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西非 薩赫爾地區 的 內陸國家

      • 馬利 ,全名 馬利共和國 (法語: République du Mali ),是位於 西非 薩赫爾地區 的 內陸國家 ,北部地區北接 阿爾及利亞 、東接 尼日 、西面 茅利塔尼亞 ,南部西接 塞內加爾 、西南接 幾內亞 、南鄰 布吉納法索 和 象牙海岸 ,是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zh.wikipedia.org/zh-tw/马里
  1. 其他人也問了

  2. 6 天前 · 馬利 ,全名 馬利共和國 (法語: République du Mali ),是位於 西非 薩赫爾地區 的 內陸國家 ,北部地區北接 阿爾及利亞 、東接 尼日 、西面 茅利塔尼亞 ,南部西接 塞內加爾 、西南接 幾內亞 、南鄰 布吉納法索 和 象牙海岸 ,是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其北面國界深入 撒哈拉沙漠 腹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 尼日河 和 塞內加爾河 皆源於此。 馬利過去被稱作 法屬蘇丹 ,其今日名稱源自 馬利帝國 。 語源 [ 編輯] 馬利的國名取自 馬利帝國 ,在 曼丁哥語 Mali 的意思是「 河馬 」,後來又指「國王所居住的地方」。 有一個民族傳說講述馬利帝國的開創者 松迪亞塔 ,在 桑卡拉尼河 把自己變成一頭河馬 [4] 。

  3. 6 天前 · 馬里 ,全名 馬里共和國 (法語: République du Mali ),位於 西非 薩赫勒地區 的 內陸國家 ,北部地區北接 阿爾及利亞 、東接 尼日爾 、西面 毛里塔尼亞 ,南部西接 塞內加爾 、西南接 畿內亞 、南鄰 布基納法索 和 科特迪瓦 ,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其北面國界深入 撒哈拉沙漠 腹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 尼日爾河 和 塞內加爾河 皆源於此。 馬里過去被稱作 法屬蘇丹 ,其今日名稱源自 馬里帝國 。 語源 [ 編輯] 馬里的國名取自 馬里帝國 ,在 曼丁哥語 Mali 的意思「 河馬 」,後來又指「國王所居住的地方」。 有一個民族傳說講述馬里帝國的開創者 松迪亞塔 ,在 桑卡拉尼河 把自己變成一頭河馬 [4] 。

  4. 首都: 巴馬科 (Bamako) 面積: 1,240,192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馬利位於非洲西部為一內陸國一半國土為撒哈拉沙漠覆蓋。. 馬利北鄰阿爾及利亞,東向尼日,南邊為布吉納法索及象牙海岸,西南邊為幾內亞,西邊與塞內加爾及茅利塔尼亞接壤。. 人口: 2,030萬人 ...

  5. www.wikiwand.com › zh-tw › 马里馬利 - Wikiwand

    馬利 ,全名 馬利共和國 (法語: République du Mali ),是位於 西非 薩赫爾地區 的 內陸國家 ,北部地區北接 阿爾及利亞 、東接 尼日 、西面 茅利塔尼亞 ,南部西接 塞內加爾 、西南接 幾內亞 、南鄰 布吉納法索 和 象牙海岸 ,是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其北面國界深入 撒哈拉沙漠 腹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 尼日河 和 塞內加爾河 皆源於此。 馬利過去被稱作 法屬蘇丹 ,其今日名稱源自 馬利帝國 。 Quick Facts 首都 暨最大城市, 官方語言 ... Close. Quick Facts 「Mali」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 ... Close.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6. 2006年6月20日 · 馬利是西非面積第一大國.也是世界是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很多人可能連這國家的名字聽都沒聽過,更不用說想到那裡去旅遊.的確,一般人想到非洲,就是想到看野生動物,或是到埃及看千年的古文明.西非既沒什麼大規模野生動物區,也沒埃及那樣古老的文明,多數國家又貧窮落伍,境內交通也不便捷,那麼去馬利看什麼呢?人和文化.這裡擁有艷麗的傳統非洲工藝服飾,迷人多彩的慶典,和善的人民,馬利還擁有非洲除了埃及外的中古文明的浸潤,這裡在14-16世紀曾經是非洲的首富區域,位在撒哈拉沙漠的Timbuktu集文化財富於一身,成為當時歐洲人常常描寫的一個神話城市.撒哈拉沙漠,南部Dogon區域的峭壁區也為這個國家多了一分大自然的吸引力.

  7. 馬利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du Mali) 通稱馬利,是位於西非和薩赫爾地區的內陸國家,向北與阿爾及利亞、向東與尼日、向南與布吉納法索和象牙海岸、向西南與幾內亞、向西與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接壤,是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它的北部邊界在撒哈...

  8. 馬利王國以及後來的馬利帝國是國祚相當長久信仰虔誠而且富裕的國家立國基礎為與非洲撒哈拉薩赫爾以及下撒哈拉地區進行貿易團結在伊斯蘭信仰下並由雄才大略的統治者治理了超過300年。 馬利帝國在13世紀與16世紀間達到國力高峰,之後便因內部壓力與外部威脅而解體。 西非獲上天恩賜,盛產三種珍貴的資源:黃金、鹽以及銅。 對這些商品的需求,便代表著橫跨整個地區歷久不衰的貿易路線,在西方歷史中大部份時間都對此有所記錄,而在2世紀間採用駱駝作為馱獸,讓跨撒哈拉貿易量更是得以提升。 在此脈絡下,馬利王國在9世紀時作為當地強權興起。 伊斯蘭教在10世紀或11世紀時傳入這個地區。 馬利於13世紀初,在凱塔王朝松迪亞塔的統治下展開擴張與征服活動;他是馬利史官歌手(格里奧)一些最著名的讚美歌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