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 这则故事的发源地,通常被称之为愚公故里的河南济源。 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2. 愚公移山》是戰國時期思想家 列子 創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 文章敘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 通過愚公的堅持不懈與智叟的膽小怯懦,以及“愚”與“智”的對比,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堅持不懈的道理。 全文敘次井然,首尾呼應,情節完整,對話生動,畢肖聲口,符合個性的對白極好地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 :愚公移山. 創作年代 :戰國時期. 作品出處 :《 列子·湯問 》 文學體裁 :寓言. 作者 :列子(一說為列子及其弟子、後人) 作品原文. 愚公移山. 太行 1 、王屋 2 二山,方 3 七百里,高萬仞 4 ,本在冀州 5 之南,河陽 6 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 7 九十,面山而居 8 。

  3.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 這則故事的發源地,通常被稱之為愚公故里的河南濟源。 文章敍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

  4. 2020年10月20日 · 愚公移山的故事. 在山西省境内,而今耸立着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占地700余里,高逾万丈,据说是从冀州与河阳之间迁徙而来。. 那还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已经快90岁了,他的家门正好面对着这两座大山。. 由于交通阻塞,与外界 ...

  5. 愚公移山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 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 ...

  6. 2024年1月29日 · 愚公移山》采用了寓言的形式,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寄托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故事中的愚公代表了普通人,山代表了困难和障碍,神仙代表了力量和助力。

  7.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这则故事的发源地是河南济源,其通常被称为“愚公故里”。此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8. www1.lckps.edu.hk › chi › stories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釋義: 比喻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堅定不移的毅力。 故事: 古代有個人叫 愚公 ,他的家門前有兩座大山,阻礙家人出入,於是他. 決心把山鏟平。 有人笑他已九十多歲了,仍想把出鏟平,實在愚蠢。 公 反駁他說:「我雖然已經年老,但我死後還有子子孫孫可以繼續這項. 工作,而山卻不會再增高,那又怎會鏟不平呢? 」 (見《列子.湯問》) 例句: 這項工作雖然不易做,但只要我們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便難不倒. 我們了。 近義: 精 衛 填海. 反義: 半途而廢.

  9. 2022年7月26日 · 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 故事中,有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叫愚公,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的阻碍,就和家人商量:“咱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方便出行,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10. 2015年9月11日 · 点评:《愚公移山》是一篇古老的神话色彩比较浓厚的民间寓言,最早记载于《列子·汤问》。 这里发表的是白话译文。 《愚公移山》的故事,阐明了一个真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要依靠群众,大家齐心合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