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宗旨. 明愛特殊教育服務見證耶穌基督的愛,以學生為本,通過全方位學習和復康計劃,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專業和優質服務,與家長攜手協作,發揮學生的多元智能,促進其身心靈健康成長。 我們致力培養學生良好品格和公民責任,幫助他們達致全人發展,俾能適應環境及享有具尊嚴和質素的生活。 我們努力不懈凝聚社區力量,締造關愛共融的社會。 屬下資助學校包括: 三間嚴重智障學童特殊學校 (其中兩間設有住宿部) 兩間中度智障學童特殊學校 (其中一間設有住宿部) 兩間群育學校 (其住宿部由社會福利署資助) 成就.

  2. www.caritas.org.hk香港明愛

    在社會變遷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明愛仍然不斷追求卓越,完善服務。 明愛服務範圍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和社區服務。 了解更多. 個案分享. Caritas - HK.

  3. 明愛英文名稱 “ Caritas ”意思是「基督之愛」。 為了見證基督的愛,明愛堅持紮根於社會基層、並為最需要援助的貧困人士服務。 非以操控、非以教訓、非以判斷,乃以服務彰顯寬容仁愛,並以恩慈關愛團結社會。 明愛更希望透過各項服務,最終能協助受眾發展自我,克服人生路上的各種困難及挑戰。 明愛認識到與時並進、緩急有致的重要性。 我們相信,作為一個教會機構,明愛是傳播愛心的一道橋樑、一件器具、一個中介、一股動力。 服務不應只達到物質效果,而是要鼓舞人心、回饋社會;服務本身更是一個推廣普世信仰價值的機會。 在明愛的理念裏,受助人並非依存者,而是需要機會實現自我的弟兄姐妹。 不論受助者的種族、性別、信仰或理念,明愛也希望藉著各項服務,全面照顧他們在人生不同階段的需要。

  4. 賀詞:亞洲明愛主席 - Dr. Benedict Alo D'Rozario. 6. 序一:天主教香港教區 - 周守仁主教. 8. 序二:香港明愛總裁 - 閻德龍神父. 10. 信念、願景、使命、核心價值. 11. 香港明愛標誌的演變.

  5. 提倡寓學習於遊戲及以兒童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培育兒童主動學習的態度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建立自信、自律、生活自理的能力 ; 解決問題和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 加強親子關係及促進家校協作。 成就. 1962 年 明愛成立首間幼兒園,提供福利與照顧服務. 1970 年 提倡以兒童為核心的「小組學習及活動教學」方式. 1971 年 明愛創立學前兒童教育資料參考中心. 1978 年 倡行兼收輕度弱能兒童服務計劃. 1980 年 為新入學、升班及行將升讀小學兒童提供適應課程. 1989 年 發展暫託幼兒服務. 1990 年 設立親子玩具圖書園地,並研究及推行嶄新的教學模式. 1999 年 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推行「故事之旅」及「初哥磋多探電腦」 計劃.

  6. 服務地點. 作為持續教育的先行者之一,社區及高等教育服務 (社高教),自1963年起已積極推動終身學習。 社高教轄下設有三所學院,包括兩所大專院校 —— 聖方濟各大學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以及專門提供社區教育及職業訓練課程的明愛社區書院,後者於全港各區共設有16個社區書院/進修中心。 社高教每年為超過43,000名學生提供教育及培訓。 開辦的課程,範圍廣闊,包括學歷教育、博雅教育、長者教育、新來港人士教育、婦女教育、職業訓練及再培訓等,一應俱備。 明愛社區及高等教育服務為配合本地社區教育發展的需要,於2014年度將現時負責社區教育的院校統一改稱為「明愛社區書院」,專注發展配合經濟及行業之發展需要的社區教育及專業人才培訓課程。

  7. Grounded in the spirit of Christ and Catholic moral values, the education services of Caritas - Hong Kong uphold the core belief of "Love in the Service of Hope" in discharging the mission of: Helping the underprivileged and the vulnerable; Encouraging people to actualize their potential; Promot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conciliation; and.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