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28日 · 盒馬鮮生超級物種就像是阿里巴巴和騰訊這場雙馬之爭的新零售衍伸戰場不過同被視為新零售的創新業態藉由這次實地走訪永輝超市旗下位於深圳南山區的超級物種門市來看看和去年10月數位時代曾報導過的盒馬鮮生有什麼不一 ...

  2. 2021年4月28日 · 場景回到台灣企業,「我覺得多數是想自建生態系但還在演進的路上。」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副院長邱奕嘉指出理想的生態系至少需有3種特質多物種參與者互補性與形成保護機制

  3. 2021年5月5日 · 要觀察一個做法是不是生態系我會建議從三個角度來看多物種互補性與保護機制台灣大部分的點數機制都有跟外部不同屬性業者合作符合多物種概念卻缺乏後兩者比較像是想做生態系但還沒做到」。

    • 從寒武紀到數位時代
    • 透明的意義:速度
    • 適者:速度菁英
    • 古往今來:更「透明」,也更多的參與

    前陣子,科學人雜誌在臉書粉絲團分享了一篇名為〈資訊透明,適者生存〉的有趣文章。它的網站上只有簡短的提要,不過我在作者的網站上找到了英文版全文。 「適者生存」!這一句引戰意味十足的標題是科學人雜誌中文版下的。不僅貼切,也很吸睛。這麼一篇要告訴人們什麼樣的人(物種?)才能在這個數位時代當中生存下去的文章,能不看嗎? 可是,為什麼要用如此「進化論」的口吻來談資訊時代的未來呢?原因就在於,兩位作者正是借用「寒武紀大爆發」這個生物演化史上重要事件,來談我們今天所面臨的資訊時代變革。 在你腦袋中迸發出那一句「放 X 」之前,再耐心地聽我多說一點。作者的比擬是這樣的。(因為我不是考古學家,所以只能)簡單來說,借用英國動物學家 Andrew Parker 的理論,Dennett 與 Roy 兩人主張:就如同...

    如此看來,Dennett 與 Roy 這個看起來很怪異的比擬其實還滿有道理。不過,在這裡我想要多做一點補充(或是一種提醒)。我認為, 這是什麼意思?就用上面兩位作者舉過的例子來看吧。其實,「使用者評價」這項資訊的透明化,之所以能夠改變顧客與商家之間的關係。重點不再於「看不看得見」,而在於消費者現在透過社群媒體這類媒介,可以「即時」看見。因此,反過來說,能夠適應這種透明並生存下去的,必然是那些可以更快速地掌握使用者評價並即時做出因應與調整的商家。 也因此,Dennett 與 Roy 才會認為這個時代中,小型的、且可以快速應變的組織將會脫穎而出。因為它們可以適應資訊透明環境的生存壓力。而傳統那些大型的組織,要不是將朝向「去中心」的方向演化,就是將被「天擇」所淘汰。換言之,相較於經濟學上說的「大到...

    順著這個觀點來看。我們可以説,能夠在資訊透明時代生存下來的「適者」就是一種「速度菁英」。而他們其實在這個世紀初已嶄露頭角。 要談這種速度菁英,首先來讓我們做個區分。在資訊科技與運輸科技像今天如此發達之前,要能夠晉升菁英階級或是所謂的上層階級,多半有一個條件:你必須擁有「空間」。「空間」這個概念很抽象,但簡單來說就是你得擁有土地、房產、工廠、公司這類物質性的財貨。擁有這種空間性的財貨,意味著你可以支配這個空間中的一切。而身為魯蛇階級、沒有空間性財貨的人們,則得進入這些空間受人支配(甚至連上廁所都要打卡)。 我們可以簡單地將這種類型的菁英稱為「地主菁英」。地主菁英的成功就來自於擴張他所擁有的空間。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社會當中所謂的有錢人,就是不斷地累積房產(當然,在台灣,這也是因為那超級低廉的養...

    如果不從「速度」這個核心來掌握「資訊透明」的意義,就沒辦法理解上述這類「舊式」速度菁英與現今崛起的新速度菁英之間的關係。舊速度菁英是資訊透明「大爆炸」下第一代受益者,他們率先理解了「資訊(料)」在本世紀初以來數位化發展中的重要性,並掌握了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丟棄「空間」的沈重包袱。 而隨著 Web 2.0、社群媒體以及各類網絡化經濟模式的發展,就好像「資訊透明」這道光真正地照進了每一個角落。這樣的發展不僅是一種量變,更是產生至少兩種質變的效果,並且催生了新速度菁英。 一方面,隨著人們越來越普及的使用、依賴網路,我們留在網際網路上的「蹤跡」,已經多到足以讓一個陌生人只要掌握「資料」,就幾乎可以對我們透徹了解。這也是為何歐盟法院裁決,像是 Google 這類一直都在收集、記錄人們「數位足跡」的公...

  4. 2020年8月27日 · 小七、全家上半年獲利卻差很大,原因為何? 佼佼者激烈競爭的領先集團型:百貨、量販、電商. 領先集團型產業賽道的特色,在由少數2至3家企業佔據較高市場份額,形成領先集團間的劇烈競賽。 例如量販業的COSTCO(好市多)、家樂福與大潤發,電商業的momo(富邦媒)與PChome(網路家庭),以及百貨業的新光三越、遠東百貨與SOGO(太平洋崇光百貨)。 量販業中的COSTCO及家樂福合計市佔率超過70%,強烈主宰台灣量販業的發展生態與競爭樣態。 不過,相對於COSTCO近年市佔率微幅滑落,家樂福在推展新型態店的積極擴張下,市占率持續增長,加上今年度併購頂好及JASONS超市,將進一步鞏固在台灣零售通路中的市佔地位。 家樂福在推展新型態店的積極擴張下,市占率持續增長。

  5. 2023年7月20日 · 「市佔率」不僅詳實反映產業版圖結構,在以規模經濟為核心策略的零售產業中,更是評估企業競爭優勢變化的關鍵數據。 2022年台灣零售產業於疫情爆發後首度迎來全次產業別正向成長,各家企業在疫情期間與疫情後的發展與布局亦具體而微地展現在市佔率變化上。 圖/ 未來流通研究所.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彙整零售&電商產業經營數據,結合各家企業在台年營業額進行計算,定期發布主要次產業別市佔率變化外,並訪談多位產業資深專家,歸納疫情後市佔版圖變化反映出的產業動向與發展趨勢。 此外, 在跨業併購及多樣化店態合併經營下,台灣超市及量販業態已形成實質合併,因此本年度研究首度將超市&量販業態市佔率進行合併調查與計算。 超市量販業態實質合併,統一超商&全家合計市佔率突破70%

  6. 2022年2月24日 · 2020年以來爆炸性成長的快商務市場反映出實體門市未來所扮演的角色將迎來長期且持續性的轉變,除了商品陳列販售外,勢必將更深度地結合線上銷售機制、數位會員經營、甚至轉型成為物流倉儲中心等。 超商、超市、量販為快商務3大板塊,藥妝、家居、寵物、烘焙為增長新星. 以外送平台為主的快商務業者近年積極由餐飲外賣跨足至生鮮雜貨配送,以高商品庫存單位 (SKU)優勢提升消費者滲透率外,雜貨日用品配送業務也成為創造新成長動能的關鍵戰場。 foodpanda及Uber Eats兩大外送企業在台重複用戶比例達49%,拓展差異度較高的日用品快配市場也成為平台樹立獨特競爭優勢與提高用戶黏著度的有利基礎。 圖/ 全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