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5日 · 突然現場磚頭橫飛,「羅伯羅長清當時正拿着手機近距離拍攝現場情況不幸遭一塊飛磚砸中其左邊太陽穴位置隨即向後倒地不起送院後翌日傷重去世警方事後拘捕兩名當日在場的黑衣少年控告他們謀殺有意圖傷人及暴動三項控罪但經過審訊後三罪中僅得暴動罪成。 主審法官指案件非常嚴重,將兩名被告繼續還押等候判刑。 案發片段在審訊期間反覆播放,見到殺人磚頭是從黑衣人一方飛來,雖然並非這兩名少年掟出,但控方欲循「共同犯罪」這個法律原則要他們承擔殺人的責任,惟未能令陪審團接納。 至於掟出殺人磚頭的那個人,至今仍逍遙法外,羅伯枉死,何時才有人去承擔責任? 文:本報記者. 死者羅長清用手機拍攝黑衣人暴動期間,疑遭黑衣人飛磚擊中頭部身亡。

    • 「家住赤柱」體會自由重要
    • 「寶馬山雙屍案」衝動是致命傷
    • 「老爺車謀殺案」年輕人被利用
    • 拘捕葉繼歡見證賊王「成長」
    • 家長學校警察 協同處理問題學生

    林Sir父親從前在赤柱監獄擔任文職工作,小時候全家就在赤柱監獄旁的職員宿舍居住,幾乎每天都見到囚犯:「我見到他們(囚犯)其實好慘,穿不好、吃不好,上廁所都有人看管,我當時就覺得以後不要坐監。」有時有些囚犯需要出來清潔沙灘:「他們穿着囚衣,被監獄處的人看管,不許周圍走,吃只有紅豆粥,見地下有煙頭就撿來抽。」生活過得很清苦很束縛,更別談自由。 由於家住赤柱,林Sir小時候每天都能看見藍藍的大海,而囚犯天天在監房,透過有鐵枝圍攏的窗,也能觀看同一片海洋,但二者感受確有天淵之別:「兩者分別在於有沒有真正自由,而自由是極之重要的東西。」對於年少的他來說,究竟甚麼是自由?林Sir回憶着:「當時住赤柱,赤柱很好玩,例如海灘、樹林,可以摘野果,可以玩的很多,如果讀書成績不理想,父母不給出去,就沒有了自由。」

    35年的警務生涯中,林Sir接觸過非常多年輕人犯罪的案件。以他的經驗之談,他覺得年輕人做事往往是一時衝動,「無想後果成為致命關鍵」。 「最令我印象難忘的是,發生在1985年4月的寶馬山雙屍案。」遇害人Nicola和Kenneth分別只有18和17歲,當日二人相約於寶馬山礦場附近讀書,而剛好遇到五個失業年輕人去寶馬山打發時間,有人見Nicola貌美而起了色心,強姦後更把二人虐打致死:「我相信,這五位年輕人犯下此案,一定不是有預謀的,他們只是一時衝動。」談及當年,林Sir感慨萬千:「退休了,案件被告亦應該已刑滿出獄,但浪費了十幾年人生最寶貴的時光,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為了一念之差,失去了生命中應有的自由。」

    林Sir坦言,接觸得最多的年輕人罪案是:「聽黑社會講去打人,原因未知就去做,大佬話要打人就去打,有時用武器去傷人,這些(案例)好多。」 另一件令林Sir印象深刻的案件,是發生在1976年2月的老爺車謀殺案。當時旺角長沙灣老爺車娛樂中心發生三級大火,5人死亡,多人受傷。原來是某黑社會大佬因故損了面子,叫年輕手下阿榮和阿強去放火。林警司說:「事實上,案中放火人阿榮本來與事件無關,但無法推辭黑社會大佬的吩咐,最終遭受法律制裁,入獄接受懲罰。年輕人思想單純,以為加入黑社會就是有面子,其實經常被大佬利用而已。」

    林Sir1967年中學畢業後投考警務督察,正式踏上警察生涯。警務工作是他第一份工,也是唯一一份工。35年的警務生涯中,有28年駐守刑事偵緝部門,當中處理賊王葉繼歡的案件可謂街知巷聞,葉繼歡手持AK47等重型武器,十分鐘內橫掃五間金舖,亂槍掃射,視途人生命如草芥。 「大賊不是一出世就是大賊,大賊是由賊仔變的。」林警司表示:「葉繼歡初來香港時找不到工作,一開始只做小案,是小賊。後來心紅,才越做越大。覺得做手下不濟,不如自己做大佬,開始做大案,次數越來越多,用的暴力、槍械也加大,最後成了大賊。 「他(葉繼歡)一路成長,我也在警察部一路成長,我最後拉了他。」林Sir表示,從此以後,發現一個人的成長經歷與日後的人生路,絕對密不可分。

    「年輕人如果可以跟家庭、學校和警察三方面配合得理想,就能夠令年輕人有正面、正派的人生觀,對於他們的未來,實在有很大幫助。」林Sir表示,年輕人成長,家庭、學校和警察都扮演重要角色。家庭生活固然舉足輕重,父母必須留意子女的身心發展;學校的責任亦十分重要,因為青少年在學校接觸到的朋輩,左右了他們的價值觀。至於警察,也要積極跟學校聯絡,協助處理問題學生。 回想當年,林Sir感恩父母的教育:「爸爸媽媽從小教育我,不對的事不要做,損友不要交,我們六兄弟姐妹都非常聽爸爸媽媽的話,有時其中一人做錯事,一個錯就會六人一起集體受罰,所以我們六兄弟姐妹會互相提醒大家,不要衝動犯錯。」他又認為,以前學校教育也比現在嚴厲:「我以前的老師都很惡,很嚴格,而我爸爸媽媽從來不會因為老師懲罰我而投訴學校。」林Sir表示,家...

  2. 2019年10月2日 · 這時,錄影畫面中見到有一名全副裝備的黑衣人,以鐵棍擊打一名持槍警員的手臂,隨後發生槍響,一名黑衣人中槍倒地。 而此時,其他的暴力黑衣人並沒有因此停止襲警行為,繼續向警員投擲汽油彈等雜物,中槍的黑衣人最終由警員在場施救,並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據報道,受槍傷的是就讀荃灣一所中學五年級的學生,年僅18歲,他送院後情況危殆,經過救治後,轉為穩定。 中學生中槍事件,成為國慶日香港暴亂的焦點事件,立即有人在網上借題發揮,發起輿論攻勢,針對警方的執法。 亦有人在網上煽動社會情緒,鼓動中學學生發起更多的示威抗議行動,亦有人借機在網上煽動發起罷工、罷課、罷市行動,很明顯,有些人正在將這宗中槍事件視為繼續推動反修例風暴的另一個支點,意圖繼續煽動情緒,繼續策動更多的暴力衝突事件

  3. 2023年6月5日 · 深水埗今早發生倫常命案,警方表示,今 早( 5 日) 11 時 01 分,桂林 115 號一名女子致電報案,稱其巴基斯坦籍丈夫在寓所內持刀襲擊自己,並殺害 3 個女兒。警員 接報 到場時發現 3 名女童 (年齡介乎 2 至 6 歲 ) 昏迷,由救護車送往明愛醫院搶救 ...

  4. 2021年7月14日 · 2021年6月15日,「司法學院為裁判法院的裁判官舉行題為年輕罪犯的量刑工作坊針對少年犯涉及縱火」、「非法集結」、「襲警」、「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刑事毀壞等罪行作判刑指引。 對此,筆者有以下觀點︰. 首先,「年輕不應凌駕量刑原則」。 不少人都知道根據少年犯條例規定法庭盡量不判處少年人監禁。 因此,一些犯罪組織,例如︰販毒集團,常利用年輕人想「搵快錢」的心態,誘使販毒。 維護社會秩序是法律其中一個最基本的目的,當「少年輕判」為不法份子所利用時,便成了法律漏洞,必須予以關注。 從工作坊的內容來看,是次「司法學院」的判刑指引主要針對少年犯和2019年黑暴席捲香港期間所發生與暴亂相關的刑事罪行。

  5. 2021年7月7日 · 2021-07-07 11:14. 最近一名兇徒在銅鑼灣向一名不相識,無個人仇怨的當值警察,施以恐怖式刺殺。 背後一刀直插向警員心臟位置,欲置其於死,然後兇手畏罪以利刃自插入心自殺。 從兇手插心自裁求必死看,襲警那一刀也是向着警察心臟位置,希望結果這名警察的生命,是有計劃的「謀殺」,亦是向無辜生命的殘殺,手段相當恐怖。 這樣形容事件,應該相當中肯。 可是在坊間網上,卻有人稱這個兇徒為「烈士」,甚至有人去行兇現場手持白花悼念,這種思想行為,極其無稽。 因為無稽,而且是違反良知道理,所以背後必定有所企圖。 不是愚蠢盲從,或受宗教迷惑,就是擾亂治安,宣傳叛國,搞亂香港社會,以達到某種政治目的。 這宗孤狼式恐怖襲擊案,兇手能以必死決心、慫恿鼓勵他的人一定不少。

  6. 2021年10月8日 · 2021-10-08 01:01. 社會動盪暫告一段落,惟接踵而來的是大批涉違《港區國安法》的重犯及黑暴分子,陸續進入監獄還押及服刑,出現收押所「迫爆」情況,甚至有死心不息人士,企圖在監房延續「抗爭」行動,他們聯同外面盟友裏應外合,通風報信,雙重夾擊懲教署。 懲教署署長胡英明接受《堅雜誌》專訪時表示,這是懲教署成立百年以來另類挑戰,「處理得不好,有機會暴亂。 最近專門收押女囚犯的羅湖懲教所爆發「監獄風雲」,署長胡英明當時就出動了精銳隊伍「黑豹部隊」平亂。 而針對懲教署的無理指控,以及惡意的炒作抹黑,近來更是一浪接一浪,其中甚至指控署方涉嫌「虐囚」、「不人道」,嚴重抹黑,企圖製造事端。 胡英明強調,現時所有與黑暴罪行相關的人,基本遍布了懲教署各個院所,形容「每日都在打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