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1月24日 · 本報接獲一份該學院的英語教材竟發現多項上文不接下理的情況題目中有人名出錯有內容出錯亦有題數出錯。 有教職員透露,有關教材並非首年派發,錯誤教材竟未有更新及檢視,批評是得過且過。 題目上文指有文章講述「太陽油」(sun tan lotion),但文章內容卻在描述「旅遊保險」(insurance plan),與太陽油毫無關連。 在該份問題英語試卷中,「neighouring areas」的「neighouring」串錯字,應是「neighbouring」。 有試卷前後出現兩個「photocopying」,意思不明,原來職訓局指後者串錯字,應為「photography」。

  2. 2015年8月2日 · 對中國人來說,教育重要使命,就如古語「傳道、授業、解惑」,教育之最終目的,除了作育英才,更重要的是令人辨別是非。 可惜,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發揮得淋漓盡致地方,教育只能淪為最實用、爬上社會階梯工具。 我記得小六時,當時教育署仍保留學能測驗及學科測驗。 學能測驗升中前決定學校能夠拿取甚麼等級(Band)學校學位測驗,對校方有影響,校方自然會努力操練。 而學科測驗只評估該校學生水平,對派位沒影響,故學校不會就此操練,學生也不會感到壓力。 但由學科測驗演變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卻未能承接初衷,雖同樣不會計算個別學生成績,但因影響校譽,不少學校早於一年前操練學生,甚至有學校讓學生從小一便接受訓練。 小一生懂得評核意義嗎?

  3. 2010年10月14日 · A:根據指引,國民教育科建立學生愛國情懷,要求學生建立「我中國人,就要愛國」觀念,當中只着重情感上培訓。. 教學目的教育局初訂幫助學生建立批判思維不同。. 以外國為例,國家情懷只教授內容的其中一點,另外還包含民生、經濟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6年1月20日 · Q:教育局角色是甚麼?A:教育局應制定長遠教育政策,制度保留考核功能之餘,亦不會令學生過份操練。同時,教育局應 學校協調並制定教學指引,如何減少學生在校時間,騰出更多自由時間。教育局亦應鼓勵學校家長多聯繫,舉辦更多 ...

  6. 2012年7月28日 · 中大校長沈祖堯關注最近傳媒對國民教育的報道直言學生應該有責任認識國家情況但認為國民教育課程應包含獨立思考及從多角度判斷事物等元素令學生能多方面認識事件全貌而課程內容應同時包括國家的光明面及黑暗面,「等佢哋有一個比較完整嘅圖畫」。 他認為港府現時應多聽取各持分者的聲音再決定何時推行課程又呼籲市民向當局表達意見。 行政會議成員張震遠昨指出,只要確保國民教育科教材不偏頗,培養獨立思考,認為主流意見是支持國民教育,家長亦會歡迎,學校如未準備好,不一定要於九月開展國民教育科。 另一行會成員張志剛認為,如果因為有人反對國民教育科就擱置,社會將不能向前行,大家應以「講道理」及對話解決問題,現時有些反對但亦有很多人支持推行國民教育。

  7. 2011年11月5日 · 本報訊有學生聲稱要進行領袖遊戲研究而要求女學生穿裙心理學系教授直指聞所未聞更指研究過程不符一般心理研究的程序很是古怪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張謙表示的確會有心理研究如有關性別歧視個性定型等會要求參與者穿裙做實驗但根據該城大女生所描述研究內容是與領袖行為有關最多只會要求參與者穿着制服研究制服與服從性的關係:「要人着裙就幾離奇! 」他又指,正常研究需要有參照群組(Control group),理應會有另外的參與者(着)褲作比較,並一定會在實驗完結後解釋衣着限制的原因。 對於該實驗的細節,張教授亦指做法非比尋常,領袖行為研究多以一組參與者作測試。 他補充,所有研究首先要得到參與者的書面同意,而大學的研究全都需要大學委員會核准。

  8. 2013年12月3日 · 本篇文章,筆者希望再次借用香港電台節目《窮富翁大作戰》反映香港貧富懸殊作例,用「宏觀、中觀、微觀」分析其成因,以分享自我操練分析能力方法。. 顧問老師:通識研究協會主席馬震寧. 從宏觀角度,也就是全球化角度分析。. 九十年代,內地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