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吳楚帆(羅馬拼音:Ng Cho Fan,1911年7月4日—1993年2月22日),原名鉅璋,香港 粵語片 演員,生於中國 天津,祖籍福建,落籍廣東廣州市番禺。吳楚帆在電影圈中人稱「二哥」,另有兩大綽號「嘮囌王」、「大聲公」。其兄為演員高魯泉。 吳楚帆活游、張瑛和李清合稱為當年的粵語片「四大 ...

  2. 吳楚帆(罗马拼音:Ng Cho Fan,1911年7月4日—1993年2月22日),原名鉅璋,香港 粵語片 演員,生于中國 天津,祖籍福建,落籍廣東廣州市番禺。吳楚帆在電影圈中人稱「二哥」,另有兩大綽號「嘮囌王」、「大聲公」。其兄為演員高魯泉。 吳楚帆活游、張瑛和李清合稱為當年的粵語片「四大 ...

  3. 國讎家恨同仇敵愾愛國熱情驅動吳楚帆張瑛在湛江發起組織香港電影從業人員成立明星話劇團》,既可發揮一技之長服務社會宣傳抗戰又可解決眾藝人謀生餬口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7年6月23日 · 假如吳楚帆張瑛李鐵等中聯影人得知他們當年苦心經營導人向善的傑作今天給移到抗爭示威的前線讓大眾觀摩討論不知會作何感想? 選映《危樓春曉》,是因為我們有感於「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 一個經年傳頌的所謂香港精神之一——難能可貴地竟在佔領現場體現了。 這句格言幾個月之前就給梁振英挪用了;他回應市民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意見時,就說「香港居民齊心,本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共同建設好新市鎮」。 但查實這只是「人人為佢」,梁振英實際上並不關心人民的福祉與憂慮。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並不是一句貌似措辭理性和諧,實質粗暴地中斷平等交流溝通的藉口。

  6. 張瑛與 吳楚帆 、 張活游 和 李清 合稱為當年的電影界 粵語片 「四大小生」,演技精湛,亦正亦邪,除了文藝片外,亦曾與白燕(飾殷素素)合作參與第一代的金庸武俠片《倚天屠龍記》飾演張翠山一角。 主演超過400部電影,他是香港電影界中主演影片最多的男演員,曾經在同一日同一條街道上分別拍三組戲,他曾經一年內主演過四十七部電影。 張瑛除了做過演員、佈景道具設計、劇務、甚至導演,曾創辦「大群」、「華僑」等電影公司,亦曾執導10多部電影。 他曾參與和吴楚帆、白燕等創辦了「 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 」的電影工作,包括名作有《家》(1953)、《春》(1953)、《秋》(1954)等。 1930年代至60年代,張瑛一直雄霸影壇鰲頭,拍電影超過400部以上,有「電影皇帝」之稱。

  7. 2023年5月10日 · 回顧1930至1960年代的香港粵語影壇必會提及吳楚帆19111993這位兼具人情味與傳奇性的頂流於電影作品中道出的經典台詞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食碗面反碗底」(即忘恩負義吃裡扒外),至今仍是令觀眾印象深刻的金句。...

    • 15 分鐘
    • 3.3K
    • 戀上老電影—粟子
  8. 國仇家恨同仇敵愾愛國熱情驅動吳楚帆張瑛在湛江發起組織香港電影從業人員成立明星話劇團》,既可發揮一技之長服務社會宣傳抗戰又可解決眾藝人謀生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