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4日 · 美國財長耶倫早前訪華,記者會上點名指中國電動車等3個產業出現產能過剩,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廠商構成威脅。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則辯護,指當前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綜合外媒分析及內地汽車業數據,當前中國汽車製造業的工業產能利用率較正常水平只是略低,其電動車在歐售價亦較內地售價高逾1倍,未見劈價傾銷。 此外,新能源汽車去年產量與銷量亦相差不足1%,出口量佔產量不足兩成,惟其他汽車大國的出口比例卻高達四至七成水平。 明報記者 鄭智文. 上周記者會上耶倫表明,中國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等產業,使產能攀升,而中國內部需求疲弱,使行業出現過度投資,商品價格被人為壓低,當這些產品出口到歐美,當地企業的生存將陷入困境,好比10多年前的中國鋼鐵席捲全球市場。

  2. 2024年4月4日 · 華爾街日報昨日指耶倫此行將向中國提出不要再依賴出口支撐疲軟的經濟要想辦法提振國內消費市場」。 對華貿易是美國大選年的議題之一。 今年前總統特朗普提議擴大並進一步提高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 與此同時,拜登政府一直在考慮對中國進口的綠色能源技術徵收關稅。 昨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稱中美經濟關係根植於兩國共同利益本質是互利共贏希望美方和中方相向而行妥處分歧凝聚共識推動中美經濟關係穩定向前發展。 中方:美打壓是製風險非去風險. 汪還提到,近年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等產品出口增多,是國際分工和市場需求的結果。 美方擔心的究竟是不是產能過剩,「大家都看得很明白,至於誰在搞非市場操作,事實就擺在這」。

  3. 2020年2月6日 · 明報專訊發展夜經濟是國際大都市刺激消費的常見政策內地經濟增速持續放緩2019年上海北京西安成都等相繼推出促進夜經濟的政策被視為加強內需增加消費潛力的策略內地城市致力發展夜經濟的原因是什麼當中可能遇上什麼阻礙

  4. 2019年8月14日 · 華爾街日報報道高盛的股票分析師警告稱兩國的衝突可能在下周進一步升級因為屆時允許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某些產品和服務的短期豁免令將到期。 高盛首席美國股票分析師科斯汀 (David Kostin)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稱過去一周美中兩國間持續的貿易爭端似乎已經升級成一場全面的經濟衝突。 此外,美國政府給予華為的為期90天出口限制豁免令將在下周一 (19日)到期,這可能是觸發新一輪動盪的導火索。 科斯汀在報告中寫道,鑑於美國宣布禁止聯邦機構與華為做生意,豁免令似乎不太可能進一步延期。 華為在海外銷售在8月19日後會立即面臨風險。 若美國在8月19日最後期限過後沒延長豁免令,中國似乎有可能採取反制措施。 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基於國家安全理由,把華為納入禁售名單。

  5. 2024年4月18日 · 中國外交部昨(17日)亦再回應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衝擊世界市場是偽命題。《華爾街日報》(WSJ)引述分析師認為耶倫多次提及的產能過剩信息可能是對中國電動汽車等進口產品調查和徵收新關稅的信號第四次經濟會議 中方關注美對華經貿限制

  6. 2024年4月9日 · 戴蒙在長達61頁的信件指出巨額財政支出包括每年為綠色經濟轉型軍事及全球貿易重組投資的數以萬億美元將引發通脹。 他認同美國經濟仍具韌性,但同時警告,包括烏克蘭和中東戰爭在內的全球不穩定因素,可能會加劇經濟壓力。

  7. 1 天前 ·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數據,全球約97%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原料,是高純度矽或多晶矽(polysilicon)。 直至2005年左右,多晶矽主要由歐美和日本生產,但隨 中國在太陽能產業迅速擴張,到2023年,全球約91%太陽能電池板所用的多晶矽都由中國生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