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10日 · 本篇來自 關鍵評論網 香港 ,作者周雪君。 香港創科界IT有個怪現象年輕人不願選修工程系工程師入職待遇被形容為差到難以過活」,但公司都說 IT 人才極「渴市」,招人超難。 年輕創業家、視野機器人有限公司創辦人及首席研究員岑棓琛告訴我,原來這需求(Demand)與供應(Supply)之間是沒有關係的。 在香港讀工程沒「錢」途? 「年輕人不願選工程系是因為薪資低,低到難以生存。 阿里巴巴在深圳招 programmer,一萬六千,是人民幣啊,16 個月糧,還要包社保。 香港呢? 一萬五千,港元,12 個月糧!

    • 5 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
    • 10 大衰退職業,教職人員找無頭路
    • 10 大成長職業,水電工家事人員異軍突起
    • 緊扣人與新興科技,含金量最高
    • 4 大軟實力,翻轉企業地位

    104 資訊科技在 2014 年 7 月才剛公布一份調查報告,在這份調查報告中,我們詢問各大企業的用人主管或人資部門一個問題:「在未來 10 年,有哪一些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統整調查結果,我們發現約有 31%的主管認為,有部分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首當其衝的職務類別則為「生產製造/品管/環境衛生類」。但也有近 70%的企業認為未來工作不至於受影響,其中以經營人資、醫療保健、研發類職務最無可取代。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這份有關機器人議題的調查報告離你太遙遠,但產業結構變幻萬千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事實上,根據 104 資訊科技的另一份資料分析,便真實反映出最近這 5 年某些職務工作的消長現象。在 104 資訊科技的資料庫裡有超過 4 百個職務,我們以企業主所開出的職缺為主,抓取 2009 年至 2...

    根據分析報告結果,教授等職務呈現衰退趨勢的原因不難想像,因為少子化現象早已嚴重影響教職人員的工作,像是學校招生不足導致流浪教師充斥等。除了中小學教師受到影響之外,報告中更指出,近 5 年來的教授職缺逐漸變少,而此 趨勢在未來恐怕只會更加惡化。所幸,教授本來就是從業人員數量比較少的族群,因此受到影響的人也有限。 至於催收人員則屬於特殊現象。通常在金融海嘯發生之前,以及發生金融海嘯的當下,催收人員的工作機會比較多。由於這 5 年並沒有發生大型金融風暴,催收人員的需求量自然大幅降低。 核保人員與保險內勤其實跟行政總務工作類似,通常不被歸為企業核心人才;而硬體測試工程師只有在少部分領域較為搶手,如新手機測試等領域,但若以總體人力市場來講,業界對於硬體測試工程師的需求呈現衰退趨勢。 而服務人員以及其他...

    至於呈現成長趨勢的前 10 名職業,第一名半導體設備工程師應該並不難想像,但第二名的水電工程師卻跌破大家眼鏡,也顯現出現代社會有生活技術人員短缺的問題。水電工程師是基礎的專業技師,但隨著傳統老師傅的凋零、接班人的斷層,從業人員越來越少,與此同時卻因為近年來房地產熱絡,不論是新屋、中古屋或一般家庭都有水電需求,在供給端減少、需求端增加的當下,當然呈現供不應求的成長趨勢。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六名的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人員。由於政府近年來對於勞工安全愈趨重視,政策規定也越來越嚴格,迫使企業聘僱專業人員以協助安全衛生管理制度的建置,因而使得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人員的需求大增。第九名的家事人員也是異軍突起,其背景跟水電工程師有點類似,起因都是因為人們的生活品質變高,豪宅也越來越多,對家事人員的需求遂越來越大。 ...

    我想強調的是,從過去 5 年的分析數據可以觀察到,只要是「跟人有關」或是「新興科技」題材,在未來都是不易被取代的職業,同時含金量也較高。例如:醫護人員、藥師難以被取代,尤其台灣高齡化時代即將來臨,長期照護的缺口逐漸擴大。 事實上,「跟人有關」只是一個概念,包含跟人性有關所延伸而出的工作內容,因此與它相對應的職缺非常廣泛,可以是任何「人」與「新興科技」連結的職業,例如:UED、UI、UX 等設計人員,重視的就是人跟產品之間的互動,如何讓產品更人性化、更便利、更舒適;而「社群經營」、「業務」、「行銷」等工作當然也跟人性有關。 至於「新興科技」題材,其實很容易觀察出脈絡,只要注意看每年電子大展的主軸科技是什麼,去了解 ICT 產業最近的話題是什麼,大概就能夠知道未來幾年哪些科技題材比較熱門。 然而...

    面對隨時都在翻轉的職場生態,職場工作者若要展現個人價值,就必須超越公司的期待,讓老闆覺得非你不可,那才是真正的無可取代。我認為工作的彈性、執行力以及能力非常重要,尤其當台灣人才都集中在中間階層時,職場工作者必須做得更好才容易被看見。此外,也必須多充實自我觀點。現代職場缺乏有看法與觀點的人,大家只想當追隨者,不敢拿出勇氣創新,因此我鼓勵人才勇於發表看法,在團體中突現自己,與此同時也要花工夫充實知識與能力。 另外,除了專業技能,溝通力、學習力、實踐力、整合力這 4 大軟實力更為重要,從這 4 大基礎提升自我價值,例如:有韌性地去承接每一個專案;老闆或別人給的工作,一定當責做到百分之兩百。當你擁有這些特質,還有什麼是會被取代的呢?

  2. 2014年11月14日 · 最搶手的職業又是什麼這些問題也許很難現在回答但我們可以發現的是台灣以往作為世界製造中心的地位正急速被東莞蘇州杭州邊緣化作為亞太營運中心的分工位置亦逐漸被上海取代即使在影音娛樂產業亦受到韓國首爾泰國曼谷的排擠。 但在強敵環伺的危機當中,學學文創志業卻也看見了轉機。 因為台灣具備領先華人世界的民主經驗、熟悉的世界經貿知識、相對寬廣的自由與文化生活,擁有絕佳的文化創意基因,可望發展成為東方世界的文創產業先驅。 然而,即便擁有良好基因也需要大量學習。 學習文化與美學的內涵、學習如何將文化成為經濟的一環,創造出產品與服務的附加價值,化為城市的涵養與風貌。

  3. 2018年12月19日 · 智慧手機成長達高原期您怎麼看下一個殺手級的產品應用誰能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價值好幾億美元我無法預料下一個殺手級產品是什麼但可預料運算Computing在未來將會非常重要

  4. 2016年2月1日 · 500 Startups 共同創辦人當公司規模達到百人別再將流程視為創新殺手. 本文作者 Christine Tsia曾經任職於 Google 以及 YouTube,後共同創辦了世界知名加速器 500 Startups,她剛剛在墨西哥海岸參加完年會,如今對創業有了新的感悟,尤其是公司人數到達 100 ...

  5. 2022年4月10日 · 專案管理三大心法 - INSIDE. 【Daniel 職場觀察】你就是自己人生的專案經理!. 專案管理三大心法. 認為專案管理其實更像是一種面對問題時的思考方法:「在什麼樣的情境下,你該做甚麼事情,提高你人生的成功率。. 如果你曾想過這些問題,那麼這篇文章也許 ...

  6. 2022年2月13日 · 具體來說,你可以表現出非常樂意與對方合作,試圖想出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當對方發現你並非在找藉口,而是能夠合作,會做出更積極的回應。 尤其當對方是當管理者時,也會對你的信任度和評價。 4. 討論目前的優先事項. 「輕重緩急」可說是協商的關鍵,應該要與對方確認,這項新的工作是否值得讓你放下手邊事項、優先完成。 你可以提供你的手邊的專案清單,並排出優先順序,以及新任務的排序應該在哪邊。 這有助於讓主管或同事了解你正在處理的事情,還能顯示出你的領導特質。 5. 積極、誠實地保護個人的界限. 你必須清楚自己的能力可以處理哪些工作,以及可負荷的工作量上限,也就是清楚地畫出「個人界線」。 因為一旦接手工作後,若不能在時間內完成,或是達不到要求,對自己並沒有半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