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9日 · 荣毅仁祖籍江苏父亲荣德生是清末知名的民族资本家爱国人士人称棉纱大王”,在旧中国开拓了民族工业的天地。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 自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荣毅仁接管家族产业1949年的选择决定了荣毅仁一生的道路在荣氏家族很多成员和上海的其他资本家相继离开中国的情形下荣毅仁留了下来。 1954年,荣毅仁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6年6月30日,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上,他公开提出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抗性矛盾是否可以转化成为非对抗性矛盾? 几天后,在全国人大的小型会议上,荣毅仁又向毛泽东当面提出这个问题。 毛主席风趣地说他“会用脑子、会提问题”。

  2. 2023年12月22日 · 荣毅仁与夫人杨鉴清 荣毅仁年轻时候照片 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 1937年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助理经理。1939年兼任上海合丰企业公司董事。1943年兼任上海三新银行董事、经理。1945年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经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编辑]

  3. 1945年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经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1年10月31日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上工商界代表荣毅仁在发言历任申新纺织公司总管理处总经理恒大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面粉工业同业公会主委华东行政委员会 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1954年,他当选为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 9月,他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讨论 宪法草案 ,期间并发言 [1] 。 1956年「 公私合營 」之後其所有資產皆 國有 化。 1957年任 上海市 副市长、市 工商联 副主委。 1959年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 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管理委员会 顾问,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会长。 1978年任第五届 全国政协副主席 。

  4. 对于荣毅仁的留下如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决定与父亲共进退而自愿留下一种是他那时在上海还有一起官司需要出庭正好赶在上海解放那天阴差阳错地留下了。 留下的荣毅仁接手了上海的荣氏企业。 而此时的荣氏工厂,已经是个烂摊子。 被其他荣姓家族抽走海外的资金,据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一份史料记载,高达1000多万美金。 1949年6月2日,上海工商界人士在上海外滩中国银行大楼4层举行座谈会。 荣毅仁第一次见到了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和副市长潘汉年。 陈毅一句“共产党鼓励工商业者在新上海的建设中起积极作用”,终于让荣毅仁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之后,陈毅还带着家人公开到荣毅仁家里做客,表示要与荣毅仁交朋友。 这些做法,在人心还不稳的上海迅速传开,有人称,这是“共产党团结工商界的一次感人动作”。

  5. 2018年9月6日 · 在中信集团工作的14年中荣毅仁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广泛开展中外经济技术合作引进资金和技术在国内兴办实业并在海外择机投资发行债券诸多业务领域成为国内首创。 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可以作为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个窗口”,并亲笔为中信题辞,“勇于创新,多作贡献”。 成立近40年来,在荣毅仁和继任者的领导下,中信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在国际上也具有很大影响。 中信股份2017年报显示,其营收为4505亿港币,税前利润827亿港币。 2005年,荣毅仁逝世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其他在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6. 青年时代他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进入家族企业勤奋工作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办好实业报效国家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旧中国的积贫积弱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给出身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他以深刻的教育

  7. 2004年9月6日 · 荣毅仁作为荣氏企业家的第二代从30年代起即投身于民族工业成为中国拥有二十多家纺织印染面粉和机械工厂的荣氏企业的代表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许多重要时刻荣毅仁都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上海解放的关键时刻不畏国民党的威胁利诱坚决留下不走听党的话克服难关让申新各厂的纱锭迅速转动起来支援国民经济的恢复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抗美援朝时积极捐献飞机大炮支援前线作为我国民族资产阶级首户把全部企业拿出来和国家合营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起了带头作用……所有这些都成为传诵一时的佳话。 1957午1月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受毛主席委托专程到上海为荣毅仁“助选”。 这一年“红色资本家”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