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紅雀微型無人機是2007年時 中科院 參考美軍 RQ-11渡鴉式無人偵察機 發展的單兵手持式迷你無人機系統。 起飛時由單兵手持無人機用力擲出,也能透過彈射架發射升空。 目前應用於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連排級部隊,負責短程偵蒐及強化目標獲得能力。 平時則可支援救災、水土保持、交通等監控。 [1] 。 發展歷史 [ 編輯] 2009年,中科院改良了紅雀微型無人機的長期滯空能力。 除了有加大的翼展外,翼端也改為上揚方式。 紅雀微型無人機系統也展出了機用夜視鏡,供晚間遙控目視操作使用。 [2] 2013年,紅雀微型無人機系統,由當時執行500公里行軍任務的 陸軍特戰指揮部特戰第五營 ,進行性能測試。 2014年12月,紅雀二型無人機亮相。 2023年3月14日,紅雀三型首度亮相。 [3]

  3. 红雀微型无人机 ,是2007年时 中科院 参考美军 RQ-11渡鸦式无人侦察机 发展的单兵手持式迷你无人机系统。 起飞时由单兵手持无人机用力掷出,也能透过弹射架发射升空。 目前应用于 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 连排级部队,负责短程侦搜及强化目标获得能力。 平时则可支援救灾、水土保持、交通等监控。 [1] 。 发展历史 [ 编辑] 2009年,中科院改良了红雀微型无人机的长期滞空能力。 除了有加大的翼展外,翼端也改为上扬方式。 红雀微型无人机系统也展出了机用夜视镜,供晚间遥控目视操作使用。 [2] 2013年,红雀微型无人机系统,由当时执行500公里行军任务的 陆军特战指挥部特战第五营 ,进行性能测试。 2014年12月,红雀二型无人机亮相。 2023年3月14日,红雀三型首度亮相。 [3]

  4. 2023年3月14日 · 根據中科院說法巡飛彈無人機 屬於單兵攜行使用的精準打擊武器用於攻擊高威脅與高價值的人車等目標其導控性能大於10公里滯空時間超過15分鐘使用可見光紅外線進行導引且可攜帶高爆彈頭。...

  5. 紅雀微型無人機 ,是2007年時 中科院 參考美軍RQ-11A輕型無人偵察機發展的單兵手持式迷你無人機系統。 使用時操作員以手持助跑的方式將紅雀拋出,可以在空中盤旋約三小時,有效遙控範圍八公里,機上的攝影機會將畫面即時傳回地面。 任務結束回收時,可以下指令讓紅雀放出降落傘,也可以利用攔截網,直接將飛機從天上“抓”下來。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紅雀微型無人機. 提出時間 :2007. 發明機構 : 中科院. 發展歷史. 2009年,由中科院參考美軍的RQ-11B渡鴉式無人偵察機為標準,改良了紅雀微型無人機的長期滯空能力。 除了有加大的翼展外,翼端也改為上揚方式。 紅雀微型無人機系統也展出了機用夜視鏡,供晚間遙控目視操作使用。

  6. 2021年12月14日 · 根據了解國造紅雀微型無人機是中科院參考美軍RQ-11渡鴉式無人偵察機發展的單兵手持式迷你無人機系統。...

  7. 2023年4月25日 · (鄧博仁攝) 字級設定: 小 中 大 特. 由中科院研發的紅雀III偵蒐無人機上月首度面世具備可垂直起降便於攜行等操作特性可執行情監偵與目標定位任務導控距離從前一代的10公里增加到30公里滯空時間1小時並具備EOIR與雷射測距酬載。...

  8. 2023年3月14日 · 紅雀三型無人機。 王烱華攝. 至於紅雀系列的性能提升的三型機最大不同點是多了兩個多軸馬達可垂直起降便於攜行等操作特性可執行情監偵與目標定位任務其性能比紅雀二的導控距離從10公里以上增加到30公里以上滯空時間仍是1小時以上可酬載紅外線熱像儀EO/IR裝備與雷射測。 「衛星定位型」(圖右)與「目標影像型」(圖左)攻擊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