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正體. 工具. 關於與王永慶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頁請見王永慶 (消歧義) 」。 王永慶 ( 臺灣話 : Ông Éng-khèng ,1917年1月18日—2008年10月15日)是 臺灣 企業家 , 日治時期 臺北州 文山郡 新店街 直潭莊 人,與胞弟 王永在 共同為 台塑集團 創辦人。 台塑集團在其領導之下,發展成為臺灣最大的 民營企業 之一,因而被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 生平 [ 編輯] 王永慶出身於窮苦的茶農之家。 清朝 道光 年間,其高祖母許雪娘寡母攜子 (其曾祖父王天來)及媳 (林謹娘)渡海來臺另覓出路,後仍操故里舊業,以茶為生。 曾祖母林謹生六子為王清純、王秀木、王瑞吉、王添泉、王福山、王清江。

  2. 電視劇.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王永慶 ( 臺灣話 : Ông Éng-khèng ,1917年1月18日—2008年10月15日)是 臺灣 企業家 , 日治時期 臺北州 文山郡 新店街 直潭庄 人,與胞弟 王永在 共同為 台塑集團 創辦人。 台塑集團在其領導之下,發展成為臺灣最大的 民營企業 之一,因而被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 生平. 王永慶出身於窮苦的茶農之家。 清朝 道光 年間,其高祖母許雪娘寡母攜子 (其曾祖父王天來)及媳 (林謹娘)渡海來臺另覓出路,後仍操故里舊業,以茶為生。 曾祖母林謹生六子為王清純、王秀木、王瑞吉、王添泉、王福山、王清江。 其祖父王添泉開私塾教書,元配蔡富無子嗣,再娶蘇好為王永慶父親之生母;三子一女分別為王東平、王長庚、王水源、王辛。

  3.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王永慶.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台灣新店. 出生日期 :1917年1月18日. 逝世日期 :2008年10月15日. 職業 :商人. 畢業院校 :直潭國小. 主要成就 :被譽為“台灣的經營之神” 配偶 :郭月蘭、楊嬌、李寶珠. 祖籍 :福建省. 安溪縣. 長坑鄉. 家庭背景. 沿著 台北縣 新店溪蜿蜒而上,經半個小時的路程就到王永慶的家鄉——新店直潭。 在直潭國小附近,有一座別致的建築,名叫“感恩堂”,它就是王永慶後來興建的王家族厝。 這裡供奉著王永慶家族的祖先,牆上排列著已離開人世的每一位祖先的遺照。 每到 清明節 ,王家的後代都要來此祭奠祖靈。 台塑集團領導王永慶.

  4. 2008年10月22日 · 王永慶三個字在台灣五十年來有多重涵義它象徵財富你比王永慶有錢嗎),「白手起家」、「大氣魄」、「老當益壯」,「勤勞刻苦」,甚至現在投資股票虧錢都能聊以自慰(「連台塑集團都少了一千兩百億」)。 「他像個不倒翁,每個人都能與他找到共振點,」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說。 《天下雜誌》每年進行的標竿企業調查中,不論服務、金融、製造業及學者投票,王永慶都高居最受敬重企業家。 「不管一貧如洗或家財萬貫,不管小學畢業或是博士,都可從他身上學些東西,」中華工程公司人力資源組經理王中屏說。 廣告. 掌握命運,不怨天尤人.

  5. 生平事蹟. 1917-2008. 台塑企業創辦人 王永慶. 王永慶先生出身寒門少年時即出外謀生從嘉義送米工人做起觀察習得經營要訣兩年後由父親借得200元開設米店由於勤勞刻苦用心經營短短數年即嶄露頭角為日後事業奠定成功基礎。. 1954年申請美援 ...

    • 王永慶是誰?1
    • 王永慶是誰?2
    • 王永慶是誰?3
    • 王永慶是誰?4
    • 王永慶是誰?5
  6. 1981年8月1日 · 台塑關係企業董事長王永慶是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傳奇人物白手起家在短短的二十幾年中使台塑成長為國內最大的企業集團每年營業額已高達十六億五千萬美元在業務繁忙之餘王董事長很有耐心的接受了天下雜誌的數次錄音訪問談及他對接班人子女教育管理經營石化前途的看法並詳細透露了他赴美設廠的動機及經過。 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文. 狄英. 天下雜誌3期. 發布時間:1981-08-01. 瀏覽數:16885. 問:臺灣的石化工業是否已經走到十字口? 以後要往什麼方向發展? 答:這是一個十分令人遺憾的問題。 前幾年我們的石化工業還能經營,但是現在卻存在很多困難,為什麼以前能做的現在反而做不到了?

  7. 2011年4月19日 · 文. 莊素玉. 官振萱. 天下雜誌309期. 發布時間:2011-04-19. 瀏覽數:30271. 高齡八十八歲的台塑董事長王永慶是台灣產業界不凋的長青樹」。 今年獲選為企業家心目中最受尊崇的企業家第一名雖然已經屆臨八十八歲的高齡與台塑成立五十週年但王永慶和台塑集團從來沒有因為歲月或時間踩過煞車。 在國內第二代企業家紛紛萌生「退休」念頭之時,王永慶仍以超強的堅忍與意志力,奔走大陸、美國,為籌劃事業的下一步做準備。 成立五十週年的台塑集團,也持續改寫紀錄。 旗下六家公司今年前八月營收不但創下五千三百億元的歷史新高,較去年大幅成長三成,前半年獲利七 八億更佔全體上市櫃公司的一一%。 版圖更由石化擴增到能源、醫療、養生、生技和環保回收事業。

  8.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