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5日 · 我樂見政府推動全港私家醫院參考中大醫院的定價收費機制,包括向續牌的私家醫院加入套餐式收費的條款,透過「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為各項醫療程序定價,並按手術的複雜性、病人健康狀況及不同的病情級別,預先計算出相對客觀的成本,從而制訂醫療費用。 定價收費可令醫療收費更客觀、透明及全面,病人毋須擔心「肉隨砧板上」,清楚市場醫療收費的情況後,做好預算再作選擇;同時可令保險公司有客觀數據參考,若索償數目及收費過高,保險公司可進一步了解收費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即時作出適當處理,相信此舉有助減低醫療通脹,推動醫療融資健康持續發展,長遠紓緩公營醫療系統壓力。 陳沛良其他文章: 04月15日 (一) 加強打擊私煙 提升控煙成效.

  2. 2024年1月10日 · 目前公立醫院急症室每次診症收費為180元對上一次加價是2017年,當時由100元大幅提高至180元,早就被轟為飛擒大咬。 當時加價後,求診人次的確於一年內跌約4.4%,其中第四及第五類、即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跌幅最顯著,分別為6.9%及17.6%,但輪候時間不減反增,由加價前平均103和126分鐘,增至2017/18年度的114和127分鐘。 而截至前年底,第四及第五類病人平均輪候時間,更分別增至125和161分鐘。 可見要減輕急症室壓力,和增加收費並無必然關係。 當然,欲加之價,何患無詞。 行會頭面人物代政府放出風聲,直指急症室存在濫用情況,而且已有多年沒有加價,有沒有財赤都應該檢討收費,甚至認為加幅應與私人市場拉近距離,才能減少濫用。

  3. 2024年2月20日 · 本港公營醫療供不應求,私營醫療收費不菲,而長者恰恰最需要醫療服務的一群,港府將醫療券的應用擴及大灣區核心城市,無可厚非。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3月11日 · 衞生官員表示,當局正與業界商討調整公營醫療服務收費,同時會增加夜診、普通科門診名額配合。他強調是次調整收費是希望重新分配資源,幫助非綜援受助人的弱勢社群及長期病患者,將研究是否按病人收入狀況,決定部分服務的收費水平。

  6. 2024年4月9日 · 今次採用的標準由港大深圳醫院牽頭制定,首份「國產」醫院國際標準,分為3章,包括醫院功能與任務、醫院管理,以及患者安全、醫療服務與醫療質量,涉186個評價項目。

  7. 2024年3月21日 · 范鴻齡表示,是次檢討屬每兩年一次的恆常檢討,會全面檢視醫管局各項服務包括藥物的整體收費醫管局會向政府提交報告,當局會在年底前公布結果。

  8. 2024年1月20日 · 當局近日提出檢討公立醫院收費,包括急症室收費水平。聯席在會面上提出擔心增加收費將影響依賴公營醫療服務的病人及基層市民,即使現時醫管局設有收費豁免制度,但申請條件嚴格及行政程度繁複,令長期病患者及非綜援的基層市民難以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