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2日 · 濕疹和癬在表徵上有部分相同之處,兩者同樣是皮膚炎,均會使皮膚又紅又癢,很多人也難以區分。 若誤把「癬」當作「濕疹」處理,塗上類固醇藥物可使病徵改變,令診症更困難。 同時, 類固醇壓抑免疫系統,使感染更嚴重,例如範圍擴大,皮炎表徵更嚴重如泛紅、脫皮、痕癢加劇。 據香港過敏協會表示,香港每五個人中便有一個人在不同時期患有濕疹。 (septiansimon/unsplash) 什麼是濕疹? 「濕疹」泛指皮膚炎,然而皮膚炎有很多種,異位性皮膚炎是較常見及為人熟識的其中一種。 異位性皮膚炎跟哮喘、敏感性鼻炎一樣,是敏感症之一。 部分患者在幼兒階段發病(始於6個月的嬰兒期),病情反覆,有輕有重。 隨着年紀漸長,病情也會有變化,幸運的可痊癒,有部分病情卻會加劇。 濕疹患處的皮膚,與癬相似。

    • 濕疹等於癬?
    • 如何分辨癬還是濕疹?
    • 濕疹發作到底是太濕還是太乾?
    • Suu Balm 如何助敏感肌重建屏障?
    • 來自新加坡科研的止癢原理
    • 皮膚救星專業推薦—保濕、紓緩、修護一take過!
    • Suu Balm 速效舒敏修護套裝 $103
    • Suu Balm 速效舒敏修護套裝 (嬰幼兒配方) $123
    • Suu Balm 速效舒敏頭皮保濕噴霧 100ml $259
    • Suu Balm 速效舒敏保濕乳 75ml $138

    濕疹是皮膚炎的一個統稱,而濕疹其實還會細為八種類型,而由於濕疹與癬的症狀非常相似,都會有痕癢、紅腫、脫屑的症狀,所以不少人誤以為它們都是相同的疾病。而事實上,兩者是並不相同的疾病,濕疹是沒有傳染性的皮膚炎症,而引發濕疹的成因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原因,但相信與環境中的致敏源例如花粉、遺傳、以及食物致敏源如雞蛋、牛奶等有所關聯。 而癬是由真菌引發的皮膚病,好生長在潮濕環境並有機會寄生在人體。春夏天天氣潮濕,使真菌入侵表皮質層機會大增。然而雖然癬與濕疹的症狀很相似,但濕疹共不具傳染性,而相反癬是可以傳染他人,包括共用物品例如梳以及毛巾,然而癬發作的時間比較短暫,而濕疹而旦變為慢性症狀,就會間歇性地病發,而且病發的範圍相比起癬可以更廣闊。 濕疹是過敏性皮膚病,目前並沒有可以完全根治的方法,不過可以以不同...

    癬常見感染類型 .甲癬:甲癬是指感染地方在腳指甲以及手指的癬,亦稱灰甲,一旦受感染手甲或腳甲會出現斑點,指甲顏色變灰,黃色,而且亦會變形增厚。 .體癬:體癬包括有金錢癬以及股癬,金錢癬可以擴散至身體所有地方,它看起來是一個個圓形的紅斑,紅斑的邊緣會是突堯狀,不過中央的位置反而沒有邊緣的紅腫。股癬普遍出現在胯下,肛門以及臀部附近的鱗形疹斑,疹斑有機會滲出組織液甚至有水泡。 .汗斑:當環境潮濕時候,一種叫皮屑芽孢菌的真菌入侵皮膚表層,導致出現皮膚上淡色的斑塊,並會引起痕癢。 .足癬:即是「香港腳」,一旦感染腳趾間會出現水泡脫皮,紅癢的狀況出現。 濕疹常見感染類型 .錢幣型濕疹:錢幣型濕疹以它病發的特徵而命名,患者會出現圓形或紅色斑塊,常見於四肢如手背、前臂、小腿等位置。錢幣型濕疹發生的原因有機會...

    遺憾地,濕疹發作原因在醫學界未有確實的定論,不過就整體而言與遺傳,皮膚屏障受損,免疫系統異常有很強的關聯性。而有一些外在及內在的變化因素則會令濕疹復發甚至惡化,天氣變化就是其中一種,潮濕多汗,抑或寒冷過乾亦會誘發濕疹的發生,還有其他因素例如過敏原的刺激、體內荷爾蒙、情緒及壓力等亦是刺激濕疹發生的原因。而濕疹肌膚呈現乾燥脫皮還是滲出組織液,有機會並不反映皮膚的乾濕程度,而是與濕疹的發作時間的階段相關。當濕疹發作時為急性濕疹,會出現紅斑及滲出組織液,而在後期反覆發作後皮膚因結痂而增厚乾燥,是急性濕疹發展至慢性濕疹的病徵。 患上濕疹過程讓人煎熬其中一個原因是病發時皮膚會變得痕癢難忍,而抓撓的時候又會令皮膚進一步受損及惡化,濕疹使患者的生活以及身心造成不少麻煩。而慶幸現時醫學的科研讓護膚產品出現突破...

    Suu balm由新加坡國家皮膚中心研發,專為亞洲皮膚及氣候而設計。鄭宏量醫生 (Dr. Tey Hong Liang)在新加坡國家皮膚中心中管理痕癢治療部門。鄭醫生意識到現有的各種保濕劑及潤膚乳霜都無法充分治療患者皮膚乾癢的症狀,於是他決定研發新的解決方案。鄭醫生將薄荷醇的天然止癢和涼爽功效與能修復天然皮膚障壁的高濃度神經醯胺保濕劑結合在一起。薄荷醇可在數分鐘內起到緩解瘙癢的作用,同時涼爽效果也促使患者頻繁使用,這對於使神經酰胺修復皮膚屏障至關重要。

    鄭醫生花費了數年時間不斷鑽研可以為肌膚快速止癢的配方,經過多次嘗試及研發後最終成功調配出獨有的快速有效止癢組合—就是將天然成份薄荷醇與深層保濕乳結合,不但可以立即緩解痕癢,而且如果持續用更有助修復皮膚屏障,讓肌膚回復健康的狀態。 鄭宏量醫生與合作夥伴在新加坡國家皮膚中心進行了臨床研究以證明其安全性和療效。研究結果顯示濕疹患者痕癢症狀減輕達56%。進一步的臨床研究也證明了超過90%的受試者在塗抹該產品後的幾分鐘內,痕癢症狀就開始緩解。

    Suu Balm 的產品蘊含一種特殊的成份,可快速緩解痕癢 – 薄荷醇,其作用是冷卻皮膚,觸發皮膚神經中的受體,阻止痕癢信號向大腦的傳播。 同時,神經酰胺有助於恢復皮膚的水分。薄荷醇可迅速和冰爽地止癢,神經酰胺可恢復皮膚水分。產品結合止癢保濕功效,以低敏和天然配方緩解肌膚。所有產品不含香料、類固醇、防腐劑、皂鹼、SLS及SLES。

    終極2步SUU BALM 速效舒敏修護套裝,快速輕鬆地實現濕疹緩解! 步驟1—Suu Balm™️ 速效舒敏沐浴露進行清潔 速效舒敏沐浴露配方溫和,適合於乾燥、發癢、敏感和濕疹皮膚有效地清潔而不會使皮膚乾燥。 步驟2—Suu Balm™️ 速效舒敏保濕乳進行保濕護理 保濕乳由一個由天然成份製成的溫和配方,適合皮膚非常敏感的人士。 這些修護套裝為每個使用者提供了易於管理和護理易生濕疹的皮膚的簡便方法。 這些套裝僅需兩步,即可將沐浴露清潔與速效舒敏保濕乳結合在一起,雙重紓緩和保濕。

    .Suu Balm 小童蘊含一種特殊的成份,可為小童快速緩解痕癢 – 薄荷醇,其作用是冷卻皮膚,觸發皮膚神經中的受體,阻止痕癢信號向大腦的傳播。 同時,神經酰胺有助於恢復皮膚的水分。套裝包括速效舒敏沐浴露 (嬰幼兒配方)以及速效舒敏保濕乳 (嬰幼兒配方)。極致的2步Suu Balm 速效舒敏修護套裝(嬰幼兒配方) ,可為您的小朋友快速輕鬆地緩解濕疹痕癢!Suu Balm 速效舒敏沐浴露 (嬰幼兒配方) 是一種溫和、清新的配方。對於任何皮膚乾燥、敏感或容易出現濕疹的小孩和嬰兒來說,日常使用都是安全的。由NSC經營「痕癢診所」的皮膚科主任鄭宏量醫生 (Dr. Tey Hong Liang) 特別精心挑選的成份,蘊含5種保濕成份,包括豐富的乳木果油和透明質酸鈉,不含paraben 防腐劑、防腐劑和...

    .專為乾燥、發癢、敏感和濕疹頭皮而開發的的止癢、去頭皮和乾燥頭皮噴霧,由新加坡國家皮膚中心研發,其中含天然薄荷醇 (Menthol) 成份可迅速止癢(5分鐘內),蘊含5種神經酰胺 (Ceramides)、亞麻油酸 & 次亞麻油酸 (Linoleic & Linolenic Acid),顯著修復及滋潤頭皮。蘊含羥吡酮 (Piroctone Olamine),減少頭皮屑產生,不含類固醇、防腐劑、香料。

    .專為乾燥、發癢、敏感和濕疹皮膚而開發的神經酰胺保濕乳,由新加坡國家皮膚中心研發,天然薄荷醇 (Menthol) 可迅速止癢(5分鐘內),蘊含5種神經酰胺 (Ceramides), 顯著修復皮膚屏障及保濕。輕巧不粘膩,可經常使用。不含類固醇、防腐劑、香料,符合健康肌膚的pH值。

  2. 2022年3月31日 · 儘管濕疹種類看似眼花撩亂,但多數濕疹患者皆會出現類似症狀,例如患部起丘疹、紅腫發癢、起水泡,不慎抓破還會流出組織液,而皮膚若是長期處於濕疹的狀態,皮脂膜會因受損,而導致皮膚保水性下降,變得乾燥並出現皮膚增厚、脫皮等症狀。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3年4月23日 · 典型的皮膚症狀(濕疹樣皮膚炎或苔癬化皮膚炎)及位置(嬰幼兒大多在臉部及身體的伸側,成人大多在關節的屈側)。 3. 慢性持續性或反覆發作皮膚炎超過6個月以上。

  5. 2022年10月17日 · 最近天氣轉變導致濕疹翻發,出現痕癢、紅腫等症狀,以下整合了7款不含類固醇濕疹藥膏及潤膚乳推薦,不含類固醇外,亦有效緩濕疹皮膚,及作為日常護膚使用,減少濕疹翻發!

  6. 2022年12月27日 · 台灣35歲的王小姐在婚後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開始發作,除搔癢難耐影響睡眠品質外,還需要忍受他人異樣的眼光及過度關切,外出上班或活動都需要靠濃妝遮住,即便大熱天,也是從頭到腳包得密不透風,也因此常被同事詢問是否遭受家暴,生活不堪其擾。 全台灣有超過200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除發作時患部搔癢難耐外,反覆發作的特性,加上影響到外表、社交與人際關係,更讓許多患者頭疼不已,台灣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鄒嘉倫醫師也分享關於異味性皮膚炎的三大迷思,一一破解。 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根治? 只要不癢就可以停止用藥? (按圖👇👇👇) + 7. 迷思一: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根治?

  7. 2023年11月21日 · 濕疹及乾癬皮膚應避免十類食物. 造成膚質不穩定的隱形殺手可能就是習以為常的食物,如果皮膚症狀總是反覆治不好就要多注意是否需避開以下食物一段時間來試試。 1. 熱性水果. 例如芒果、荔枝、榴槤、龍眼,在中醫來說是「發物」,容易促進組織胺分泌繼而引發敏感。 2. 飽和脂肪. 例如紅肉、加工肉及酥油等等,容易養成發炎體質。 3. 茄科類. 茄子、甜椒、馬鈴薯、番茄等及其製品含「茄鹼」,可能讓部份人士出現不適症狀。 4. 甲殼類海鮮. 因含螺旋狀結構蛋白,容易使部分人發生過敏反應,可用蒸或烤製法來減少這類型蛋白。 5. 甜點、油酥糕點、炸物. 這些食物較為容易引起發炎反應,繼而加重皮膚敏感! 6. 發酵食品. 由於食物含大量發酵粉、組織胺含量高,更加容易引發身體過敏反應。 7. 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