 [3]

  7. 19336月11日地區專利生效:由九巴接辦,同時設置頭等及二等收費,當時頭等收費為首兩段一毫,其後每段五仙;二等車費為首兩段五仙,其後每段五仙,軍人及小童可以使用二等車票乘搭頭等。 194112月:因日軍侵佔香港而停駛。 19423月:恢復服務,當時只有一輛巴士行走本。 194210月:日軍重整陸上交通,被編為2號。 19438月12日:日佔時期日軍能源短缺,把該縮短至 南昌街 。 1944年中:停駛。 19459月: 二戰 後,本重開。 19502月1日:九龍市區人口因 國共內戰 大幅增加,因此本獲派雙層巴士行走。 19602月1日:延長至 李鄭屋 寶安道 。 19643月5日:延長至 蘇屋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