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正向老化之關鍵影響要素及不同健康狀況下緩衝效果的研究,將有助於提供明確的方向以幫助台灣高齡者成功地達到「正向老化」。 關鍵字:正向老化、控制信念、主觀幸福感、幸福感、生命意義、老化自我知覺. 研究動機與目的. 唐代詩人杜甫曾在其詩作〈曲江〉二首之二中寫到:「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自詩中的內容可以了解古人活到七十歲是相當稀少的事;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國人的平均壽命已延長至80 歲以上。 根據內政部(2014 )公布「第十次國民生命表」顯示:「台灣民眾平均壽命為79.12 歲(男性75.96 歲、女性82.47 歲),近8 成男性和9成女性能活超過65 歲。

  3. 成功老化:老年健康的正向觀點. 徐慧娟. 摘要 . 人口老化趨勢下,老人學研究已不僅關注在已生病或功能障礙的老人照顧上,還應使所有老年人的生活更健康、更滿足。 成功老化因此成為新興研究議題,希望能夠超越生物年紀以及從基因、生物醫學、行為、社會因素等方面來促進人們在老年生活的能力與功能。 成功老化研究中有系統且被廣泛運用的觀點有二:一是Baltes & Baltes的「選擇、最適化與補償」模式,老年生活可透過自我心理調整適應和個人行為改變的過程,考量系統與生態環境,經由教育、動機、健康相關活動等策略,可以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 另一是Rowe & Kahn的三元素模式:避免疾病與失能;維持高度心智與身體功能;老年生活的積極承諾。 當三面向同時達成時即達到成功老化的狀態。

  4. 老人對「正向老化」之看法及做法,發現老人強調正是:老得「價值」(透過社 會參與、持續貢獻心力)、老得「尊嚴」(維持健康、保有生活自主能力)、老得「

    • 陳百岳1 黃燕鈴2 趙櫻花3 徐南麗4 陳光慧5*
    • 三、研究假設
    • 圖 影響成功老化行為之概念架構1.

    上海財經大學博士候選人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加護病房護理師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教授 華穗護理之家主任

    個人屬性如: 性別、 年齡、 婚姻、 教育程度、職業、 宗教、 收入、 平均月支出、居住狀態不同, 在成功老化之行為上有顯著差異。 疾病如: 自覺健康、 慢性病不同,在成功老化行為上有顯著差異。

    健康與等建相築雜關誌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筆者希望透過此篇研究分析報告,探討影響成功老化行為有關因素及其得分, 包括生理、心理與家庭及親友層面探討,並且驗證研究假設以便往後從中抓到重點給予協助。 第四卷第二期.中華民國一

  5. 成功老化內涵相當廣泛,包含生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長壽(Longevity )、避免失能(Freedom from Disability )、成長(Growth)、維持獨立功能(Independent Functioning )和正向適應(Positive Adaptation)...等。 有關成功老化的模式較有系統且被廣泛運用的觀點有二:其一是Baltes & Baltes(1990)提出的『選擇、最適化與補償』模式,另一則為Rowe & Kahn(1997, 1998)的『疾病失能低風險、心智身體高功能、老年生活積極承諾』模式。

  6. 人口老化趨勢下,老人學研究已不僅關注在已生病或功能障礙的老人照顧上,還應使所有老年人生活更健康、更滿足。. 成功老化因此成為新興研究議題,希望能夠超越生物年紀以及從基因、生物醫學、行為、社會因素等方面來促進人們在老年生活能力與 ...

  7. 舉例而言,老年學研究者最常引用之Rowe 與Kahn(1997, 1998)的「成功老化」定義包含了三項要素:(A)避免疾病與失能;(B)加強認知與身體功能;(C)持續參與生活。 若能達成此三者的交集,即為老化最成功的「狀態」。 此定義便是採「客觀—狀態」的觀點來界定正向老化的內涵。 在分析、比較了各項常用之正向老化概念的實質內涵後,Lu(2017)發現文獻中較少以高齡者的主觀感受來展現老化經驗,遂倡議以「主觀—狀態」的視角切入正向老化的研究。 因為,續以Rowe 與Kahn(1997, 1998)之成功老化的「客觀—狀態」評估為例,即使高齡者無身心疾病,同時又持續參與社會活動,也未必代表他滿意自己的高齡生活,更不意味他能在高齡生活中找到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