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 」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 顏淵問仁。. 孔子說:「用堅強的意志、頑強 ...

  3. 2018年5月7日 · 《孔子四言》 非禮勿視. 心之精神全在於目,目所視而心即馳,正則天理,邪則禽獸。 色慾一事,少年尤易入邪。 於美色而視若姊妹,於邪物而視如豺虎,此求放心第一要功。 非禮勿聽. 耳通性海,入於耳而亂於心,邪思妄想以成,不待言矣。 自天子至庶人,不明義理,為讒邪敗德致禍者尤眾,故當切戒。 非禮勿言. 言以達其心。 凡五倫浹洽,必由恩誼周到;力行仁義,豈不賴言宣暢諧和之? 至於闡道德,述聖謨,解爭訟,需言之事尤多。 但必平日素有修身之學,燭理之明,始能隨事告語,曲盡其義。 常人任心而談,不知返己自課,不特妄言惡言、敗傷倫類者不足觀,即自負才能,言行不相顧,亦可羞怍。 故夫子屢屢教人慎言,大抵多言不如少言,有言不如無言。 非其人而言,非其禮而言,不自責而言,皆非也。 非禮勿動. 動兼內外而言。

  4. 2015年9月12日 ·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問「仁」。 孔子回答他:「克制自己的私慾,使言行合乎禮節就是仁。 一旦能克己復禮,眼、耳、鼻、舌、身、意六賊,皆能歸納於自性之中。

  5. 2021年7月15日 · 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這句話出自於他和顏回的一段對話。 顏回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己復禮就是仁。

  6. 關於「四不非禮」,有四點說明:. 第一、非禮不視,其目自明:對於不合禮的、不善的、不應看的,我不看。. 如清代史搢臣說:「入人私室,勿側目旁視。. 」這就是對於非禮的,不是我所有的,我不但視而不見,甚至沒有想看的心,如此,不但心地清淨,讓 ...

  7. 非禮勿視,則眼清靜矣;非禮勿聽,則耳清靜矣;非禮勿言,則口清靜矣;非禮勿動,則心清靜矣。 天地悉皆歸者,得明師指點身中之天地。 天氣歸地,汞投鉛也;地氣歸天,鉛投汞也。

  8. 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詩 詞 曲 文言文.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顏淵篇》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0ccc9888ed1a.html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摘自《論語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