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5日 · Something more near. Though deeper within darkness. Is entering the loneliness..." 看,多麼簡單直接文字,把深夜孤寂感,用最溫柔動人方式表達出來。 曾幾何時,不少讀者手拿着它,公共車上,隨便翻看一頁,原志打發時間,結果被其中一句幾字勾動了靈魂深處。 近來為許鞍華導演紀錄片《詩》配樂,認識了黃燦然和廖偉棠兩位香港詩人。 電影不辭瑣細,反而有豐富時代信息。 詩2023年香港,更有行吟之力,除了表現如歌迸裂與感發,還在於強烈質疑、突破與控訴。 原來,詩不同時空出現,會引起讀者同樣共鳴。 這是詩人看過社會風景,萌生憂慮與情感,過了幾十多年都會是最新鮮、最迫切

  2. 2020年12月28日 · 2016年,趙永佳以學術顧問身分與當時中央政策組及政府統計處合作,共同促成了一項主題為「青年和中年人士教育及就業歷程」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 該調查於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期間順利進行,採用概率抽樣(probability sampling)方法,成功訪問了約1萬個住戶,蒐集了受訪者人口特徵、家庭背景、社會經濟狀况、教育和就業歷程等關鍵信息,使得研究者有充足數據去勾勒出當下香港青年社會流動情况。 調查結束後,本文研究團隊獲得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撥款資助(項目編號:SR2020.A5.001),政府統計處協助下,隨之對蒐集到數據展開分析。 參考以往研究及聯合國對於青年定義,我們最終把分析對象確定為受訪時年齡為22至35歲青年。

  3. 2024年5月20日 · 生活方式」(lifestyle或style of life)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於上世紀20年代所創的名詞在其經典著作R小姐的案例一個生命故事的解讀阿德勒認為,「生活方式乃是指由童年時期就開始形成的一個人的特質character)。 他寫道:「生活方式乃是個人直面生活以及回應對於個體存在之各種挑戰的獨有方式……(關乎一個人怎樣體驗思考期望與行動以及其人如何感知世界和如何利用感知的結果。 」(註) 如果生活方式界定每個個人的獨特存在,一個城市的生活方式同樣塑造與錨定這個城市集體的特徵和性格。 可以說,能夠不間斷地保持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每個偉大城市得以卓爾不群的重要基礎,也是其比較優勢得以發揚光大的強大動力源泉。

    • 逾七成學生渴望社會重返平靜
    • 公式教育與社會創新的矛盾
    • 約1/3學生有志投身藝術文化事業
    • 教育政策應加強創意教育發展

    讓香港重返和諧包容,明顯是學生的主要想法。社會事件和疫情改變了香港的面貌,原本和諧的社會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而分裂。學生們對此痛心疾首。他們覺得香港人似乎失去了對持不同意見者的包容。部分學生在這樣壓抑的社會氛圍中備受煎熬。其中一人以文字寫他的失眠:「半夜,我總是輾轉反側不能入眠……我仍然記得香港曾經是最安全的城市,但現在香港人用語言和肢體去攻擊、歧視甚至霸凌不同政見的人。我希望我能夠停止失眠;我希望社會能重回平和;我希望在包容的社會裏人人都會容忍不同。」另一位學生也描述了他被抑鬱折磨的感受:「我當時幾乎被抑鬱感充滿,我難以將那種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那是一種源於他人對我否定的黑暗。那段時間我漸漸地對自己產生懷疑。」

    雖然超過八成的學生認識到大學文憑是踏入社會的必要條件,但同一時間,過半數的學生不約而同的認為,以應試為本的學校教育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和創造能力,將學生逐步變成考試機器。有學生誠實的寫:「學生用死記硬背以奪得佳績……透過不斷的做練習,記下無數的歷史片段,做齊功課溫故知新——似乎順理成章地拿下各類學科的獎學金,但是當你問我到現在還記起什麼嗎?我會說我全都忘了。」 大部分學生認為,較差的教育背景會限制個人的事業發展,所以學生們都希望獲得大學文憑,然而,現實情况是本地大學的錄取率僅約兩三成,這意味着只有少數成績優異的學生才能獲得進大學的入場券。現實和理想的差距讓學生更加感受到來自教育體制的壓力,並形成了心理上的癥結。幾位學生均以「令人窒息」等字眼形容該情况,其中一位更直接指出問題核心:「學校中有太...

    香港社會對成功的定義過於狹窄,有同學用「成功公式」形容單一的社會評價標準和價值取向。本研究發現,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想要成為醫生或律師等專業人士,但同時,也有另外約三分之一的學生表示想投身藝術文化相關的行業。學生知道藝術在這「文化沙漠」難以發展,但是他們仍然堅持本心,頂着壓力朝着理想前進。一位學生這樣形容社會對嚮往藝術的人的嘲諷:「人們把作家和畫家與貧窮聯繫起來,他們說服彼此不要做這樣的工作。否則他們的未來將會是慘淡和無助的。然而,如果我堅持我想成為藝術家的夢想,人們會笑話我,覺得我太幼稚又不切實際。」除了社會的壓力,父母的誤解是更大的阻礙。一位學生無奈寫道:「如果我告訴我的父母我想成為設計師或者畫家,我的父母肯定會非常驚訝,然後他們會勸我放棄這樣的想法。」

    學生在寫作中提出了關於香港教育體制改革的不同建議,譬如希望學校增設不同類型的課程,採用更具創造性的教學方法,並組織更多樣的課外活動,以滿足學生的個人興趣和需要。 在整合了所有數據後,本研究團隊認為社會有必要在學生的職業規劃、全人發展、教師訓練和專業發展方面推動更多政策行動,幫助學生生涯規劃,提升與少數族裔學生合作時所掌握的跨文化技能,以及提高對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支援。因此本團隊建議:(1)應更有效利用現有政府和社會資源,加強支援學生職業生涯規劃;(2)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加強創意教育發展,並於校內鼓勵包容,促進跨文化意識和推廣跨文化交流;(3)為教師舉辦職業輔導課程與心理健康培訓,協助他們為學生提供建議。 (作者按:「探討香港學生如何築構未來願景」由香港教育大學賀潔婷教授(Prof. Chr...

  4. 2021年12月17日 · 貧窮並不是虛構的生活狀况. 一、政府採取相對概念計算貧窮人口,但附加「純理論假設」括號,這種做法絕對不可接受。 如果計算出來貧窮人口只是一種假設,那麼,政府所講脫貧人口也不真實,因為假設貧窮人口既不一定存在,脫貧人口也不過是一堆數字,而政府所講扶貧工作,成效也無從說起。 筆者想指出是:貧窮並不是虛構的生活狀况。 試以綜援長者為例,他們沒有收入,單靠綜援每天百多元的生活費,不少為了慳一個錢,只好一個星期才換口罩;又如綜援家庭子女,父母為了他們能夠上網學習,常要全家節衣縮食,方可應付上網額外開支。 總言之,窮人的生活絕不好過,並不是什麼「純理論假設」。 窮人真「常與我們同」,絕非想像出來。 扶貧失焦 精準扶貧無從說起.

  5. 2021年1月25日 · 上訴庭副庭長麥機智曾提出,假如有人身處案發現場附近高樓內,以鳥瞰方式觀察現場,再透過平板電腦等向示威者發出指示,有關行為是否構成暴動。 答辯方回應,有關行為屬「協助或教唆」(aiding and abetting)暴動,不應透過「共同犯案」概念作檢控,否則有關罪行將變得過闊和不公。 代表律政司資深大律師郭棟明今表示,原審法官只視身處犯罪現場人「共同犯案」,惟新西蘭案例顯示,即使被告並非身處集結現場,他透過致電而呼籲集結者犯案,有關行為同樣入罪。 代表答辯人資深大律師潘熙則表示,觀乎立法歷史,法例有意避免無辜者受牽連,亦強調犯案者須「集結一起」。 同樣代表答辯人大律師曾藹琪亦表示,法例旨在針對在案發現場出現人。

  6. 14 小時前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27日)第84日審訊,控方繼續播放黎訪談節目,黎2020年11月表示即使他可離港也不會離開,其處境越危險,香港獲得關注越多,又指現時是他一生中最好時刻,若然入獄可能更好;他重申國際社會支持很重要,「香港可以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