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一般主要症狀表現為上肢麻木、背肩部疼痛,勞累或受寒後易誘發疼痛,患者會感到上肢沈重、酸軟無力、握力減退或持物易墜落現象;常見於頸椎間盤退化或因為椎骨長期移位令椎間盤軟骨受壓。 交感型:交感型則以視力不清、胸悶、頭暈等類似心臟病症狀,有可能是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交感神經而引致。
      www.brainandspine.com.hk/zh-hant/脊/頸椎病/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3月13日 · 從臨床上來看,頸椎病往往多發於第4、第5節,患者可能出現手肩膀痛等症狀,這類頸椎較易引起患者的重視,去醫院就診時也較容易被檢查出來。

    • 頸型頸椎病(亦稱落枕型)通常是頸椎病的最初階段,也是治療保健最有利時機。痠痛感以頸後部位為主,致頸後易於疲勞,在過度疲勞、風寒、枕頭或臥姿不適時時常發生落枕症狀。
    • 神經根型頸椎病。此型頸椎病多由椎間盤退便骨刺增生,頸椎關節和韌帶的鬆動、錯位,造成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而引起以頭、頸、肩、臂、指疼痛為主的症候群。
    • 椎動脈型頸椎病。會造成血流障礙,腦供血不足,易造成眩暈、頭痛、猝倒、視力障礙等臨床症狀。患者多為中老年人,有眩暈、噁心、嘔吐、耳鳴、重聽、眼部痙攣等症狀,且發病與頭頸活動有關。
    • 交感型頸椎病。常伴肩頸疼痛、手臂麻、或眩暈、頭昏、頭痛等症狀。由於在頸椎病的各種病理變化中,均會直接刺激或壓迫交感神經末梢,或通過頸脊神經的病理反射,引起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或抑制,即會出現相應症候群。
  3. 2023年6月30日 · 頸型頸椎病又稱落枕型頸椎病,會有頸椎椎間關節、關節囊、肌肉韌帶、肌腱等部位的發炎問題。 常見病徵有後頸痠痛、脹痛、容易疲勞等。 椎動脈型頸椎病

  4. 2019年12月15日 · 其實頸椎病有一個很方便的自我檢測方式,就是把手舉起來,做類似投降的動作,身體就會特別舒服,這個檢測方法尤其適用於睡姿。如果睡醒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手老是舉高高(如下圖),那你得了頸椎病的機會就大大的增加了。

  5. 2021年8月2日 · 經常低頭看手機小心有頸椎病!除了導致肩頸疼痛,更有機會出現頭暈、手麻等不適。今次請來註冊中醫師梁振威,看看有什麼方法可改善頸椎病?

  6. 頸椎是由七塊頸椎骨組成,承擔頭部重量,協助頭部可以各個方向靈活的轉動。. 但隨著退化與文明疾病,頸椎越來越容易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病變症狀,頸椎壓迫引起的疾病又稱頸椎症候群。. 頸椎退化 中以第四、五、六節頸椎最常見。. 由於神經壓迫的症狀是 ...

  7. 2020年3月28日 · 頸椎病的發生是因為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繼發性椎間關節退行性改變、頸椎部損傷等原因,導致脊椎、交感神經、血管損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綜合症。 頸椎病症狀複雜多樣,受牽連部位乃至頭頂、足部、皮膚、內臟都會有異常的症狀。 幾乎什麼毛病都與頸椎病有關,頸椎病可分為以下6大類: 延伸閱讀: 【肌肉酸痛】動1天痛3天? 運動後肌肉酸痛 4個有效快速紓緩方法. 一、頸型頸椎病. 症狀:頸部痠痛、痲痹、肌肉僵硬緊繃、頸部活動受限。 發生年齡以青壯年為多,有些會在45歲作用首次發病,是頸椎病的最初階段,也是治療保健最的黃金時期。 痠痛感以頸後部位為主,頸後容易疲勞,在過度疲勞、受寒、枕頭或臥姿不當時,常發生落枕症狀。 二、神經根型頸椎病. 症狀:上肢痠痛、痲痹、感覺喪失、肌肉無力或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