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太平洋颱風季 泛指於2022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 赤道 以北及 國際換日線 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 南中國海 所產生的 熱帶氣旋 。 雖然沒有指定的形成時間,但大部份於西北 太平洋 的熱帶氣旋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 [1] 。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 赤道 以北及 國際換日線 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水域的颱風。 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 2022年太平洋颶風季 。 於 西北太平洋 產生的 熱帶風暴 是由 日本氣象廳 所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 22xx ,而美國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則將於此地區的 熱帶低氣壓 之編號以W字母作結。

  3. 2022年各類極端天氣事件繼續在全球多處肆虐當中包括巴基斯坦中國歐洲地中海地區和北非的熱浪北美洲及日本的暴風雪非洲之角地區中國歐洲及地中海多處地區的嚴重乾旱極端降雨引致的嚴重水浸亦影響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孟加拉澳洲和南非東部以及熱帶氣旋在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馬拉維加勒比地區西部和菲律賓帶來的嚴重破壞及重大傷亡。 2022年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水溫持續低於正常,一次拉尼娜事件於2022年3月形成,並持續了整年。 本港方面,由於7月天氣破紀錄炎熱及9月至11月為最溫暖的秋季,2022年的天氣較正常溫暖,全年平均氣溫為23.9度,較1991-2020年正常值 [1] 高0.4度,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第六溫暖的年份。

  4. 2022年風季展望. 張貼在 2022年05月17日 下午5時45分 作者 admin. 根據香港天文台及美國國家氣象部門的報告,西北太平洋目前受拉尼娜現象影響,且預料此情況會在夏季維持。 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水溫維持偏冷,但南海及菲律賓附近海域的水溫則稍高。 根據香港天文台發出的全年展望,可能進入本港 500 公里範圍內的熱帶氣旋約 5-8 個,數量較正常略多。 而根據英國倫敦大學 (UCL) 所發出的預測,則認為今年西北太平洋風季活躍度較三十年 (1991-2020) 長期平均低兩成,即可能 7 個強颱風,13 個颱風及 23 個颱風級以下的熱帶氣旋形成。 該報告指出,這個預測是基於數值預報顯示今年第三季西北太平洋將維持典型拉尼娜的情況。

  5. 數字颱風信號百周年 熱帶氣旋的分類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小冊子 (PDF檔案)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2年1月1日起生效的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熱帶氣旋名字 更多

  6. 2013年9月22日 · 臺灣正體. 工具. 列表為 中華民國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發佈警報的 颱風 列表。 表格說明 [ 編輯] 颱風名稱 [ 編輯] 中央氣象署對颱風的中文譯名。 侵臺路徑 [ 編輯] 警報期間 [ 編輯] 從發佈警報到解除警報的期間。 [3] 近臺強度 [ 編輯] 颱風靠近 臺灣 時的強度,共分為 輕度颱風 、 中度颱風 、 強烈颱風 及 超級強烈颱風 (簡稱 超強颱風 ) [註 1] 。 近臺近中心最低氣壓 [ 編輯] 颱風靠近臺灣時,近中心最低氣壓 氣壓值 [3] ,數字越低則颱風強度越強。 [4] 近臺近中心最大風速 [ 編輯] 颱風靠近臺灣時,10分鐘平均風速的 每秒公尺 數 [3] 為最大風速。 近臺7級風暴風半徑 [ 編輯]

    颱風名稱
    侵臺 路徑
    警報期間
    近臺(強度)
    4
    2023年10月2日-10月6日
    中度
    4
    2023年9月1日-9月5日
    中度
    5
    2023年8月28日-8月31日
    強烈
    特殊
    2023年8月1日-8月4日
    中度
  7. 及 符號後的數字為天文台當日的最高及最低氣溫預測或記錄,亦可視作當日於天文台的氣溫變化範圍。 注意事項: 「我的位置天氣」所顯示的氣象數據是由最接近用戶選取位置的氣象站提供。若附近的氣象站沒有數據提供時,會使用天文台總部、京士柏及天星碼頭氣象站的數據代替。

  8. 當日本港吹輕微至和緩東北風。 隨著泰利靠近廣東沿岸,天文台在七月十六日上午5時4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當時泰利位於香港之東南約450公里。 當日本港風力明顯增強,普遍吹強風程度的東至東北風,離岸及高地間中吹烈風。 由於預料泰利會繼續增強及靠近珠江口一帶,而與其相關的烈風區亦會影響香港,天文台在七月十七日上午12時40分發出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當時泰利集結在香港以南約280公里。 隨後泰利移至本港之西南面,本港轉吹東至東南風,天文台在當日上午6時40分改發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本港風力進一步增強,普遍風力達強風至烈風程度,高地更達暴風程度。 泰利於七月十七日上午9時左右最接近香港,在本港之西南偏南約250公里掠過。