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屈原 (存疑) 〔先秦〕.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 ...

  2.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 此文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表现他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烈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并严厉谴责 ...

  3. 屈原涉江原文和翻译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4.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

  5. 1. 屈原投江 的课外文言文阅读.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 ”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1.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 屈原曾任此职。 2.淈(gu3古):搅混。

  6. 臺灣正體. 工具. 此條目頁的主題是戰國時期政治家、詩人屈原。 關於其他同名條目,請見「 屈原 (消歧義) 」。 屈大夫像(取自清乾隆年間《歷代名臣像解》) 屈原 (前342年2月17日 [1] —前278年6月6日), 羋 姓 , 屈 氏 , 名 平 , 字 原 , 以字行 , 楚國 丹陽(今 湖北省 秭歸縣 ,一說湖北荊州紀南 [2] )人,自稱是上古五帝之一 高陽氏 的後裔 [3] ,為中國 戰國時期 詩人 、 政治家 ,其先祖 屈瑕 受 楚武王 封於屈地,因以屈為氏。 官拜 左徒 ,為楚王近臣 [4] 。 屈原受 楚懷王 信任,且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任 三閭大夫 ,常與楚懷王商議國事,主張楚 齊 兩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多次反對楚懷王與秦國交好的舉動。

  7. 2023年7月31日 · 文言原文. 译文. 3 事件影响. 4 相关资料. 家族. 著作. 1 事件背景. 编辑. 屈原像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 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 同时主持外交事务。 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