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扁顱蝠 ( 學名 : Tylonycteris pachypus ),俗稱 竹蝠 [3] ,為 蝙蝠科 扁顱蝠屬 的動物,分佈於 孟加拉國 , 印度 , 印度尼西亞 , 馬來西亞 , 緬甸 , 菲律賓 , 老撾 和 中國 南部 廣西 、 貴州 、 廣東 、 雲南 等地,一般生活於熱帶森林(樹、竹、洞隙、葉下)。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 爪哇 。 [2] 扁顱蝠是世界上最小的 哺乳動物 之一,和 蜜蜂 差不多大。 成年蝠約4厘米長,翅寬15厘米左右,體重2克。 幼蝠生在竹節中,一般一胎兩個,由母親哺育。 竹子上開口是被 甲蟲 或 竹蜂 咬破,又或是因為冷縮熱漲而形成的窄窄裂縫,使蛇之類的獵捕者無法進入 [4] [5] 。

  2. 扁顱蝠屬 ( 學名 : Tylonycteris )是 蝙蝠科 的一屬蝙蝠,通常統稱為 扁顱蝠 。 分類 [ 編輯] 這個屬一共有兩個種, 扁顱蝠 和 褐扁顱蝠 ,主要區別在於體色和體型 [1] 。 下屬物種 [ 編輯]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 Tylonycteris eremtaga Srinivasulu, Srinivasulu, Srinivasulu & Jones, 2018. Tylonycteris fulvida (Blyth, 1859) 馬來亞扁顱蝠 Tylonycteris malayana Chasen, 1940.

  3. 扁颅蝠 ( 学名 : Tylonycteris pachypus ),俗稱 竹蝠 [3] ,为 蝙蝠科 扁颅蝠属 的动物,分布于 孟加拉国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马来西亚 , 缅甸 , 菲律宾 , 老挝 和 中国 南部 广西 、 贵州 、 广东 、 云南 等地,一般生活于热带森林(树、竹、洞隙、叶下)。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 爪哇 。 [2] 扁颅蝠是世界上最小的 哺乳动物 之一,和 蜜蜂 差不多大。 成年蝠约4厘米长,翅宽15厘米左右,体重2克。 幼蝠生在竹节中,一般一胎两个,由母亲哺育。 竹子上开口是被 甲蟲 或 竹蜂 咬破,又或是因為冷縮熱漲而形成的窄窄裂缝,使蛇之类的猎捕者无法进入 [4] [5] 。

  4. 扁顱蝠 ( 學名 : Tylonycteris pachypus ),俗稱 竹蝠 [3] ,為 蝙蝠科 扁顱蝠屬 的動物,分布於 孟加拉國 , 印度 , 印度尼西亞 , 馬來西亞 , 緬甸 , 菲律賓 , 寮國 和 中國 南部 廣西 、 貴州 、 廣東 、 雲南 等地,一般生活於熱帶森林(樹、竹、洞隙、葉下 ...

  5. 小扁顱蝠 (學名: Tylonycteris pygmaea )也稱 倭扁顱蝠 、 侏扁顱蝠 ,一種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 雲南省 西雙版納州 發現的 蝙蝠 ,隸屬於 蝙蝠科 扁顱蝠屬 。 [1] 形態特徵 [ 編輯] 小扁顱蝠是扁顱蝠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前臂長23.9~25.6毫米,顱全長7.6~8.5毫米。 頭、頸、肩部顯茶褐色。 腰部、臀部為深黑褐色。 喉部、頸側和上胸部蒼白的泥灰色。 下胸和腹部為泛紅的黑色。 翼膜淺黑色,止於踝部。 爪泛白色。 [2] 參考文獻 [ 編輯] ^ Qing Feng; Song Li; Yingxiang Wang.

  6. 褐扁顱蝠 ( 學名 : Tylonycteris robustula )為 蝙蝠科 扁顱蝠屬 的動物。 分布於 東南亞 及 中國大陸 的 廣西省 、 雲南省 [2] [1] ,也在 香港 發現其蹤影 [3] 。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 婆羅洲 的 上砂磱越 [2] 。 褐扁顱蝠是一種晝伏夜行的生物,以裂開了的 車筒竹 的竹節為居所 [3] 。 牠們 以昆蟲為食 ,其食糧主要是 蒼蠅 、 甲蟲 及 膜翅目 物種 [4] 。 2017年研究人員對 東南亞 的褐扁顱屬物種進行了系統分析,將 中南半島 北部的褐扁顱蝠種群分立為獨立物種- 托京褐扁顱蝠 ( Tylonycteris tonkinensis ),將本種的分布範圍限定在 馬來半島 、 中南半島 南部及 印度 北部。

  7. 華南扁顱蝠 (學名: Tylonycteris fulvida ),一種分佈於 東南亞 中南半島 及 中國華南地區 的 蝙蝠 ,隸屬於 蝙蝠科 扁顱蝠屬 。 本種原被視為 扁顱蝠 ( Tylonycteris pachypus )的一個亞種,2014年研究人員從分子、染色體和超聲波等對華南分佈的扁顱蝠進行了比較,建議將該種的華南亞種提升為種。 [1] 參考文獻 [ 編輯] ^ Chujing Huang, Wenhua Yu, Zhongxian Xu, Yuanxiong Qiu, Miao Chen, Bing Qiu, Masaharu Motokawa, Masashi Harada, Yuchun Li, Yi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