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發表於 11-09-2018 12:00 AM. 大排檔是港澳居民集體回憶,今時今日買少見少。 但考慮到地方面積及人口個人感覺澳門大排檔數目比例上較香港多而廟前大排檔更是濠江一大特色例如永樂戲院旁邊的蓮溪廟觀音堂外的骨煲檔等如果有外國朋友來澳門探我我必定帶他們到這些大排檔打打卡皆因在這裡吃小炒喝啤酒太有特色了。 你問我這類大排檔食物好吃嗎? 我想分享以下親身體驗:有日華燈初上,與友人到某大排檔用膳,店員是一個女小學生,過來乖巧地問:「哥哥你哋食乜嘢呀? 」(孺子可教! 起碼無叫叔叔)落單後,只見她走到爐頭前,向掌廚的爸爸清晰地落單,之後便逕自返回自己摺枱,靜靜地繼續做功課,但仍一眼關七,若見到父母落單炒菜傳菜分身不暇,立即補位幫忙。

  2. 或有興趣的文章: 明星華麗背後,總要靠一班幕後功臣加持,星級髮型師Vic Kwan(關列峰),就憑藉一對巧手,廿一歲開始便成為王菲、劉嘉玲、楊千嬅、張智霖、吳彥祖巨星的御用髮型師,名字響絕髮型界。

  3. 11月13日下午6時38分,藝人羅君左逝世,享年51歲。 他的離去十分突然,前星期六(7日),他才出席完一個健康講座,當時他聲線開朗、中氣十足,和與會者分享他抗病和康復之路。 這是本刊記者與他最後一次見面。 真正認識羅君左,是去年九月廣華醫院,躺病牀上的君左,面色雖然不佳,不過精神奕奕,口若懸河地談論如何抗病,對死亡,始終表現不驚不懼。 來回多次探望,他總會請本刊記者買來魚片粥及走油芥蘭,皆因:「醫院飯真係好難食。 面對死亡,羅君左態度豁達,經過多次手術,正邁向康復之路,更兼計劃多多,對未來充滿希望,他曾經說過:「這個病,對來說其實是因禍得福。 羅君左,最終卻因為心臟病,離我們而去,沒有帶走甚麼,也未及留下片言隻字。 遺留下的,是淡淡回憶和那一個個未及完成的心願。 入院前3小時照片.

  4. 1) 正忙着為的狗準備生日會的佈置。. 2)有一次聽見姐姐用這個藉口請假,所以就照辦煮碗了:「經期來了,感到十分不舒服。. 」(按:可是,現在用這藉口的是個十歲的小男孩。. 3)和另一個同學都逃學了,我們後來告訴老師,因為街上看見 ...

  5. 問米,一直給人神秘又帶驚恐的感覺,透過上了年紀的問米婆作為中介媒體,邀請逝世的親友前來附身,讓居於陽間的人,慰問近況,補說還未表白的話語,一抒思念之情。 不過有不少問米婆,都是呃神騙鬼之流,往往答非所問,對先人的背景又含糊其辭,蒙混過關;即使她真的是有請鬼能力,不排除只是請來有少許神通能力的小鬼,扮作是顧客的先人,往往真假難辨。 對於市面上較出名的問米靈媒,多年來放過不少蛇,一探她們的虛實,當中有得啖笑,也有準到震。 試過一位住沙田屋邨的問米婆,我在中午時份到她家中問米,日光日白,絕無陰森氣氛。 只見她先唱帶有鄉音的歌謠來請鬼,右腳不斷踏地板,手一碗米上抓來抓去,不消一會兒,她聲稱的亡母已經到了。 刻意問了幾條不會有人知道的問題,測試問米婆,例如清明節燒了幾多包衣紙給亡母?

  6. 11月5日晚香港大學大會堂聽老友記沈智輝大律師指揮的《And The Award Goes To…》大電影得獎歌曲音樂晚會,可以說是近期來聽得最開心滿意的一場音樂會。

  7. 黃庭桄 《東周網》總編輯、《東周刊》副社長、兼星島新聞集團娛樂、名人總監。傳記著作有陳方安生《盡付笑談中》、鍾鎮濤《麥當勞道》、余慕蓮《是一條豆角》、沙士紀實《香港還有英雄》和慈善義賣的《一念天堂》、《Cash Happy Book》,哲理著作有《人生何處不Laughing》、《一百個人的遺憾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